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東省優秀企業家訪談錄|姜濱:搶入“元宇宙”賽道赢先機 歌爾靠創新引領,5年投130億搞研發

作者:經濟導報

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山東省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2月7日在濟南召開,現場隆重表彰山東省傑出企業家、行業領軍企業家和優秀企業家。其中,歌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姜濱獲評“山東省行業領軍企業家”。

  “我們在公司創業初期就非常注重研發投入,建了很多研發設施。這麼多年以來,公司持續投入,以創新引領企業的發展,才保證了今天在行業内的創新和領先。”近日,在歌爾總部,姜濱在接受包括經濟導報在内的媒體采訪時介紹,科技研發和人才引育是歌爾持之以恒在做的事,今後也将堅持下去。

  雖然企業發展壯大,但歌爾依然保持研發經費的高投入,2021年研發投入超40億元,近5年累計投入已達130億元。如今,歌爾已累計申請專利2.5萬項,連續6年奪得中國電子元件百強研發實力榜單冠軍。

山東省優秀企業家訪談錄|姜濱:搶入“元宇宙”賽道赢先機 歌爾靠創新引領,5年投130億搞研發

  舍得研發投入

  在歌爾的産品展廳走上一圈,你可以看到當下幾乎所有的熱門智能産品:虛拟/增強現實、智能穿戴、智能耳機、遊戲搖桿……每一款産品的背後,都有歌爾的參與。

  這家從濰坊本土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憑借着持續專注的努力,已在多個細分領域占據世界領先的市場地位。微型揚聲器/受話器、微型麥克風、虛拟/增強現實、智能穿戴、智能耳機、遊戲搖桿等的出貨量全球第一。全球MEMS(微機電系統)企業中,歌爾排名第6位,是唯一進入前十的中國企業,并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

  該公司創辦20多年以來,一路成長為可穿戴等領域的巨頭,有何獨門“絕技”?

  姜濱介紹,從最開始,科技創新就被歌爾擺在了企業發展的重要位置,“我們從創業伊始就設立了研發部門,在資金還不充裕的時候,就舍得研發投入,毅然拿出100萬元,引進世界最先進的音頻測試系統,建立了行業領先的消音室,為經營業績快速增長打下基礎。”

  歌爾剛創業時,從麥克風起家,面對艱苦的環境和複雜的形勢,立志“開行業先鋒,創國際一流”,明确了“要做就做行業第一”的目标,十年時間做到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在深耕聲學技術的同時,歌爾又不斷開拓光學、微電子及智能整機等産品領域。公司始終堅持“用一流的人才,創造一流的産品,服務一流的客戶”,持續注重自主創新,加大研發投入,以科技創新引領企業發展。

  “企業要發展就離不開創新,希望整個社會都關注創新,為創新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企業創新的動力和能力才會更強。”姜濱坦言,公司将繼續加大研發創新的投入,“今明兩年對歌爾來說将是至關重要的兩年,尤其是今年将成為歌爾布局元宇宙相關領域産品的起步年,一定要打好基礎,為即将到來的元宇宙新變化做好充分準備。”

  緊抓“元宇宙”市場機遇

  近日,全球領先的品牌評估機構BrandFinance釋出“2022全球品牌價值500強”榜單,歌爾股份榜上有名。同時,BrandFinance“2022全球最有價值100大科技品牌”榜單釋出,歌爾股份連續第二年上榜,名次從去年的全球第91位提升至全球第76位。

  采訪中,姜濱并沒有過多講述成功的過往,而是放眼未來,“公司緊抓元宇宙市場機遇,推動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革命,圍繞入口元宇宙硬體做文章,靠創新赢得先機,争取讓歌爾再上一個新台階。”

  在姜濱看來,過去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硬體平台主要是手機、平闆,未來則會在眼鏡、手表、手環等可穿戴的産品上進行布局。未來的手機趨勢可能會朝着折疊化發展,進而替代個人電腦,未來的VIR相關産品将會越來越小型化、微型化、成熟化。姜濱表示,歌爾已經跟全球領先的企業進行了技術合作,經過十年的籌備,未來的3-5年相關産業将會處于一個爆發期。

  事實上,在半導體行業中,歌爾股份是一個在消費者印象中格外“低調”,但在産業鍊中赫赫有名的企業。它不僅是蘋果無線耳機的重要供應商,全球70%的AR/VR頭顯裝置也由其代工,甚至拿下了Oculus和索尼的高端頭顯裝置的獨家代工,這些都讓歌爾股份與元宇宙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系。

  值得注意的是,歌爾股份自2012年便開始涉足VR領域,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現已全面覆寫VR産業鍊,具有VR頭顯及相關裝置的一站式研發制造能力。早在2016年其就與包括索尼、Oculus、Pico、華為、三星、Kopin等在内的VR/AR大廠建立良好的代工合作關系,是全球VR裝置最主要的代工供應商。2021年12月28日,歌爾股份分拆子公司歌爾微至創業闆上市申請獲深交所受理。速途元宇宙研究院認為,歌爾微的分拆上市計劃,對于歌爾股份來說是其進軍元宇宙的重要舉措。

