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神助攻,中國熱捧RISC-V晶片,ARM的飯突然不美味了

糾纏一年多後,迫于監管壓力,英偉達無奈放棄收購ARM,對正在使用ARM授權IP的半導體廠商來說,算是松了一口氣,但對于現金流窘迫的日本軟銀集團而言,660億美元大單飛了,ARM這塊燙手山芋還得繼續握在手裡。

之是以說ARM是軟銀集團的燙手山芋,是因為當初孫正義頭腦發熱買貴了。

美國神助攻,中國熱捧RISC-V晶片,ARM的飯突然不美味了

行業分析師對欲二次上市的ARM,給出的估值是250億美元至350億美元,當初ARM的賣身價可是320億美元。另外,美元進入加息周期,科技股折價成宿命,ARM想卡着350億美元的估值上限上市難度不小,這就意味着,軟銀打算通過IPO的方式套現ARM,連本錢能否收回還需要打個問号。

ARM能否随着時間的推移,靠業績推動估值上漲呢?畢竟在移動處理器領域,人家可是老大。目前來看,這條路也是布滿荊棘,因為ARM的商業模式遇到了競争對手的阻擊,而且力度還不小。

ARM的商業模式是封閉指令集,但提供CPU/GPU的軟核(soft core)和硬核(hard core)設計授權,俗稱賣晶片設計(IP授權)。需要說明的是,軟核(soft core)設計授權由于能修改部分設計代碼,客戶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定制,滿足個性化需求,适合蘋果、高通等有晶片內建設計能力的大公司,硬核(hard core)設計授權不能修改設計代碼,可以看作是一個完整的核心設計産品。

但不管是軟核設計授權,還是硬核設計授權,客戶都沒有獨立的晶片核心設計能力,這個能力是牢牢掌握在ARM手中的,ARM也由此壟斷了移動處理器市場。

美國神助攻,中國熱捧RISC-V晶片,ARM的飯突然不美味了

英特爾、AMD壟斷X86處理器市場,兩家的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滋潤,推此及彼,壟斷移動處理器市場的ARM的日子也應該很不錯了。事實是,英特爾如果算富豪的話,ARM隻能算個中産之家吧,其中的差距,就和ARM靠授權獲得收入的商業模式有關。

ARM的授權收入主要分兩個部分。一是上面說的IP授權,即直接賣核心設計的收入,價格在幾百萬元人民币到上億人民币之間,這就看客戶的錢包實力了,但能頂格買ARM核心授權的客戶其實寥寥,包括蘋果、高通、聯發科、華為、三星,一隻手就數過來了,華為被拉上實體清單後,ARM的大客戶又少了一個。總之,IP授權收入不占大頭。

真正的大頭收入是版稅,即按晶片售價抽成,一般在幾毛錢人民币/顆,高端的包括手機晶片,ARM抽取的版稅會超過10元人民币/顆,但低端的比如電源管理、電視圖像處理晶片,抽取的版稅大都在每顆1元人民币左右,有的甚至會低到幾分錢人民币/顆。

市場的鐵律是,高端産品居于塔尖,比例很少,比例最大的是塔基部分,ARM也不例外,這就使得其高端晶片占比小,中低端晶片占比大,影響了版稅抽成收入,而大客戶的稀少,又使單筆收入最高的IP授權收入總額有限,結果就是采用ARM IP的晶片雖然數量極大(2020年出貨達250億顆晶片),但整體收入并不算高,增長也不快。

根據公開資料,ARM的營業收入以2015年為分水嶺,2015年之前屬于高速成長階段,從2008年的5.46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15.59億美元,7年增長大約1.86倍,2015年之後,ARM進入增長瓶頸期,2020年收入為19.8億美元,4年年化增長率6.75%,而且2017、2018、2019三年收入都是18億餘美元,增長陷入停滞,2018年IP授權收入甚至下降了11.5%,這在之前是幾乎不可能的,這說明,ARM的大客戶市場的潛力幾乎被挖掘殆盡。

可以看出,ARM的商業模式是看起來香(成本低,不用流片,更省去了建晶片制造廠的巨額費用),但吃起來不算美味,别看它是用大碗裝金,卻和英特爾的大桶接金完全沒法相比,即使X86的老二、被英特爾打趴多年的AMD,2020年淨利潤也達到24.9億美元,是ARM同期營業收入的1.26倍。營業收入沒有幹過同行的淨利潤,足見ARM商業模式局限之大。

ARM商業模式先天不足,如果再遇到攪局者,碗裡的飯就難吃了。現在,攪局者已經出現,它就是RISC-V架構。

美國神助攻,中國熱捧RISC-V晶片,ARM的飯突然不美味了

以英特爾為代表的X86晶片是指令集、微架構和産品全封閉,屬于賣什麼晶片,市場就隻能被動接受,ARM則是指令集封閉,微架構部分開放,産品全封閉,即客戶可以部分定制,也可以買現成産品,RISC-V則更進一步,指令集開源,微架構開放,也可以讓客戶買現成産品,靈活性更高。三者差別具體見下圖。

美國神助攻,中國熱捧RISC-V晶片,ARM的飯突然不美味了

商業模式的相異,決定了客戶使用三種架構的成本不同,成本最高的是X86晶片,其次是ARM架構,成本最低的則是RISC-V。正因為如此,RISC-V在物聯網領域很受歡迎。物聯網晶片的特點是,個性化要求高、絕對數量不大,但對成本敏感,而ARM架構IP授權加版稅抽成,拉高了物聯網晶片成本,定制化彈性小又壓低了客戶需求,而RISC-V開源的靈活性正好能滿足物聯網晶片需求,是以短短數年間即攻下不少地盤,在物聯網領域大有和ARM平分秋色之意,同時還蠶食ARM的固有領地汽車電子和5G裝置等領域。

明顯的迹象是,2021年,RISC-V的會員數量暴增了130%,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美國神助攻,中國熱捧RISC-V晶片,ARM的飯突然不美味了

需要特别說明的是,RISC-V目前炙手可熱,不僅僅是商業模式的功勞,更離不開美國的神助攻。RISC-V屬于開源架構,而且基金會總部已搬到瑞士,是以不受美國的出口管制條例限制,正因為如此,RISC-V受到許多國家的歡迎,尤其在中國。中國是最大的晶片市場,也是最大的物聯網市場,其對RISC-V的熱捧,無疑使ARM拓展王國領地的腳步不得不趨緩。

在目前的國際政治格局下,X86、ARM和RISC-V在晶片市場三分天下已是大機率事件,這對軟銀來說,不是什麼好消息,收購ARM能否賺錢套現更顯撲朔迷離,英偉達放棄收購ARM沒什麼損失,但對孫正義掌舵下的軟銀則難免一聲歎息。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