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01

她叫特莎·莫德。

一個18歲的美國姑娘。

當她第一次以單闆滑雪運動員的身份,來到中國,參加北京冬奧會的時候。

一定不會想到,自己的淚水,沒有灑在賽場上,而是留給了一位中國志願者。

從踏上飛往中國的航班開始,特莎就開始了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的雲直播。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來到中國以後,更是馬不停蹄地開啟了“炫富”模式。

奧運村具有多功能調節模式的智能床,讓小姐姐驚叫連連。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發給她的折疊屏手機,更是讓她興奮了一整天。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就開始了逛吃逛吃。

炒雞蛋、熏肉、米飯、綠茶味蛋糕、火龍果和拿鐵……一頓早餐,堪比大型吃播現場。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她在社交媒體上寫道:

“我吃過糖醋裡脊、餃子、麻婆豆腐、擔擔面了,還有啥我該嘗試的?”

有網友開玩笑說,這趟旅程吃了這麼多,回去的時候就該長胖了,特莎可愛地回複道“I am(正在變胖)”。

可見中國美食已經讓這個18歲的美國姑娘流連忘返。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用完餐送餐具,看到即使辛苦也會面帶微笑的從業人員,她用中文說了聲“謝謝”。

特莎說:“我真的很愛她們!”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更加讓她感動的是參加開幕式那天。

當她跟随隊伍走進鳥巢時,看到身邊歡快地向他們揮舞雙手的志願者,她忍不住大聲喊道:“你好!”

一位穿着粉色上衣的小哥哥也熱情地回應她道:

“Welcome to China!”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回到宿舍,特莎反反複複地觀看自己拍攝的視訊,每一次都要被感動到落淚。

“他們太友好了,所有的志願者都很貼心,很友善。他們發自内心地歡迎我們到來。”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看了特莎的視訊,無數國外網友也都紛紛點贊。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還有很多中國網友私信她,滿屏都是問候和祝福。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很多人都不由地感慨:

“這就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魅力,看到中國打破西方社會偏見,出色地舉辦了這屆奧運會,真是太刺激了。”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然而,這個故事還有一個更溫暖的後續。

在網友的接力尋人下,視訊中的粉衣小哥哥露面了。

他就是來自清華大學的大三學子孫澤宇。

看過視訊後,他給特莎寫了一封回信。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孫澤宇感謝特莎幫自己記錄下了人生最難忘的時刻,祝願她和所有運動員像2008年奧運會《北京歡迎你》唱的那樣“在黃土地重新整理成績”。

最後,他邀請特莎待疫情結束,再來中國看看,他會摘下口罩,當面說出那句“Welcome to China!”

特莎也再次回複道:“感激不盡,我愛孫同學和所有新朋友們,謝謝你們支援我,你們友愛而好客。”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一位美國運動員與一名中國志願者的“雙向奔赴”,溫暖了整個冰雪賽場。

以至于結束所有比賽,特莎要離開中國,在拍攝最後一條短片的時候,忍不住再次淚崩。

“我要走了,必須要收拾行李了,但是我不想收拾,就想這麼坐着。”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中國網友趕忙問她為什麼這麼難過。

特莎回道:我不想回家。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聞訊而來的中國網友不僅連忙安慰,還送上誠摯的祝福。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雖然特莎這趟冬奧之旅最終沒能為自己帶來一枚獎牌,還被網友調侃成“最不務正業的運動員”。

但是,她帶着“最受中國網友喜愛”的金牌回家了。

02

關于“雙向奔赴”的故事,北京冬奧其實上演了不止一次。

所有運動員來到奧運村,備受期待的一個環節就是“開箱”。

按照往屆奧運會慣例,舉辦國會采用傳統實體禮品包的形式為各個代表團團長、運動員和随隊官員發放禮品。

這一次,北京奧運會,除實體禮品包外,中國人還給大家送去了一份驚喜:

每位運動員或随隊官員都會獲得一張獨一無二的,由中國小朋友親手繪制的關于冬奧主題的畫作。

畫的背面還附有小朋友的聯系方式和郵箱。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牙買加高山滑雪運動員本傑明·亞曆山大,對繪畫禮物《短道速滑夢》贊不絕口。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為此,他專門發了一封郵件向中國小朋友表示感謝。

在郵件中,他鄭重地邀請小朋友觀看他将于2月13日參加的比賽,并希望小朋友有朝一日可以嘗試去滑雪。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郵件發出後,令本傑明激動的一幕發生了。

他很快收到回信,那是一位來自吉林長春的二年級國小生侯加齊。

侯加齊在信中寫道:

“剛剛看到你的來信,我很開心。我會去觀看你的比賽,希望你能賽出好成績。”

随即,又把學校裡同學們進行滑冰訓練的視訊發給了本傑明。

原來侯加齊早就參加了冰雪運動,現在已經是一名“短道速滑隊的小隊員”。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因為一幅畫,不同國家,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兩個人有了奇妙的緣分。

這大概就是中國人對奧林匹克精神最浪漫,最充滿人文關懷的诠釋吧。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澳洲運動員布裡特·考克斯,在收到一幅女性滑雪運動員站在高山上手握滑雪杖的畫作後說道:

“這幅畫對我來說意義非凡,作為一名運動員,自己最大的價值和激情就是啟迪青少年。

是以收到并看到這幅畫,我感到很暖心。我把這幅畫挂到我的牆上,這樣我時時刻刻都能看見。”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一起向未來)!”