  姜濱認為,虛拟現實産品作為“元宇宙”的重要入口,将像智能手機一樣普及,其應用及内容産業将複制目前智能手機産業的超大型生态。“歌爾長期深耕虛拟現實産業,目前占據全球中高端虛拟現實頭顯出貨量70%以上份額,具備産業先發優勢。” 姜濱表示。

  将人才作為“第一資源”

  山東省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指出,要把準切入點、瞄準突破口,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點抓好“十大創新”。“‘十大創新’中首重科技研發創新,再就是人才引育創新,這與歌爾的理念是十分契合的。”姜濱表示,企業的進步與發展,關鍵在于人才。歌爾将人才作為“第一資源”,目前公司僅研發人員就達1.2萬人,技工技師1.4萬人,這成為歌爾發展的不竭動力。公司還在全球布局,招賢納士,凝聚人才,增強創新後勁。

  “歌爾之翼”是姜濱在2010年提出的概念,寓意大學畢業的年輕人,能在歌爾的平台上翺翔。歌爾針對新入職大學生,為他們制定差異化發展通道,幫助他們制定職業發展規劃,提供較行業内企業更優越的成長平台,快速提拔和培養年輕人。

  “很多優秀的年輕人通過‘歌爾之翼’,30歲出頭就成為事業部、事業群的負責人,成長為公司的進階管理人員。”姜濱說,公司計劃用5-10年培養一批年輕骨幹。目前,每年有上千名大學生通過招聘進入歌爾,未來歌爾對人才的需求将持續增加。姜濱表示,歌爾針對校園人才發展制定了專門計劃,覆寫國内和海外優秀的大學、碩士及博士群體,不斷提高校園招聘層次,吸引國内外高校的優秀畢業生加入歌爾。

  “歌爾的願景是‘成為受尊敬的全球一流企業’,我們将加大在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的布局,加強科技創新投入,在更多細分領域做到世界第一,引領産業發展,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和科技創新事業作出新的貢獻。”姜濱說。

山東省優秀企業家訪談錄|姜濱:搶入“元宇宙”賽道赢先機 歌爾靠創新引領,5年投130億搞研發

  對話錄|歌爾發展壯大的“密碼”

  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經濟導報》:歌爾一路走來,如今已成長為行業内非常優秀的公司,公司發展壯大的“密碼”是什麼?

  姜濱:公司從麥克風起家,面對艱苦的環境和複雜的形勢,我們立志“開行業先鋒,創國際一流”,明确了“要做就做行業第一”的目标。我們主動對标行業領先者,提出“向松下學習”的口号,在産品、管理等各方面努力向松下看齊,十年時間做到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我們的揚聲器也經曆了這樣一個過程,公司的揚聲器業務在初期并沒有盈利,但我們堅持做Audio(音頻)的夢想,最終我們的麥克風和揚聲器銷量都做到了世界第一。

  歌爾在深耕聲學技術的同時,不斷開拓光學、微電子及智能整機等産品,目前産品包括聲學、光學、微電子、精密結構件等精密零元件,還有虛拟/增強現實、智能耳機、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智能整機,以及汽車電子、微顯示、觸覺等新業務,形成了“零件+成品”的獨特發展模式。憑借着持續專注的努力,歌爾已在多個細分領域占據世界領先的市場地位,微型揚聲器/受話器、微型麥克風、虛拟/增強現實、智能穿戴、智能耳機、遊戲搖桿出貨量全球第一。

  《經濟導報》:公司是如何做好科技創新的?

  姜濱:歌爾從創業伊始就設立了研發部門,開展ISO9001認證,成為國内同行業首家通過ISO9001認證的企業。我們在資金還不充裕的時候,就舍得研發投入,毅然拿出100萬元,引進世界最先進的音頻測試系統,建立了行業領先的消音室,為經營業績快速增長打下基礎。現在企業發展壯大了,依然保持研發經費的高投入。

  歌爾除濰坊總部之外,還在青島設立了研發總部,打造世界一流的資訊技術研發高地。與此同時,公司還在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深圳等國内主要城市,以及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研發中心,整合當地研發資源。公司與美國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科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産學研合作。公司還牽頭組建虛拟現實制造業創新中心,該中心被認定為山東省制造業創新中心。通過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健全完善全球化研發體系,廣泛開展産學研合作,搭建協同創新平台,推進企業科研創新。

  《經濟導報》:公司在“人才引育創新”方面,有何創新舉措?

