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武齡站在街上東張西望,等着陸家大小姐的到來。終于陸英的花轎來了,嫁妝數量多到讓百姓瞠目結舌的程度,送嫁妝的隊伍從四牌樓

作者:依伊本地社

張武齡站在街上東張西望,等着陸家大小姐的到來。終于陸英的花轎來了,嫁妝數量多到讓百姓瞠目結舌的程度,送嫁妝的隊伍從四牌樓一直延伸到龍門巷,足足排了十條街。就在陸英的嫁妝隊伍經過時,一位老太太說了一句話讓陸英心神不甯了許久。

這是張家和陸家早就定好的婚事,張武齡對這個陸英一無所知,他隻知道女孩比自己大了四歲。這般排場引得無數百姓圍觀,鼓手吹吹打打,人聲鼎沸,前面的頂馬穿着隆重在前面開路,整條街道都彌漫着喜慶的氛圍。

陸英的嫁妝,光是紫檀木家具就好幾套,首飾更是多到數不清。陸英最喜歡翡翠,陸家人準備得最多的就是翡翠。這還不算什麼,陸家竟然連掃帚和簸箕都帶過來了。陸家的這些工具有什麼不同呢?仔細一看,每個掃帚上是挂着銀鍊條的。

就在陸英的嫁妝隊伍經過時,一位老太太說一句話讓陸英心神不甯了許久。

老太太說:“盈滿則虧,過猶不及。”這句話的意思是凡事過猶不及,必然會朝着反方向發展。這句話在陸英心中種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在和張武齡結婚之後的那些年,這句話經常出現在她腦海中。

合肥有四大家族,龔、張、李、段,指得就是龔鎮洲,張樹聲,李鴻章,段祺瑞這四個人為代表的家族。張樹生曾是平定太平天國起義的二号人物,是李鴻章的得意門徒。張武齡就是張樹生第五個兒子的後代,後來過繼給了張樹生的大兒子,這樣張武齡除了自己的生母,上面還有五個娘,生來就在一個大家族中。

陸英父親是當地的鹽商,生意龐大,人脈廣闊,陸家在揚州是有名的世家,雖然沒有張武齡家族那麼有名,但也是揚州地方著名的豪門貴胄。二人的結合,也可謂是門當戶對,但是張武齡對這段感情卻沒絲毫想法。他受新式教育影響,想追求自由戀愛,可惜家庭環境不允許。

張武齡揭開陸英紅蓋頭的那一刻,就愛上了她,原來陸英是如此的美麗。陸英出身好,人長得又非常美。張家仆人第一眼看到她,就覺得驚為天人。有的老太太說,她的美貌太過鋒芒畢露了,不會長壽的。

結婚後,張家傳宗接代的任務就落到了陸英的頭上。婚後不到一年,陸英就懷上了,全家是喜出望外,五位婆婆好吃好喝伺候着,連出門嗑瓜子都有專人剝皮,生怕把這兒子給嗑沒了。

不過這第一胎生了一個女兒,後面的幾個接連都是女兒。張武齡給孩子取名字,也看得出他對女兒們的态度來。元和、允和、兆和還有充和,和字輩的孩子,前面的一個都是帶“兒”的字。

陸英連生了好幾個孩子,身體不好,但是沒生出兒子,她不甘心。在生完張充和之後,陸英終于生下了男孩,後來接着生下了幾個男孩。這一次,張武齡終于高興了,他給六個兒子取名張宗和、張寅和、張定和、張宇和、張寰和、張甯和,兒子的名字都是寶蓋頭,意味着兒子們都是要留在家裡。

張家繼承人的問題解決了,陸英的身體卻一天不如一天。她在16年連生14個,修養的時間都不夠。陸英在生第十四胎後因拔牙引起敗血症而死,這年她才36歲,就早早地離開了孩子們。

在張武齡的開明教育之下, “張氏四姐妹”無論是容貌氣質,還是聰明才智,在當時都是出類拔萃的。張武齡也成了真正的國民嶽父。

張武齡站在街上東張西望,等着陸家大小姐的到來。終于陸英的花轎來了,嫁妝數量多到讓百姓瞠目結舌的程度,送嫁妝的隊伍從四牌樓
張武齡站在街上東張西望,等着陸家大小姐的到來。終于陸英的花轎來了,嫁妝數量多到讓百姓瞠目結舌的程度,送嫁妝的隊伍從四牌樓
張武齡站在街上東張西望,等着陸家大小姐的到來。終于陸英的花轎來了,嫁妝數量多到讓百姓瞠目結舌的程度,送嫁妝的隊伍從四牌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