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裁員風波、12号員工出走:雷軍高端夢能否堅挺

10%裁員風波、12号員工出走:雷軍高端夢能否堅挺

文丨零态LT(ID:LingTai_LT),作者丨李仁,編輯丨胡展嘉

2月16日,據新浪科技獨家報道,小米創始團隊成員、原小米技術委員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李偉星離職。報道中提出,李偉星是小米的12号員工,2010年4月6日小米公司成立當天,與雷軍一起喝小米粥的13人中,李偉星就在此列。他早期曾負責MIUI開發,後調任技術委員會。

發稿前,據網易科技報道,小米相關人士表示此人确實離職。

而往前一天的2月15日,小米計劃裁員10%的消息甚嚣塵上,小米方面否認了這一消息,稱仍然有超過4000個崗位在廣納賢才。

虎年開工第二天的2月8日,雷軍在微網誌發文稱,小米集團成功舉辦虎年首場重要會議——高端化戰略研讨會。

博文字裡行間透露出雷軍的激昂之志,并喊出力透紙背的三句口号:高端之路是小米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是小米發展的生死之戰,我們會堅定不移執行高端化戰略。有政策、有目标、有方向,聲稱産品體驗要在三年内對标iPhone,拿下國産高端手機市場佔有率第一。

10%裁員風波、12号員工出走:雷軍高端夢能否堅挺

▲圖: 雷軍微網誌

如果網友有記憶,就會發現,這并非雷軍首次提出要“沖擊高端”,早在2019年,Redmi品牌從小米中剝離出去,在同年的小米9釋出會上,雷軍就高調宣稱小米要進軍高端市場。2021年12月28日,小米12正式釋出,雷軍表示“小米高端手機正式對标蘋果”。

而已過去的2021年,也被“米粉”們稱為沖擊高端的“關鍵年”。

自2020年華為受制裁後,高達60%的國内市場佔有率成為真空。面對華為留下的高端機市場佔有率,以小米為代表的各大國産廠商陸續推出自家的沖擊高端計劃,然而一年時間過去了,蘋果在國内高端市場再無敵手,國内5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機市場,蘋果占比已達75%,可謂将華為失去的市場全部收入囊中。

而雷聲大雨點小的小米,在深陷裁員風波和12号高管出走的輿情中,高端之路能堅挺多久?這條路本身的困境又在哪裡?

01、極緻成本效益桎梏

小米手機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極緻成本效益”。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機1正式釋出,作為國内首款雙核1.5G智能手機,小米1以全球最快的主頻,低至1999元的售價狠狠震撼了當時國内的智能機市場。在那場釋出會上,41歲的雷軍喊出了那句著名的slogan——“為發燒而生”。

而這句話的威力有多大?可以說,至今依然影響着小米的品牌調性。

從整體品牌定位上講,小米主流的機型、宣傳推廣管道目标人群、内測主流群體、MIUI設計審美導向都是偏年輕網際網路化。也就是說,購買小米手機的主力,正是這群樂于“發燒”的數位發燒友,他們有着判斷手機好壞的獨特哲學,并孜孜不倦追求極緻成本效益。這群囊中羞澀并且對數位有一定了解的年輕顧客,構成了小米手機的主要群體。

“成本效益”曾是小米搶占市場的法寶,如今又成其沖擊高端的最大桎梏。在多年營銷之下,小米一直以最佳硬體整合商的形象為人熟知,随之而來的則是飽受诟病的忽視品控與使用者體驗的評價。

目前,在小米社群、抖音等短視訊平台、微網誌等社交平台上,關于小米11燒主機闆、斷WiFi等投訴文章從3月持續至今。

作為業界公認的“直男審美”,小米手機的質感遠不如蘋果和華為高端型号那樣在保持美感的同時擁有辨識度,也不像OV一樣側重于女性審美。同時由于過度堆料的設計思路,小米旗艦型号往往重量感人。在客戶上手真機體驗的時候,笨重的手感和不讨喜的外觀往往會勸退女性和中老年使用者。