曾以為這隻是北京冬奧會的一句口号,如今它卻有了一個個溫暖人心的故事。

03

北京冬奧,你會發現在外國運動員口中有一個高頻熱詞:

“Thank you Beijing。”

除了在奧運村和奧運賽場,你還能在另外一個地方聽到這句話——北醫三院冬奧保障中心。

2月7日下午,美國高山滑雪運動員尼娜·奧布萊恩在比賽中不慎摔倒,導緻腿部開放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傷情嚴重。

兩天後,她在個人社交賬号上寫道:

“我想對所有照顧我的人說聲謝謝,特别是那些在意外發生時趕到我身邊的人和在延慶的醫生護士們。

我有點傷心,但也感受到了如此多的愛……祝大家比賽好運,盡情去享受。”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雖然還沒有完全恢複,但是尼娜顯然已經從傷痛中走出。

她将這一切歸功于中國醫護人員的愛。

救死扶傷是醫生的職責,為什麼外國運動員如此感恩。

和大家說兩個細節。

根據國際雪聯的規定,在高山滑雪賽場,一旦運動員發生事故,救援醫生需背重10多公斤的醫療包,4分鐘内趕到現場。

但是因為賽道長,還有運動員比賽,實際上給醫護人員的時間是不夠4分鐘的。

為此,我們培養了一支高山滑雪醫療團隊,在上崗之前,他們每周訓練五天,每天大概4小時雪上訓練。

尼娜的意外發生後,大陸滑雪醫生1分鐘就趕到她身邊進行救治。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第二個是一名外籍技術官員的爆料。

他因為急症被緊急送醫,住院期間,因為飲食習慣問題,不适應中餐。

主管醫生知道後,就和食堂聯系,用中式食材做成西式飯菜。

後來,這位外籍技術官員,給照顧自己的醫護人員起了兩個外号“favourite”和“lovely”。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Thank you to the best medical team. Gold!”(非常感謝,給最棒的金牌醫療團隊!)

這是奧地利奧委會主席卡爾•施多斯看望本國受傷運動員時,對中國醫護人員給予的評價。

而中國醫療團隊最想說的隻有一句:

“我們無法赢得閃閃發光的金牌,但我們可以讓需要幫助的人,永遠記住一個強大而友善的中國。”

04

北京冬奧會開幕前,我們從西方媒體口中聽過不少負面言論。

如今10天過去,美國滑雪運動員Aaron Blunck在新聞釋出會上直言:

“那些其實都是假的。實際上,一切都很了不起。所有人,從從業人員到核酸檢測員,到住宿條件,這是我們參加過的水準很高的冬奧會。”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澳洲運動員庫珀·伍茲也說道:

“我在北京最好的經曆是關于人的,我在北京見到的人都非常可愛,樂于助人,他們很幽默,他們真的歡迎我們去比賽。我真是太享受比賽了!”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是的,中國人是北京冬奧會最美的一道風景線。

冬奧會恰逢中國新年。

中國人不僅給奧運村的每一個成員送來新春禮盒。

還手把手地教大家寫春聯、包餃子。

自己過年,也不能冷落了遠道而來的客人。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運動員失眠,睡不着覺。

沒關系,來餐廳坐坐,你會碰到一群超可愛的中國志願者。

他們會陪你一起搖擺,和你來一場即興鬥舞。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要回國了。

離别雖然傷感。

可看到一群志願者小哥哥小姐姐,守在車前,為你送上最熱烈的臨别祝福。

頓時就沒有了任何不快的理由。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中國人喜歡一個成語:賓至如歸。

這是一種自律,也是一種仁義。

就像加拿大奧運團隊給中國冬奧工作團隊的感謝信中說的那樣:

“我們了解,你們在中國新年期間遠離家人,來到這裡幫助我們。我們也了解,為了我們,你們在今年的工作中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我們對此非常感激,也很高興能和你們一起體驗你們的節日和傳統。你們讓我們感覺像家人一樣,我們很高興和你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05

100年前,國學大師辜鴻銘在北大做了一場演講,名曰“中國人的精神”。

他說:

“我們中國人,思想、性格有很多弱點,但在中國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沒有的、難以言喻的東西。

那就是溫良。

溫良,不是溫順,更不是懦弱。

溫良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同情。

我們中國人之是以有同情的力量,是因為我們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生活在一種心靈的生活裡。

中國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種情感生活,是一種來自人性深處的情感,是人類之愛的情感。”

這位18歲美國女運動員的淚水,就是對百年前中國人奧運三問的最好回答

從100多年前屈辱地喊出“奧運三問”:

“試問中國何時能派代表赴萬國運動大會?何時能于萬國運動大會時獨得錦标?又何時能使萬國運動大會舉行于中土?”

到現在北京成為“雙奧城市”。

中國人經曆了太多磨難,也遭遇過太多诋毀,可我們始終沒有丢掉溫良的基因。

這是中國人的精神,也是人類最進階的情感。

仁定四海,八方來賀。

中國人值得,也應得。

來源:王耳朵先生

聲明:智慧煙台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歡迎私信聯系更正、删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