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情緒易怒的父母,會教育出怎樣的孩子?真相紮心…

《請回答1988》裡,有這樣一句話:“爸爸也不是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情緒易怒的父母,會教育出怎樣的孩子?真相紮心…

每一位父母,在做父母的時候,都是新手。是以,對于孩子很多問題都無法做到完美。

孩子有情緒,父母也是一樣會無從下手,或者失去耐心。于是,會将自己的不耐煩,傳遞給孩子,向孩子錯誤的傳遞自己的情緒。

還有的父母,很容易将自己的負面情緒給孩子。比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耐心,總是吼叫或者打罵。

長期下來,導緻孩子的情緒和性格都不會太好。

教育學家尹建莉曾說:“你對孩子發的三分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七分傷害。”

父母不穩定的情緒,不僅會對孩子的成長之路帶來負面影響,甚至,會對他們造成一生都難以彌合的傷害。

情緒易怒的父母,會教育出怎樣的孩子?真相紮心…

暴躁易怒的父母

孩子容易失去自我

李玫瑾教授說過:父母暴躁易怒,養出“讨好型”孩子,一生都受影響。

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次座談會上,提到讨好型人格的孩子的性格大多都是受父母的影響。

有很多父母覺得,管教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長記性,動辄大聲訓斥,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實讓孩子安靜了下來,但也給孩子心靈造成了傷害。

父母以為自己找到了管教孩子的法寶,不斷地用自己權威震懾孩子,并以孩子在自己的“呵斥”下,變得很乖很聽話為榮。

實則給自己孩子的内心,重重的來了一擊!與此同時,也會讓孩子:

一、孩子會變得膽小怕事

孩子在犯錯或者有一些調皮的時候,有些父母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對着孩子訓斥喊叫,有的甚至會打孩子。

每一次父母的暴躁易怒都會讓孩子非常恐懼,為了不被父母責罵訓斥,孩子會開始學着迎着父母,變成家長眼中的“乖孩子”。

這種性格會伴随孩子一生,在孩子成年以後依然無法改變,他們會不斷地委屈自己來成全他人。

二、孩子失去自我

長期被父母責罵的孩子,他們會變得越來越在意别人對自己的看法,做人做事也會變得唯唯諾諾。

尤其在父母面前,因為害怕家長生氣不喜歡自己,他們會學會讨好家長,這樣會讓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失去自我,隻會一味的取悅别人。

長時間下來,就會養成“讨好型人格”失去自我。

情緒易怒的父母,會教育出怎樣的孩子?真相紮心…
情緒易怒的父母,會教育出怎樣的孩子?真相紮心…

是孩子心中的噩夢

《欲望山莊》裡說:

“柔軟的舌頭,可以挑斷一個人的筋骨,語言有時候比暴力更能傷人。”

有一個很火的繪本,叫《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這本繪本,當時深受喜愛,繪本的内容是,一隻小企鵝在面對媽媽發火時,吓得魂飛魄散。

最後,即使媽媽找到了小企鵝,但孩子受過傷害的心靈早已無法彌補。

父母的壞情緒,在孩子看來,就是内心深處的噩夢,難以忘懷的恐怖片。

孩子的世界,就像濕軟的水泥一般,接收到的一切,永遠會留下印記。

大量的調查表明,父母情緒穩定,孩子更具幸福感以及安全感。

聯合國有過一項調查:小孩子最怕父母做的十件事,其中排前二的分别是:

父母吵架、發脾氣。

孩子在父母的易怒、暴躁的情況下,很容易變得膽小。有的孩子甚至學會了跟父母一樣的壞習慣,在遇到問題時不會冷靜處理,隻知道用暴力和武力解決問題,意氣用事。

這樣一來,孩子的性格也很難成大事,人際關系和婚姻關系都會處理得很糟糕。

情緒易怒的父母,會教育出怎樣的孩子?真相紮心…
情緒易怒的父母,會教育出怎樣的孩子?真相紮心…

父母情緒穩定

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為人父母需要擁有很多種能力,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情緒穩定。

父母潛移默化、春風化雨般的行為,能夠滋養孩子的一生。

觀察很多家庭我們可以發現,那些情緒穩定、性格平和的家長更容易培育出樂觀開朗,抗挫折能力好,情商也更高的孩子。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人都有壞情緒的時候。家長要做到情緒穩定,可以:

一、心平氣和的與孩子溝通

父母跟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最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

一個人情緒柔和就要做到心态平靜,隻有心态平靜下來,對事不急躁,遇事沉着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不要把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每天學會清空自己,清空壞情緒,靜下心來想一想。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心平氣和的和孩子進行溝通,一起解決問題。

二、對孩子要有耐心

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發揮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這件事情上,一定要有耐心。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當成與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給他們無限的關愛。

孩子的成長,是父母的一次修行。

不要對孩子進行火急火燎地催促,和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呵斥謾罵他。讓我們自己也試圖慢下來,蹲下來,靜下來,好好地陪孩子走向成長之路。

三、父母情緒穩定,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每一位父母的好脾氣,是一個家庭彙總最可貴的财富,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胡适先生回憶父母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這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父母管理好了自身的情緒,才可以給孩子以榜樣。這樣,孩子也能夠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希望每一位父母都不會被情緒所左右所影響。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