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燃情冰雪經濟 助力冬奧盛會——擦亮通化“中國滑雪之鄉”名片

作者:通化釋出

從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帶給人們如夢如幻的震撼,到天才少女谷愛淩的淩空一躍,再到“冰墩墩”的一“墩”難求,北京的冬奧激情為山城通化——“中國滑雪之鄉”增添了無限的吸引力,各大雪場、冰場無不是人頭攢動,甚至一票難求,越來越多的遊客來通化玩冰戲雪,感受通化冰雪的魅力。

燃情冰雪經濟 助力冬奧盛會——擦亮通化“中國滑雪之鄉”名片

通化作為新中國滑雪的發祥地,建設了新中國第一座高山滑雪場,培養了新中國第一個全國冠軍、第一個亞洲冠軍、第一位滑向奧運賽場的中國運動員。1959年以來,通化老滑雪場共承辦全國性滑雪比賽19次、省級滑雪比賽30次,全方位地見證和記載了中國滑雪運動早期發展的曆程。古老而年輕的通化培養出冰雪運動全國冠軍84人、亞洲冠軍5人,通化運動員在全國各項冰雪比賽中共獲金牌239枚。通化作為北京冬奧會火炬展示城市,為冬奧會派出裁判官47人,為中國隊輸出了張洋銘、徐銘甫等一大批冰雪運動員,其中徐銘甫代表中國隊參加冬奧會男子滑降比賽,并以第36名的成績首次完賽,再次創造了中國滑雪的曆史。

燃情冰雪經濟 助力冬奧盛會——擦亮通化“中國滑雪之鄉”名片

為了迎接北京冬奧會,助推實作“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标,通化憑借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優勢,積極融入吉林省冰雪産業“一心、三廊、兩區、兩環線、多節點”的空間布局,全力打造吉林省冰雪産業新的增長極。通過廣泛借鑒世界各地冰雪産業發展經驗,對有着63年曆史的高山滑雪場進行了徹底翻修重建,在北京冬奧會倒計時48天時,百億級冰雪産業示範新城在通化激情綻放,33條初、中、進階雪道,5條奧地利高速拖挂索道,6條魔毯,跳台滑雪訓練基地,越野滑雪訓練基地,滑冰館,射擊館,以及配套的度假酒店、溫泉酒店、滑雪商業小鎮、滑雪服務大廳、滑雪博物館、特色商業街和旅遊服務中心歡迎八方賓朋到通化踏冰玩雪。

燃情冰雪經濟 助力冬奧盛會——擦亮通化“中國滑雪之鄉”名片

着眼後冬奧時代,我市與省文旅廳共建的“吉林冰雪絲路博物館”正在穩步推進,通過冰雪文化深沉厚重的人文滋養,為冰雪産業高品質發展提供價值引領和内在動力。拼搏奮進的通化人正在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緊緊圍繞《吉林省冰雪産業高品質發展規劃》中明确的冰雪旅遊、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和冰雪裝備的發展戰略,充分挖掘和利用域内優勢冰雪文化、曆史傳承、地形地貌、自然生态和優越的氣候條件,積極參與對接冰雪産業高品質發展試驗區的規劃設計,加快域内冰雪産業發展節奏,提升冰雪産業發展品質。加快冰雪旅遊小鎮開發,建設“滑雪+溫泉”特色旅遊度假綜合體,推出了“冰雪+養生”“冰雪+醫療”“冰雪+康體”“冰雪+紅酒”等一系列冬季旅遊特色産品。

結合冰雪旅遊深度開發滿族、北韓族村落觀光、飲食、服飾、演藝、狩獵、婚禮等少數民族精品體驗産品;融合休閑農業,依托美麗鄉村建設,打造關東雪村(鄉);開發滿族冰嬉系列體驗等冬季非遺項目。以“冰雪奇緣·童話通化”為主題,圍繞“一江、一谷、一堡、一湖、一村、一溝、一洞”開展冰雕雪雕、冰雪攝影、傳統冬捕、雪地馬拉松、賞冰燈、放爬犁等冰雪文化活動,吸引更多的遊客玩冰踏雪。

着眼冰雪産業提質增效,不斷深化與吉林大學冰雪産業的合作,不斷創新優化5G+AI動态短視訊項目的應用,加快5G智能滑雪穿戴的開發,不斷提高智能化冰雪裝備設計研發能力,鼓勵優秀冰雪運動員、冬季奧運會冠軍等自主創辦冰雪器材品牌。大力支援國際高端冰雪器材裝備品牌企業和用品制造企業在通化設立生産基地,借助5G優勢,努力實作冰雪裝備發展的彎道超車。

冬奧時代的冰雪精神和冰雪文化在通化這片熱土生成,作為冰雪産業高品質發展的“登高者”、生成冰雪文化的“先行者”,樸實的通化人正在全力把通化建設成為國際山地旅遊度假勝地、國際滑雪産業示範基地、國際冰雪體育運動勝地、世界避暑康複療養勝地、世界冰雪人才培養基地、世界冰雪論壇會展基地。

記者:劉書晗(通化日報)

通訊員:王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