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氫燃料電池汽車如何保障綠色冬奧

北京是首個舉辦夏奧會與冬奧會的“雙奧之城”,而兩屆奧運會也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結下深厚“氫”緣。2008年北京夏奧會期間,大陸建成首座車用加氫站,開啟了氫燃料電池汽車“從0到1”的示範;到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氫燃料電池汽車更是成為運輸主力。

為保障冬奧會期間一場場賽事運輸工作,從車型使用到氫的生産、運輸、補給,各環節背後是各個企業提供的支撐。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低排放、抗低溫等特點,更是成為冬奧會期間的一抹亮眼綠色,向世界展示了本屆冬奧會始終堅持低碳、可持續的理念。

氫燃料電池汽車如何保障綠色冬奧

“終極環保車”

冬奧會賽場上奧運健兒們比拼正酣,賽場下的保障工作也在有條不紊推進中,交通運輸領域則是 “重頭戲”。在三大賽區中,穿梭着的一輛輛運送車每天将運動員安全、安心地運送到賽場,保障冬奧會賽事順利進行。

本次冬奧會上擔當交通運輸主力的是在2008年奧運會上亮相過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北京市經濟和資訊化局汽車交通處副處長吳志全介紹稱,北京冬奧會共計投入使用816輛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主運力開展示範營運服務,這是迄今為止在重大國際賽事中投入規模最大的。其中,大巴車數量創下有史以來氫燃料電池大型客車服務國際級運動賽事數量最多的紀錄。

北京冬奧會堅持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而氫燃料電池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隻排放水,是以被稱為“終極環保車”,這是氫燃料電池汽車成為冬奧會交通主力的原因。同時,氫燃料電池汽車可實作-30℃低溫啟動、-40℃低溫存放和停機自動保護,大巴車續航裡程可達400公裡以上。這意味着,氫燃料電池汽車具有耐低溫和長續航的特點,能在冬奧會期間有力的保障運送工作進行。

而低溫下如何保障運動員在乘坐期間車廂内溫度的問題,也是車輛投放前所關注的問題。福田汽車歐輝客車事業部研發副總裁劉繼紅表示:“我們研發了‘U度’綜合熱管理技術,該技術可以将氫燃料電池所産生的廢熱進行循環利用,利用所産生的廢熱為車内采暖和前風窗除霜、除霧,在燃料電池功率達到75%時即可實作全餘熱供暖,并使整車能耗降低7.6%。”

24小時運氫不間斷

據了解,北京市兩個賽區共投入312輛氫燃料電池汽車,自冬奧會2月4日開幕到2月14日已累計用氫約42.04噸。而氫燃料電池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氫能的生産、運輸、補給如何保障也備受關注。

作為科技冬奧氫燃料電池汽車氫源供應保障機關,環宇京輝與京能集團合作,利用由光伏、風能等所産生的“綠電”進行氫氣的制取工作,實作“綠電制綠氫”。“我們是保障冬奧會的制氫、儲氫、 運氫環節,每小時制造500立方米,每天給冬奧會供應1.5噸。”環宇京輝京城氣體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岩介紹稱,為保障冬奧會的用氫需求,每天充裝好的氫氣會放在儲氫區域内,加氫站聯系後環宇京輝會運送過去,全天不分時間段運輸,到加氫站後将裝滿氫氣的罐子安裝好,再把空罐子拉回來。

由于氫氣本身屬于易瓦斯體,是以如何保障安全運輸至關重要。張岩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在我們的指揮中心有監控系統,包括車輛位置排程等,有安全隐患會随時和駕駛員溝通,避免事故的發生,保障冬奧會期間氫能安全、高效配送。”

氫源生産端、補給端保障的同時,燃料電池發動機也是車輛穩定運作保障之一。冬奧會期間閉環内就有569輛搭載着億華通發動機的燃料電池汽車。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于民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為适應冬奧會賽區的超低溫環境,億華通攜手福田歐輝客車于2020年1月在海拉爾完成了極寒測試。而去年8月,我們成立冬奧會服務保障工作組,正式比賽期間服務保障團隊在延慶、崇禮及北京主賽區為冬奧交通車輛提供服務保障工作,并定時對車輛進行點檢、巡檢、保養,保障車輛具備良好運作狀态。”

北京的“綠色名片”

有效保障氫燃料電池汽車投入使用,讓“綠色”這個北京冬奧會的底色更加鮮亮。

據了解,冬奧期間氫燃料電池汽車實作了交通活動中的零碳排放。資料顯示,豐田Mirai乘用車每百公裡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大約18.79公斤,豐田柯斯達中巴車每百公裡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大約47.01公斤,豐田-福田合作開發的12米大巴車,每百公裡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大約57.86公斤。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冬奧也推動了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産業标準制修訂。吳志全表示,為實作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冬奧會上使用,推動修訂《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加氫口》《燃料電池電動汽車車載氫系統試驗方法》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車載氫系統技術條件》等标準。

不僅如此,北京冬奧推動完善了加氫站建設流程。事實上,加氫站屬于新生事物,安全等級要求較高,相關技術仍處于不斷發展完善階段。吳志全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為確定加氫站安全穩定運作,明确了油氫合建站的審批流程,并創新了工作程式和工作方法,確定了服務于冬奧會的慶園街、王泉營、金龍和燕化興隆4座加氫站合法投入營運,為今後加氫站的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同時,北京冬奧推動建立了氫能安全保障機制。據了解,由氫能各環節各領域主管部門,協調建立了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産業鍊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工作機制,確定了冬奧期間氫燃料電池汽車安全運作,也為後續氫能産業發展和氫燃料電池汽車運作提供了組織保障。

北京商報記者 劉曉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