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香唐山丨劉君君:隻此青綠,隻此中國

今年春晚節目中的國風舞蹈《隻此青綠》一出來,還真是驚住我了。那高聳的頭飾造型,獨特的青綠腰,一下将我的目光吸了過來。

滿屏濃濃的紅黃喜慶色彩之後,那一抹青綠淡雅的顔色,讓躁動的心瞬間靜下來,青青的衣衫,袅袅的舞姿,帶我們走進千回百轉、巒水疊翠的《千裡江山圖》之中。

那一刻,千年前的大宋朝回來了,繪畫的巅峰時代複活了,此所謂繪絕大宋,隻此一卷,青綠千載,山河跌宕。

那一抹青綠色是如此的典雅絕妙,這是獨屬于我們的顔色啊。

隻此青綠,隻此中國。

(視訊來源:央視新聞,騰訊視訊)

青,在漢字裡實在是一個“迷”一樣的存在。

在我們的印象中,青大抵是綠色或者是藍色。比如青碧、青草、青苔、青菜、青山綠水,此處的“青”表意是綠色;青天白日,青花瓷,這個“青”則是指藍顔色了。

但是, “青”似乎并不是單單指這兩種顔色。

青的顔色總是在變,“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應該是深藍色。

我寫古詩詞想到一個句子:“青色一抹眉上橫”,這個青色應該是黑色。

不小心摔倒了,腿上留下一塊淤青的傷,這個淤青,是黑紫色。

多年前,大陸古文字學家李健的一個講座讓我記憶猶新。他說:青是象征東方的顔色。這個說法聽起來頗為神秘和浪漫,讓我想到一句歌詞:“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東方之色到底是什麼顔色?

在古人五行說中,木為東方之色,木是青色的,是以“青”是東方最初的一道色。在我的想象中,“青”從東方來,從中國千裡江山走來,閃耀着青銅、青花器物的古意文明之光。而今,她重又綻放在時光裡,以美麗的姿态,時尚的色彩,向我們走來。

青,東方色也,亦是中國色也。總覺得,與青交融的事物,無端地就有了詩情,有了意境。

書香唐山丨劉君君:隻此青綠,隻此中國

▲清 青金石朝珠

(圖檔來源:微故宮)

中國人對 “青”字的運用可謂出神入化。

比如,唐代大詩人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非常經典的一句:“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這裡的“青春”指春天的好景色。講杜甫在詩酒茶色、鳥語花香地陪伴中,欣欣然回到家鄉。

愛國詩人文天祥的那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動了無數後人,而這裡的汗青則代表曆史、史冊。

《漢書·蘇武傳》中有“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丹青成為繪畫藝術的代稱。

神話中有美麗神奇的“青鳥”,青鳥和鳴,振翅而歌。

陳獨秀先生關于青春之名言:“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

我們常常聽說:一部電視劇殺青了。或一部書稿殺青了,

那麼這個殺青怎來的呢?

據考證,“殺青”一詞來源先秦時代,那時候還沒有發明紙,人們在竹簡上寫字,但是竹簡表面是油質的,不容易刻字,而且容易被蟲蛀,于是人們想出一個辦法,就是把竹簡放到火上烤,這道工序就叫“殺青”。到了秦代,人們用毛筆在竹青上寫字,定稿的時候隻需要削掉竹青,在竹白上寫字就行了,這一道手續也叫“殺青”。

“殺青”就意味着定稿,也就是說“完工了”。

除此之外,我還喜歡“青銅”的叫法,“青銅”這個詞讓人聯想到諸子百家、青銅器、甲骨文那些搖曳在曆史深處的華夏文明之光,喜歡那種古舊而又深邃的曆史感,它獨屬于中國。

書香唐山丨劉君君:隻此青綠,隻此中國

▲春秋中期的青銅器:雲紋銅鼎,現藏于河南博物院

(圖檔來源:央視新聞)

我似乎天然地喜歡着青色。總覺得青色與古代或典雅有着某種神秘的聯系。比如外婆家青磚青瓦的大瓦房,外婆穿的青藍色的大襟襖,還有青色的蠟染布。

小時候,似乎到處都能與蠟染布撞個滿懷,也許是奶奶的包袱皮兒,也許是姑姑家的門簾兒,雲也似的棉軟,水墨似的畫韻,蘊藉着深深的古風。外婆家古老的櫃子上伫立着幾隻古老的青花膽瓶,簡潔而優雅,很有着詩經的意味。

“青”字用得最好的是青瓷,也叫青花瓷。這裡的“青”是藍色。

身居北方瓷都的我,每年都要到家門口的陶瓷博覽會去看看,看遍各種精美瓷器,還是發自内心地喜歡青花瓷,家裡買的幾件瓷器也都是傳統的青瓷。

青瓷是瓷器的最早形态。其中,越窯青瓷茶具青秘翠美,精緻絕倫,人們形容它“青如天,明如鏡,白如玉,聲如磬”。那時的人們常用“千峰翠色”,來形容青瓷釉色之美。想來,這與《千裡江山圖》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尤其喜歡青花瓷的膽瓶或花瓶,她們有着瑩白如玉的底色,簡潔秀雅的青花,像一位高貴内斂的古代女子,讓我想起李商隐《霜月》裡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婵娟。”那天空的顔色,月光的容顔,青花之上的青花,就是我心中最美的“青”。

“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顔色做将來。”這大概是對青花最好的注解吧?

想想幾千年前,古人們身着淡雅素綢,在柔和的燭光中,手執青瓷美器,對坐茶飲,盡顯禮儀之邦的大氣象,中華文明的極緻盛美,是多麼令人自豪。

隻此青色,隻此中國。

書香唐山丨劉君君:隻此青綠,隻此中國

▲萬曆款青花龍穿花紋帶蓋梅瓶

還聽到一個說法,當我們的青瓷首次傳至法國,立即使法國人為之傾倒,那種神秘美麗的青色,在法語中,竟找不出一個适當的詞彙來形容,隻有杜爾夫所著《牧羊女亞司泰來》中牧羊人雪拉同在演出時所穿舞台服裝的顔色略與之相似,于是“雪拉同”變成為青瓷的代名詞。是以青色獨屬于中國。

很巧的是,前幾天,冬奧會上,中國雙人滑選手王詩玥、柳鑫宇也穿了青綠色滑冰服,像兩隻美麗的青鳥,在冰上行雲流水,千回百轉,高飛低翔,真是翩若驚鴻,婉若遊龍。

那一刻,好想說:隻此青綠,隻此中國。

(文章來源:君君的小書屋)

作者簡介

劉君君,唐山詩詞學會會員,民建河北科教文委員會委員,就職于唐山學院圖書館。在報刊雜志發表過多篇散文詩歌,有自己的原創微信公衆号:君君的小書屋。

書香唐山丨劉君君:隻此青綠,隻此中國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