天天看點

華人勞工後代選擇回國效力,中國男子冰球隊隊長葉勁光:中國人也能打好冰球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樊巍 單劼】“150年前,我的祖輩流落北美,但中國一直都在葉家的傳統裡。18歲在波士頓大學,朋友開玩笑說,你以後會在中國冰球隊,沒想到成為真實……”2月10日,在對陣美國隊的這場中國男子冰球隊在奧運賽場上的首秀之前,中國男子冰球隊隊長葉勁光在個人社交媒體上作出的這番“戰前動員”,點燃了無數網友的激情,也讓中國男子冰球隊這支特殊的隊伍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

全隊25人,從海外歸來的球員達到15名,其中大部分具有華人血統。在冰球基礎極為薄弱的中國,這些與國外職業球員常年“厮殺”的歸國華裔球員和本土球員一起在國際舞台上,在冰球運動這一堪稱對抗最為激烈的體育項目中,向國人和全世界展現了中國體育健兒的堅韌和血性。

與加、美、德三個世界頂級強隊同處一組使得中國男子冰球隊起初就不被外界看好。2月15日晚,中國隊在淘汰賽中以2:7不敵世界排名第一的加拿大隊,結束了中國男子冰球隊的首次冬奧之旅,但連續四場比賽卻接連收獲國人的肯定與鼓勵,特别是在2月12日在對陣世界排名第五的德國隊時,中國隊僅以2:3惜敗,攻入的兩粒進球足以載入中國體育的史冊。

然而在葉勁光看來,失利或是肯定皆為起點,通過在奧運賽場上展示冰球運動的獨特魅力,讓更多的國人了解并參與到這項運動中,進而讓冰球成為中國最強大的體育項目之一,是他與一衆歸國的華裔球員最終的夢想。

誠如葉勁光在個人社交媒體上所言“如果有一個中國運動員,20年後站上冰球最高舞台,人們問到他為什麼練習冰球,他會回答‘2022年,我看了中國隊的比賽’,那就是我們這代人的成功。”近日,《環球時報》對這位中國男子冰球隊的隊長進行了專訪。

華人勞工後代選擇回國效力,中國男子冰球隊隊長葉勁光:中國人也能打好冰球

攝影:李昊

《環球時報》:您所效力的北京昆侖鴻星冰球俱樂部,曾在回應網友問詢時表示,您的祖輩是一百多年前從中國廣東被販賣到北美修鐵路的華人勞工,您父母也一直在廣東尋根,并希望能夠重建家族的族譜。請問從小到大您對中國文化,對祖國有怎樣的認識?

葉勁光:一百多年前,我的曾祖父為了尋找生存的機會離開中國,踏上了一趟充滿危險的旅程。他離家的時候,不識字,隻會說粵語。因為我在加拿大長大,此前我對祖國的了解并不算多,隻是家中的長輩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告訴了我一些關于祖國的概念,其中,我的祖母就告訴了我許多關于祖國的事情,她是我了解祖國的視窗,可惜的是,她在我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否則我對祖國的了解肯定會更深刻。

但幸運的是,回來為北京昆侖鴻星冰球俱樂部和中國國家隊效力的機會重燃了我對祖國的興趣。通過在國内生活的這幾個賽季,我加深了對祖國的了解。我真的很喜歡這裡的文化和這裡的人民,我十分享受自己在祖國的經曆,這裡的人究竟有多麼友好,他們對我的歡迎和支援究竟有多熱烈,這一切簡直難以言盡。

《環球時報》:聽說您還是波士頓大學犯罪現場調查專業畢業,您為何最終選擇将冰球作為自己的職業?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自己的成長經曆,您當初如何接觸到冰球運動?

葉勁光:我畢業于波士頓大學,主修的就是刑事司法。在大約5歲的時候,我開始接觸冰球,我的父親是我的啟蒙老師,他會花很多時間和我一起打球。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些回憶就是在我家的地下室或者前院和他一起打球。當我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我就樹立了三大人生目标,第一個是獲得大學全額獎學金支付學費并完成學業,第二個是能夠到職業冰球聯賽中打拼,第三個就是參加奧運會并能夠登場比賽。

《環球時報》:冰球是一項對抗強度很大的運動,在中國也是一項比較“冷門” 的運動,您覺得自己能為這項運動在中國的發展帶來什麼幫助?

葉勁光:衆所周知,冰球是一項對抗和競争都十分激烈的運動,這也是我如此熱愛它的原因之一。比較遺憾的是,冰球運動在中國的流行程度還比較低。但我們在本屆冬奧會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向國人和全世界展示了中國人也可以在國際舞台上打好冰球這項強對抗的運動,而這一切僅僅隻是開始。當我們站上了國際舞台,我們不僅是為中國而戰,讓觀衆們通過這項運動為中國而感到自豪,我們也是在為我們所熱愛的冰球運動而戰,我們希望在國人面前去展現這項運動,吸引更多人進一步去了解這項運動,并能在未來一段時間更好地去推廣、發展這項運動。

《環球時報》:您被業内譽為是職業冰球史上迄今為止表現最出色的華人球員。也是中國冰球史上第一個職業聯賽的“百分王”。當您取得這些成績時,是否得到了曾經在國外隊友以及對手的肯定和贊譽?

