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沒有衛星定位,地圖是怎麼繪制的,不禁感歎古人智慧讓人佩服

繪制地圖是一件繁複往作的苦差事,不僅要将區域内的所有山川河流地貌都考慮進去,還要保證繪制的準确性。現代繪圖方法基本依靠于人造衛星等高科技的協助,是比較容易實作的,然而大家是否也同樣好奇:古代是怎麼繪制地圖的呢?準确性能保障麼,古人按照這份地圖出遠門會不會走錯路?中國古代帝國版圖盛廣,至少都在數百萬平方公裡以上,皇帝不可能派繪制人員用腳步丈量邊境吧?不過大家需要明白的一點是:古代沒有高科技,不代表古代沒有高智慧!

古代沒有衛星定位,地圖是怎麼繪制的,不禁感歎古人智慧讓人佩服

《山海經》作為先秦時期的百科全書,上面記載了大量的山川與遠方,兩山互相分離,有大緻記載,雖然很多人認為是《山海經》混有神話和傳說不能寫信,但地理方面的描述仍然可信。目前,中國考古發現的最早地圖是在戰國時期繪制的。它們于1986年在甘肅省天水市天茂海灘秦墓出土。共有7幅地圖,但7幅地圖主要是秦國的山區河流。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地圖。主要是《跟蹤映射》和《華誼映射》。經宋代繪制後,經過不斷改進,與我們今天看到的國家地圖非常接近,特别是長江、黃河的輪廓水系統非常接近現在,看到古人的智慧是驚人的。

古代沒有衛星定位,地圖是怎麼繪制的,不禁感歎古人智慧讓人佩服

古人自然有自己測量的儀器,如今看看,也是頗有新意的。古代的地圖,有一種叫法“輿圖”,解釋為車上繪制地圖,這裡的車當然是馬車了。沒錯,古人就是用一輛“小車”,繪制地圖的。這套繪制的裝置,叫做“記裡鼓車”,字面意思,就是記錄裡程數的車,而且車上有個鼓。當車子走一裡地的時候,鼓兩邊的小人,就會自動敲鼓,記錄的人,就知道距離。是以,繪制地圖和測量,隻要拉着“小車”到處跑就好了。但是,測量完之後,繪制地圖,還有最後的關鍵步驟,就是繪制比例,地圖都是按比例縮小的,是以,比例縮放,成為一大難題。沒關系,古人還有一套裝置,專門定比例的,就是計裡畫方。

古代沒有衛星定位,地圖是怎麼繪制的,不禁感歎古人智慧讓人佩服

為縮減誤差,古人還會用“記住鼓”的方法,以“畫在畫中”,這就保證了古人繪制的地圖與今天的衛星地圖極為相似。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古人崇信天圓地方,并沒有認識到到自己生活在一個球體上,這就導緻了他們缺少經緯度知識,是以古代地圖,越接近中心部分,山川地理越為準确,越接近外圍,誤差便不斷擴大。盡管如此,我們還是為古人的聰明才智所折服,畢竟我們是在借助衛星、飛機等現代科技後才繪制出高精準地圖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