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南花燈手藝人40年堅守:讓民俗傳承下去

新華社海口2月15日電(記者周慧敏、王軍鋒)在厚厚的一沓窗花紙上,鄒宏達一手拿着小鋼锉,一手拿着錘子,敲敲打打之間,镂空的“福”字窗花就成形了。

在海南省文昌市會文鎮白延村村委會,73歲的鄒宏達因花燈制作遠近聞名。他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自學花燈制作手藝,40多年來一直延續着傳統工藝,花燈基本構造不變,燈窗上的吉祥語“福”“喜”以及“風調雨順”“天下太平”等字樣都沿用了下來。

海南花燈手藝人40年堅守:讓民俗傳承下去

花燈手藝人鄒宏達正在整理拓印闆。新華社記者 周慧敏 攝

在海南文昌,春節期間,尤其是臨近元宵節,當地人有“送燈”的傳統習俗,已流傳百餘年,寄托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望。

傍晚時分,村裡男女老少慢慢聚到一起,開始點燃一盞盞形狀各異的花燈。随着鑼鼓聲響起,孩子們提着小花燈,大人們用竹竿擡起傳統花燈,開始了“送燈”巡遊,非常熱鬧。這一重要民俗活動得以延續的背後,是花燈手藝人的默默堅守。

每年春節前後是鄒宏達最忙碌的時候,幾乎每天都要忙到深夜,有時一天隻能睡上三四個小時。今年鄒宏達共制作了500盞左右的花燈,預訂的村民來自本鎮和鄰鎮的120多個村莊。

海南花燈手藝人40年堅守:讓民俗傳承下去

當地村民在參加“送燈”活動。新華社記者 周慧敏 攝

制作一盞花燈主要有三大工序:搭燈架、打燈窗和糊燈紙。

鄒宏達介紹說,用來搭燈架的竹子很有講究,一般選用生長兩年左右的竹子,太嫩容易收縮,太老容易折斷,而且竹子裁剪的尺寸越精準越好;打燈窗關系到圖案設計,一般選擇對稱的圖案,這樣光從裡面透出來的效果更好;糊燈紙的工藝現在有了改進,以前都是拿漿糊來糊,新制作的漿糊過一夜就變硬了,現在用膠水粘效率很高。

在鄒宏達眼中,傳統花燈最講究光和燈窗之間的關系,光從燈窗紙裡射出來,進而産生一種美感。“光從燈窗紙裡透出來的那種韻味是民間傳統工藝的内涵,現在城市的燈展大多是外觀好看,缺少了那種韻味。”他說。

海南花燈手藝人40年堅守:讓民俗傳承下去

這是鄒宏達制作的花燈局部。新華社記者 周慧敏 攝

制作花燈費時費力,附近其他做花燈的老人慢慢都放棄了,隻有鄒宏達至今仍在堅持。

鄒宏達做花燈一年收益有七八萬元,夠全家人的日常開銷。然而,這麼多年堅守的背後更多的是一種情懷。

“送花燈是我們民間的一種習俗,如果沒人做花燈,人們就不能‘送燈’了,傳統民間習俗就斷了。”除了一份收入保障,鄒宏達制作花燈最樸素的願望就是希望民間傳統能夠傳承下去。

如今,鄒宏達的兒子、兒媳和兩個孫女也和他一起做花燈。“現在老了,比不上年輕力壯的時候,但還可以繼續再做四五年。”鄒宏達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