葉勁光:是的,我不僅從我的家人、朋友以及私人圈子中獲得了大量的支援——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沒有他們,我不可能實作所有這一切成就。 此外,我還能從我的隊友、球迷,乃至對手那裡聽聞和感受到他們的肯定和支援,這令人非常感動和驚喜的,在成長的路上,他們的聲音真的也很重要,我想這也就是體育運動的意義所在。歸根結底,無論是隊友還是對手,我們都是冰球大家庭中的一員。

《環球時報》:您在個人微網誌裡說,自己 18 歲在波士頓大學,朋友開玩笑說,你以後會在中國冰球隊,您沒想到這一切會成為現實。您當初為何選擇回來為國征戰? 中國男子冰球國家隊共有15名歸化球員,能不能為我們介紹一下這支隊伍的組成情況? 疫情期間,您是如何備戰訓練的?

葉勁光:我的隊友過去常常和我開玩笑說,“你可以去中國,去那裡發展這項運動”。這個玩笑可能是源于當初我在波士頓大學時擁有很多亞裔粉絲。有趣的是,我感覺從大學的那一刻起,我的人生就像兜了一個圈回到了原點。

因為冰球運動在中國還處于起步階段,沒有足夠多的球員可以到國際上參加最高水準的比賽,是以,我們從曾經代表中國參加大陸冰球聯賽的北京昆侖鴻星俱樂部中招募了幾個不同國家的球員加入中國男子冰球國家隊。我們的球隊由非常多元化的球員組成,這使得我們如此獨特。雖然我們出生于不同的國家,但一旦穿上中國隊或者昆侖鴻星隊的戰袍,我們就是一個大家庭,我們代表中國、代表冰球運動,是以我們可以很默契地并肩作戰。

在疫情期間,我和長期合作的力量以及體能教練邁克·博伊爾一起在冰場外進行訓練,我還和波士頓棕熊隊的滑冰教練金·布拉夫德一起進行冰上練習。我還在波士頓和一群“國家冰球聯盟”的職業球員一起集訓。他們堪稱是當今世上最好的球員和教練,是以他們總能不斷地向我發起新的挑戰,并迫使我做到最好。

《環球時報》:本屆冬奧會上,對于那些出生和成長在國外的中國運動員,國外的媒體有一些讨論,包括谷愛淩奪金後國外出現了一些質疑的聲音。您怎麼看待這種争議?

葉勁光:我對政治不感興趣,也不太了解政治,但在我看來,谷愛淩完全配得上奧運金牌,她讓所有中國人以及那些擁有中國血統的人都感到無比自豪。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谷愛淩奪金的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這個項目是首次出現在奧運會的舞台上,是以這就像我們正在努力發展我們所熱愛的冰球運動一樣,她也在做着同樣的事情,我看不出這有什麼可以争議的,我認為她所做的事以及所獲得的成就對中國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這個項目來說都是非常積極和偉大的。

《環球時報》:冰球在中國仍是非常小衆和昂貴的運動,您對冰球在中國的發展有什麼期待?

葉勁光:遺憾的是,冰球運動确實是一項非常昂貴的運動,這使得接觸和參與這項運動門檻都比較高。在我的成長的過程中也曾遇到過這個問題。但當我看到國内政府部門對于冰球運動的支援力度,以及中國在過去幾年建造的大量包括冰場在内的基礎設施,我覺得這真的太棒了。我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援和中國球員自身的堅持和努力下,我們一定可以齊心協力,讓冰球運動成為中國最強大的體育項目之一。未來,我希望我們能夠開設更多的冰球學校,吸引我們的年輕人參與這項運動中來,為他們提供專業的教育訓練,讓更多的年輕人在打冰球的過程中獲益——因為冰球是一項節奏很快、需要大腦高速運轉的運動,對發展青少年的體智力很有幫助。我也希望疫情能夠快點過去,這樣我們平時效力的北京昆侖鴻星冰球隊就可以重回大陸冰球聯賽的賽場,我們可以用優異的表現吸引更多的球迷來關注這項運動。

《環球時報》:您本人也是中國冬奧代表團中年齡最大的選手,您如何評價自己在冬奧會上的表現?

葉勁光:每次踏上冰面時,我都希望自己能做到最好。 我想以身作則,向國人展示我們是一群戰士。盡管我們所遭遇的對手都很強大,我們的處境很艱難,但我希望我們每一場比賽都能全力以赴,為中國赢得勝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