10%裁員風波、12号員工出走:雷軍高端夢能否堅挺

▲圖: 各大手機品牌使用者畫像

小米的産品設計,很大程度受小米混亂的産品線所制約。無論是蘋果的“一招鮮,吃遍天”,還是華為的mate主打商務,p系列主打影像,抑或是老牌大廠三星的note和s系列雙管齊下,業界公認的高端廠商都有明确的産品思路,不會随意添加或減少功能。

而釋出會上以己之長對比友商的做法和部分米系KOL大搞“數位飯圈”的宣傳方式,又讓小米品牌形象不甚正面,女高管一句小米“得屌絲得天下”,乃至于“屌絲機”的說法得以大行其道。

在高端機市場,“極緻成本效益”并不是版本答案。而在多年的營銷和發展中,以硬體成本效益為綱的烙印已經牢牢和小米這個品牌相綁定。

有業内人士的話可以引用小米高端之路為何困難重重:成也成本效益,敗也成本效益。

02、軟體掉隊的事實

2021年8月17日,有使用者稱自己購買的新機小米11,出現了諸如當機、攝像頭失靈、斷網等嚴重品質問題。不止小米11系列,從小米10的“葫蘆屏”事件到小米12系列的嚴重積熱,這些事件都并非個例。

作為技術成熟的廠商,自家産品出現大量的品質問題,隻有兩種可能,一是産品線的品控太差,缺乏出廠檢測,二是手機适測試不充分、設計步驟出現趕工情況。

而在硬體之外,決定手機體驗好壞的最大因素,就是各家廠商的軟體實力——作業系統和UI。在高端市場,相比千篇一律的硬體配置,軟體層面的體驗則是決定使用者體驗的大頭。

從蘋果的IOS、華為的鴻蒙OS到三星的ONE UI,目前業内公認的高端機廠商都有自家獨特的軟體競争力。

而目前的小米,則在軟體上掉了隊。為什麼這麼說?

小米的 MIUI 作為國内最早的深度定制安卓系統,一直是小米的核心競争力之一。MIUI在2021年之前,一直以流暢好用、功能豐富等特性著稱。而2021年之後的MIUI,空有功能豐富的表象,伴随而來的老機型更新後無法使用的适配問題和自動重新開機、自動旋轉螢幕等惡性BUG的廣泛出現,讓MIUI成了小米手機不穩定的元兇之一,以至于米粉們在對小米有不滿的時候高喊:“雷軍!金凡!”。這句出圈的玩笑讓很多不了解小米的人記住了MIUI項目組組長金凡。

10%裁員風波、12号員工出走:雷軍高端夢能否堅挺

▲圖: 雷軍2021年度演講

MIUI 在 2021 年的境況,其實早有伏筆。

衆所周知,MIUI豐富的功能模組很多來自于社群投票,使用者會在論壇中投票選出最期待的功能,然後督促開發者将其加入到MIUI中。這雖然是提高使用者參與度的好辦法,然而過多的功能模組不僅讓 MIUI 系統變得臃腫,而且在安卓版本大變更時,直接面臨巨量的優化、适配問題,MIUI 團隊疲于奔命,最終隻能硬着頭皮釋出一個穩定性遠不如以往的系統,以至于一些小米使用者笑稱:以後 MIUI 就沒有什麼内測開發版了,所有小米使用者都是内測小白鼠。

誠然,小米旗艦的快充技術、影像系統,均是賣點,但高端消費群體稱,通常不會在乎幾分鐘的充電時間,而且手機影像系統優勢在自動模式下也難以展現。

簡單來講,小米錯誤地認為自己服務的高端使用者是十年前的“發燒友”,但事實并非如此。目前習慣使用高端旗艦的大都是不喜歡折騰手機的“小白”。好的品牌,應該讓手機适合所有人,而不是讓所有人付出成本去适合手機。