  姜濱:歌爾秉持“用一流的人才,制造一流産品,服務一流客戶”的理念,将人才作為“第一資源”,擺在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的位置,為科技人才施展才華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目前歌爾在多個細分領域占據世界領先的市場地位,服務衆多國際一流客戶,這些客戶都是引領行業發展的一流企業。借助歌爾的平台,人才能夠接觸行業最前沿的技術和資訊,得到更好的發展。

  我們提供有競争力的薪酬待遇和福利條件,吸引人才來山東發展。在提供有競争力薪資的同時,通過持續不斷的股票和期權激勵計劃,使越來越多核心員工分享公司的價值增長。2011年歌爾成立10周年時,推出“恒産恒心”計劃,打造住有所居、食有所安、幼有所教、學有所長的保障體系,全方位關愛員工,解除員工的後顧之憂,讓員工與公司成為利益共同體、情感共同體、事業共同體,最大限度凝聚人才,共同創造美好未來。

  歌爾經過20多年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人才“選育用留”機制。歌爾高度重視青年人才,成立之初就注重到大專院校招聘優秀畢業生,2010年又提出“歌爾之翼”概念。我們大力提拔重用90後、95後的年輕人,計劃用5-10年培養一批年輕骨幹。針對新入職大學生,公司為他們提供差異化發展通道,幫助他們制定職業發展規劃,提供更優越的成長平台,快速提拔和培養年輕人。

  《經濟導報》:你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有何展望?

  姜濱:後移動時代來臨,5G、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融合發展,新型智能硬體産品不斷湧現,這将極大改變生産生活方式。特别是虛拟現實産品作為“元宇宙”的重要入口,将像智能手機一樣普及,其應用及内容産業将複制目前智能手機産業的超大型生态。歌爾從2012年開始布局虛拟現實,長期深耕虛拟現實産業,目前占據全球中高端虛拟現實頭顯出貨量70%以上份額,具備産業先發優勢。

  最美的風景,總是在前方。歌爾的願景是“成為受尊敬的全球一流企業”,公司将加大在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的布局,加強科技創新投入,在更多細分領域做到世界第一,引領産業發展。

山東省優秀企業家訪談錄|姜濱:搶入“元宇宙”賽道赢先機 歌爾靠創新引領,5年投130億搞研發

  銳視點|抓住競争核心 做最好的産品

  曆經20餘年,歌爾股份從一家小工廠逐漸成長為國際一流企業,成為市值千億的全球頭部電聲元器件廠商。

  察勢者智,馭勢者赢。從僅生産耳機到成為國内聲光電領域巨擘,從偏居濰坊一隅到走向國際市場,透過歌爾20多年的發展軌迹,不難了解歌爾在創新鍊、資本鍊和産業鍊上環環相扣,最終在全球視角下的産業鍊和供應鍊競争中勝出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歌爾在融入國際産業鍊分工、服務國際一流客戶的過程中,抓住了競争的核心——做最好的産品。

  登高望遠,底氣源自歌爾從創辦伊始就堅持“對标國際最高标準、最好水準”的理念。歌爾“在深海裡練就遊泳能力”,在一次次的弄潮中成長,作為掌舵者的姜濱,引領着歌爾在國内和國際兩個市場裡遨遊。在很多人眼裡,沉靜堅毅的姜濱是典型的理工男,儒雅的他在媒體面前常常“惜字如金”,但他兼任的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輪值理事長、虛拟現實産業聯盟副理事長等職務,在業内可謂一言九鼎。

  作為聲學龍頭股,歌爾的下一個想象點,已經落到了“元宇宙”概念。在經過近10年布局後,該公司在元宇宙概念爆發前夜,就已經收到了不錯的回報——2021年前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527.89億元,同比增長52.0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3.33億元,同比增長65.28%。歌爾股份的2021年全年業績預告同樣亮眼:公司預計2021年實作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2.44億元至45.28億元,同比增長49%至59%。公司業績持續高增長可期。(杜海)

山東省優秀企業家訪談錄|姜濱:搶入“元宇宙”賽道赢先機 歌爾靠創新引領,5年投130億搞研發

  觀瀾閣|虛拟現實領域憑實力說話

  姜濱,清華大學進階工商管理碩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工程學士,歌爾股份董事長,兼任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第十二屆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輪值理事長、中國虛拟現實産業聯盟副理事長。曾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電子資訊行業傑出企業家、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省勞動模範等榮譽。姜濱2001年創辦歌爾,帶領公司快速成長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

  歌爾股份2008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在多個細分領域占據行業領先地位,微型揚聲器/受話器、微型麥克風、虛拟/增強現實、智能穿戴、智能耳機、遊戲搖桿出貨量全球第一,中高端虛拟現實頭顯出貨量占全球70%以上份額。全球MEMS(微機電系統)企業中,歌爾排名第6位,是唯一進入前十的中國企業,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公司與谷歌、亞馬遜、微軟、Meta、三星、索尼等國際一流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公司累計申請專利2.5萬項,擁有8個國家級和省級研發平台,參與制訂多個國家和行業标準,先後承擔了12項“國字号”重大專項、20餘項省級專項,連續6年奪得中國電子元件百強研發實力榜單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