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正式進軍私募基金行業?有何意圖?

在美國對華為的不斷制裁下,華為的發展遭遇到了前所未見的危機。而在剛剛過去的1月份,華為旗下哈勃投資正式進軍私募行業,其意圖何為呢?哈勃投資是否能拯救處在生死邊緣的華為呢?

— 1 —

2021年華為發展情況

在“關稅戰”和“技術站”的雙重施壓之下,華為開始了艱難的自救,這其中包括,剝離榮耀手機業務、研發鴻蒙系統、拓展其他業務等等。

華為正式進軍私募基金行業?有何意圖?

圖表來源:西南證券

内憂外患下的華為,并沒有選擇坐以待斃。1月14日,由華為全資控股的哈勃投資正式備案為私募管理人、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這也标志着華為的正式進軍私募行業。那麼,此次華為進軍私募圈意圖何在?

— 2 —

原因分析

據悉,哈勃成立之初,資金規模約為7億元。但到了2021年5月份,這一數字已增長到30億元,可謂說是呈幾何式的爆發增長。而從哈勃成立至今,每年的投資企業數量也遠高于行業均值。

華為正式進軍私募基金行業?有何意圖?

資料來源:行研社

分行業來看,哈勃這幾年重點投資半導體晶片領域的初創性企業,包括晶片涉及、EDA、封裝、測試、材料和裝置等和晶片相關各環節。而從投資回報率來看,2019年哈勃所投資的思瑞浦獲利近30倍,這次投資至少讓哈勃足足賺了20億。

華為正式進軍私募基金行業?有何意圖?

其實,細數哈勃所投資的公司來看,這些企業雖和國内龍頭企業相比,仍有很大的發展差距。但這些公司背後卻有着極高的技術含量。

但事實上,這并非華為的首次投資,早在十年前華為就已經開始了投資。

— 3 —

打造“中國芯”

如2021年上半年投資企業為12家,但2020年全年卻才17家。哈勃最近的一次投資是在去年6月份,投資企業為科益虹源。

長期以來,由于多種原因,導緻大陸的半導體行業發展緩慢,長期受制于國外。而華為通過哈勃,将極大地推動大陸半導體行業的加速發展,打破國外對大陸的技術封鎖。

而我們也深信,哈勃能拯救處在生死邊緣的華為。因為,未來的華為能打造出一顆真正的“中國芯”。

華為正式進軍私募基金行業?有何意圖?
華為正式進軍私募基金行業?有何意圖?
華為正式進軍私募基金行業?有何意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