03、技術優勢屢被質疑

在沖擊高端市場後,2020年8月11日,小米推出了第一款主打高端市場的産品——小米 10 Ultra。作為小米 10 周年的紀念之作,即使在兩年後的今天看來,小米 10 Ultra 的堆料也稱得上誇張——供應鍊中最強勁的晶片,高像素的鏡頭,超級快充技術…隻要你能想到的功能和硬體,都可以在它身上找到。

這也是小米做高端系列的思路,後續推出的 MIX4、MIX Fold、小米 11 Ultra 都沿用着堆料的路線一路狂奔。

10%裁員風波、12号員工出走:雷軍高端夢能否堅挺

▲圖:Mi 10 Ultra

作為小米沖擊高端牛刀小試的機型小米 10 Ultra成了小米高端機的典型代表。然而這并沒有為小米帶來決定性的勝利,2020年的小米銷量排名依然原地踏步,客戶群體并沒有明顯的擴大。

要想維持好品牌調性,最好的方法是擁有自己的核心科技。核心技術不僅是産品線的基石,在更大層面上是科技公司賴以生存的資産。

如今旗艦“禦三家”都有自家的晶片,較為成功的蘋果A系列和華為的麒麟系列一直是市場上的熱門賣點。此外,蘋果的IOS、華為的鴻蒙OS、三星的螢幕和手寫筆技術都是業内頂尖的、自家獨有的核心競争力。

反觀小米在2021年的表現,它的科技優勢已經聊勝于無。

主打“黑科技”的小米MIX系列,一直是小米的宣傳核心。然而近期推出的MIX FOLD折疊屏手機在技術成熟的情況下采用的長條“遙控器”設計和原始的鉸鍊讓它成為了體驗最差的折疊屏手機,一向搶黑科技首發的小米也讓MIX4的屏下攝像頭技術釋出慢了中興兩步。米粉們直呼“小米已經沒有黑科技了。”

10%裁員風波、12号員工出走:雷軍高端夢能否堅挺

▲ 圖:社交平台對小米評價

同時,代表小米最高水準的小米折疊屏手機——小米MIX FOLD的售價已經比定價降了3000多元。而另一款MIX4價格也跳水2000元。

“晶片、螢幕都不是你的,就剩下營銷手段了,而且米粉也是有限的。”業内人士稱,這是小米等國産廠商的命門。在他看來,晶片和螢幕這些手機裡最核心的部件都需要靠高通和三星供應,這也造成了每次骁龍旗艦晶片釋出時,一衆國内手機品牌瘋狂搶首發的現象。

小米一度嘗試過自研晶片。2017年推出了首款手機主處理器澎湃S1,但因為性能過于拉垮而光速下馬。由于小米體量小,晶片研發回報周期長,是以計劃被擱置,項目組出走,最終晶片項目不了了之。

相比于營銷,小米在核心技術上的決心和投入都似乎少了一些火候。

04、結語

作為“網際網路化”最成功的廠商,小米的産品線很大程度上受行業内資訊和使用者回報所影響,但做高端機,要求廠商需要有自己的底氣,“高傲”地堅持自家的設計理念,讓體驗決定設計,設計創造需求,而不是一味迎合市場。

而小米沖高路,依舊面臨着嚴峻的挑戰,它的對手們早已虎視眈眈:vivo持續發力,在2021年中國手機市場全年銷量排名中,排到了首位,市場佔有率占據22%。OPPO的副總裁劉波曾經放話:“手機市場隻有兩個高端品牌,蘋果和華為,OPPO希望成為第三個。”榮耀總裁趙明也曾表示:“榮耀與蘋果,在高端市場終有一戰。”

從“做米粉心中最酷的公司”到2021年的口誤“我們絕不期待米粉們的期待”,漸漸老去的雷軍在裁員、高管出走的風波中,上司着小米最難的高端攻堅戰。

但,他的高端夢,還能堅挺多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