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季續航縮水被罰!特斯拉在南韓“碰釘子”,電動車續航問題誰在說謊?

每經記者:董天意 每經編輯:裴健如

日前,據韓聯社報道,南韓公平貿易委員會(KFTC)的一位官員證明,該機構正在對特斯拉展開調查,稱其在廣告中誇大了在韓銷售車型的電池性能,涉嫌違反南韓《公平标簽和廣告法》(Act on Fair Labeling and Advertising)。

報道中稱,包括Model 3在内的部分特斯拉車型,在零度以下環境或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續航能力會發生下降,而上述情況在特斯拉的官網和廣告中都未注明。據悉,官網顯示特斯拉Model 3的單次充電續航裡程為528公裡。

“我們計劃召開會議,決定對特斯拉的處罰力度。”報道援引上述官員稱,目前,KFTC已啟動處罰程式,并将在召開含反壟斷機構上司人在内的9名成員會議後決定處罰力度。報道中稱,特斯拉方面未對此事立即置評。

此外,KFTC還計劃對特斯拉的定金不退政策進行處罰。據悉,南韓消費者在特斯拉官網訂車時,需繳納100000韓元定金(約合531元人民币),但消費者在取消訂單後,無論車輛是否發貨,這筆款項均不退回。KFTC方面認為,上述規則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

冬季續航縮水被罰!特斯拉在南韓“碰釘子”,電動車續航問題誰在說謊?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公開資料顯示,KFTC是南韓負責經濟競争監管的機構。該機構于1981年由南韓經濟規劃委員會成立,現分離成為獨立的南韓部級中央行政組織。而特斯拉也并非被KFTC處罰的首家車企。此前,梅賽德斯-奔馳及其南韓子公司也因虛假宣傳被KFTC罰款202億韓元(約合1.07億元人民币)。

事實上,電動汽車冬季續航縮水問題屢見不鮮,其原因或與測試标準的差異有關。以此前長期作為大陸機動車油耗及電動車續航裡程測試标準的“NEDC”工況标準為例,其測試方法是把電動車輛放在實驗室的台架上,關閉空調、大燈、音響等耗能配置,模拟4個市區工況和1個郊區工況測試,且規定測試中的室内溫度在20℃~30℃區間。其中,4個市區行駛的工況是相同的,最大車速為50km/h,平均車速19km/h,以模拟道路行駛、堵車、交通信号燈等路況;而郊區行駛時車輛的最大車速為120km/h,平均車速為62km/h,進而模拟國道、高速公路等路況。

可以看出,NEDC工況測試所模拟的路況雖幾乎涵蓋了日常出行涉及的所有路況,但測試沒有充分考慮電動車的産品特點,如,其并未考慮車載電器的用電情況,包括空調、音響、座椅加熱等;也沒有考慮電動車的實際使用環境,比如高溫狀态和低溫狀态駕駛下的耗電情況。簡單的測試方法和過于理想的測試環境,直接導緻了電動車的實際續航裡程難以達到NEDC工況下的續航裡程,也由此令電動車的“續航虛标”問題飽受非議。

2021年2月,工信部制定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強制性國家标準(GB19578-2021)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準許釋出,并于同年7月1日正式實施。在該标準中,測試标準更為嚴格的“WLTC”取代了“NEDC”,成為評定電動車續航裡程的新“标尺”。

根據《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強制性國家标準(GB19578-2021)要求,在2025年前,傳統能源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乘用車的試驗工況将由“NEDC”切換為“WLTC”。這或許意味着,WLTC标準實施後,電動車的續航裡程将更接近實際續航能力,“續航虛标”現象将會減少。

冬季續航縮水被罰!特斯拉在南韓“碰釘子”,電動車續航問題誰在說謊?

另一方面,日益受到車企青睐的磷酸鐵锂電池(LFP),也是電動車冬季續航“縮水”的另一原因。

有業内人士分析認為,電動車續航裡程縮水的主要原因在于電池。由于冬季氣溫降低,電解液電化學反應阻力增加,電池容量就會降低,進而導緻續航裡程縮減。其中,磷酸鐵锂電池在℃環境下容量保持率約60%~70%,零下10℃時衰減到40%~55%,零下20℃隻剩下20%~40%,而三元锂電池在-20℃條件下依然能夠保持正常電池容量約70%~80%,冬季對于搭載磷酸鐵锂電池的車型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但得益于成本優勢,磷酸鐵锂電池已然成為各車企采用的主要動力電池技術路線之一。動力電池創新聯盟公布的資料顯示,2021年,大陸磷酸鐵锂電池裝機量累計為79.8GWh,占總裝機量51.7%,同比累計增長227.4%。

車企方面,相關資料顯示,特斯拉目前在大陸國内銷售的Model 3和Model Y車型中采用磷酸鐵锂電池版本的銷量占比已經接近80%,對于标準續航版的Model 3和Moderl Y,特斯拉也正逐漸調整為搭載磷酸鐵锂電池;比亞迪旗下的車型配套磷酸鐵锂電池和三元锂電池的使用占比也從2020年的5.5:4.5提升至2021年的9.4:0.6。

冬季續航縮水被罰!特斯拉在南韓“碰釘子”,電動車續航問題誰在說謊?

圖檔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随着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大規模使用磷酸鐵锂電池,整個産業界逐漸改變了此前對磷酸鐵锂電池的偏見,讓其走出了低端化困境。”高點(深圳)科技公司副總經理李梁在接受财聯社采訪時表示,在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逐漸退坡的情況下,以高能量密度換取補高額補貼的時代已然結束,安全性更好、成本效益更高的磷酸鐵锂電池進入大部分車企的視野。目前來看,任何一種電池材料都各有優缺點,沒有哪一種能夠打遍天下無敵手,拼的就是成本效益。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