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翻倍,11家車企銷量破萬

在春節前購車需求推動下,今年首月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開門紅,16.6%的滲透率超往年同期10%以上

文|郭宇

編輯|趙成

盡管春節假期的到來讓1月最後幾天的汽車産銷量損失了15%左右,但年前購車旺季,經銷商終端促銷,以及晶片供應的持續改善,還是為1月的乘用車市場帶來了“開門紅”。

2月14日,乘聯會公布了2022年1月全國乘用車市場産銷量。資料顯示,1月狹義乘用車(轎車、MPV、SUV)産量205.9萬輛,同比增長10.4%,環比下降16.5%;零售銷量209.2萬輛,同比下降4.4%,環比下降0.6%。

對于1月零售銷量同比、環比均下降的結果,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解釋道,由于春節假期前産線停工,加上消費者購車一般會提前幾天,預計1月因春節因素帶來15%左右的産銷量損失。

崔東樹預測,二月全國乘用車産銷量會面臨較好機遇。雖然疫情、北京冬奧以及春節假期令各項生産生活恢複緩慢而謹慎,但節後大部分務勞工員回到大城市,往年開學前的購車潮應仍存在,加上部分車企将去年未傳遞的訂單轉移到今年,是以二月的全國汽車産銷量值得期待。另一方面,2021年2月的批發和零售銷量處于曆史低位,是以今年2月同比銷量有望迎來正增長。

1月新能源汽車賣了34.7萬輛

比亞迪奪冠

新能源汽車依舊是乘用車市場的當紅炸子雞,1月的零售批發銷量均創同期新高。

乘聯會資料顯示,1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增長132%,達34.7萬輛;批發銷量同比增長141.4%,達41.2萬輛。

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翻倍,11家車企銷量破萬

▲ 圖源乘聯會

崔東樹認為,雖然國内仍時有疫情發生,尤其是作為新能源汽車主戰場的一線城市,但靈活的防疫措施對居民出行和購車消費沒有明顯影響。

據了解,《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大陸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結合1月銷量資料來看,新能源汽車當月滲透率為16.6%,而去年同期為6.8%。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31.4%;豪華品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10.2%;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最低,僅為2.5%。

按照車型來看,純電動市場的啞鈴型結構有所改善。其中A00級批發銷量10.5萬輛,占純電動市場佔有率的32%;A0級批發銷量5.1萬輛,占純電動市場佔有率的15%;A級電動車占純電動市場佔有率的22%;B級電動車批發銷量達10.1萬輛,環比下降14%,占純電動市場佔有率的30%。

造車新勢力在1月的表現依舊矚目,不過耳熟能詳的“蔚小理”排名正在經曆變動。

1.3萬輛,這是衛冕冠軍小鵬汽車1月的傳遞成績,傳遞量同比增長115%。過去一年,小鵬汽車以9.8萬輛的成績拿下新勢力年度銷量冠軍。截至目前,小鵬汽車已連續五個月傳遞破萬。截至2022年1月底,小鵬汽車曆史累計傳遞量已突破15萬輛。

1月排名第二的是理想汽車,傳遞1.2萬輛,同比增長128.1%;靠一款理想ONE車型打天下的理想汽車,截至目前已連續3個月傳遞超1萬輛,目前累計傳遞已超13萬輛。根據理想汽車官方釋出的新品規劃,預計今年将推出一款全尺寸豪華增程式SUV。

哪吒汽車則再次擠入前三甲,1月傳遞1.1萬輛,同比增長402%;官方資料顯示,哪吒汽車2021年累計傳遞近7萬輛,2021年11月、12月和2022年1月,連續三個月均實作傳遞量破萬。此外,蔚來以9652輛的銷量位居月度第四,零跑則緊随其後,傳遞了8085輛。

值得一提的是,傳統車企在新能源闆塊也在持續發力,1月廠商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11家,除前文提到的小鵬汽車、蔚來汽車和哪吒汽車外,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當月銷量為9.3萬輛、奪得新能源汽車銷冠;特斯拉銷量為6萬輛位居第二;上汽通用五菱銷量4萬輛,跻身第三;此外,奇瑞汽車銷量為2.1萬輛、吉利汽車為1.7萬輛、廣汽埃安為1.6萬輛、上汽乘用車為1.4萬輛、長城汽車為1.38萬輛。

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翻倍,11家車企銷量破萬

▲制圖 郭宇

乘聯會分析認為,随着新能源補貼退坡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前期部分車型價格微調帶來訂單短暫低迷,春節後新能源車價格接受度恢複,加之很多新能源車目前仍有積壓前期未傳遞訂單,是以2月新能源車型銷量受退坡明顯不大。

燃油車市場持續低迷

華晨寶馬逆勢進前十

2022方開場,頭部車企的競争格局已經有所調整。

在狹義乘用車的零售銷量上,與去年12月相比,長安汽車從第四位升至“榜眼”,上汽通用五菱的排名下調兩位,上汽通用五菱和一汽豐田則雙雙跌出前十,交椅讓給了長安汽車和華晨寶馬。

值得注意的是,華晨寶馬是首次進入榜單前十。在1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量同比下降17%、環比下降7%的大環境下,華晨寶馬的逆勢上行引人注目,其1月銷量同比上升20.4%,漲幅僅次于比亞迪。這也是新的一年豪華車增長态勢強勁的信号,乘聯會資料顯示,1月豪華車實作零售29萬輛,雖然同比下降5%,但環比增長了18%。

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翻倍,11家車企銷量破萬

自主品牌比亞迪、長安汽車、吉利汽車都在開局一馬當先,尤其是比亞迪,以126.7%的同比增速位居首位。在合資品牌如一汽豐田略顯沉寂的當口,自主品牌的突圍值得期待。

新能源産品的占比提升無疑是自主品牌銷量節節高的重要籌碼。乘聯會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比亞迪的純電動車銷量同比增長186.8%,插混車型銷量增長444.6%,市場佔有率已經分别占到12.5%和41.8%。長安汽車在2021年全年的純電動車銷量則上漲了252.9%,不輸勢頭正勁的新勢力品牌。

當然,新能源市場的崛起也意味着傳統燃油車銷量黯淡。根據乘聯會資料,傳統燃油車市場持續下行,2019年和2020年均同比下滑8%,2021年同比下滑6%,其中在去年12月份則同比下滑22%。

對此,崔東樹認為,燃油車消費的意義不可忽略。“目前部分消費者購買燃油車仍是低成本的特色,傳統燃油車的自主品牌A級車很多在8萬元以下,這也是很大的價格優勢。但随着使用成本的上升,很多入門級消費者買不起燃油車,而主流電動車的價格更貴,是以購車消費受到抑制。鼓勵家庭燃油車消費在現階段仍有積極意義。”

另外,乘聯會分析指出,燃油車的生産和使用對稅收的貢獻極大。“2021年全國稅收收入172,731億元,同比增長11.9%;其中國内消費稅13,881億元,同比增長15.4%。車輛購置稅3,520億元,同比下降0.3%。目前的車購稅主要是傳統燃油車貢獻,随着傳統燃油車的市場規模下降,燃油車的稅收也在不斷減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