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禮尚往來并非你以為的樣子!這9卦讓你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禮”

作者:曾仕強留聲機
禮尚往來并非你以為的樣子!這9卦讓你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禮”

曾仕強學堂編輯部

我們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

逢年過節,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禮尚往來更是一年中之盛。

《禮記》曰:“來而不往非禮也。”

其實,禮尚往來并非你以為的樣子!“禮”有其深厚的内涵及外延。

想想看,難道學會一套标準化的禮儀,就算是真誠地以“禮”相待?

當然不是。

為什麼古人觀“禮”要虔誠要恭敬,還要肅穆與莊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與“禮”何幹?當情感來襲,如何應對才不至于失禮失态?

帶着有關“禮”的一系列疑問與好奇,我們翻開古聖先賢留下的寶藏典籍《易經》,那一個個鮮活的卦爻躍然紙面,向我們講述着中華民族作為禮儀之邦,七千年文明流傳至今應有的禮儀、禮節與尊嚴。

今天,我們特地從《易經》中臻選出與“禮”相關的9個卦爻,共同研習,一起學透“禮”的智慧。

【要點提示】

★【泰否】禮尚往來,否極泰來

★【坤卦】自然真誠,以禮相待

★【需卦】節制欲望,合乎禮義

★【謙卦】謙恭禮讓,學會分享

★【觀卦】虔誠觀禮,喚醒良知

★【鹹卦】尊重情感,懂得禮節

★【損卦】禮尚往來,深情厚誼

★【節卦】氣節尊嚴,以禮修身

1

【泰否】禮尚往來,否極泰來

《易經》作為群經之始,大道本源,蘊藏着解開宇宙人生奧秘的鑰匙。如果不懂《易經》,就無法讀懂諸子百家的思想。

對于禮尚往來,《易經》中的泰卦和否卦最為深刻。

泰卦卦辭說:“小往大來,吉亨。”

陰陽二氣有對流,天地才會交泰,萬物才會亨通。陰陽二氣有對流,萬物順利發展,才能生生不息。

否卦卦辭的“大往小來”,剛好跟泰卦卦辭的“小往大來”是相反的。

否卦和泰卦禮尚往來,轉來轉去,就是告訴我們不能大意:

處泰的時候,不可以大意,要注意去否;處否的時候,不可以大意,要注意複泰。

陰看起來是小人,但是隻要内心純正,依然可以變成君子。

是以,否極泰來,三陽開泰,這就是宇宙人生的循環往複。

2

【坤卦】自然真誠,以禮相待

如果一個人學會了一套标準化的禮儀,比如鞠躬要鞠到多少度,如何為女生挪動椅子。難道這就是真正的以禮相待?

《易經》中的坤卦說:“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地的本性就是廣大無邊,地給我們直覺的概念就是“直方大”,這就是自然而然的。

告訴我們,人與人的關系,要出乎自然,要出乎内心的真誠。

其實,人與人之間,關系不一樣,感覺就會不一樣,表現也會不一樣的。

禮是無法僞裝的。

那些标準化的禮儀教育訓練,很有可能會磨滅人與人之間的真誠的情誼。

道地是光,光就是人本來的樣子,人要把赤裸裸的本性表現出來,這才是真正的美德。

是以說,出乎自然本性的禮貌,出乎真誠内心的禮儀,才是真正的以禮相待。

3

【需卦】節制欲望,合乎禮義

常言道:“人心不足蛇吞象”。明明知道吞不下,為什麼還要硬吞?

人,往往為了滿足過度的需求,會不顧一切損傷着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良好形象;往往因為内心的貪得無厭,引起人家的懷疑與恐懼。

最後,等自己的真相暴露了,人格破産了,信用也破産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正是《易經》中的需卦反面的涵義。

那需卦的正面意義又是什麼呢?

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合理的需求得到滿足,可以促進自身的發展,這就是需卦的正面意義。

當一個人正常的需求滿足後,做什麼事可以光耀門楣?做什麼事會使自己的家庭蒙羞?這件事很重要。

我們的所作所為一定要考慮到整個家族在社會上的評價,還要考慮到我們的個人行為是否有損家族風氣,是否有損家族聲望。

是以,我們要管好自己,限制好自己;合理節制自己的欲望,不可過貪。

換話說,我們的所作所為要合乎禮義,這才人生最大的幸福。

“富不過三代”就是在提醒我們,福分不可以一次享光。人的需求要合理,因為需求是要付出相當的代價的。

4

【謙卦】謙恭禮讓,學會分享

我們都知道富貴得之不易,可是富不過三代的現象尤為普遍,那麼富貴的狀态為何難以保持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人的德量不足,經不起财富的引誘。

而且,一旦因為富貴而驕,就會得罪很多人。

如果你知道得罪誰了,還能加以提防;如果是不知不覺得罪人了,人家在暗處,而你在明處,就會防不勝防。

如此,煩惱與危機就會顯現,到底該如何化解呢?

化解這種狀況的方法隻有一個,就是謙恭禮讓。

《易經》中的大有卦之是以緊接着謙卦,就是要提醒我們,在大有的狀況之下,凡事“退一步海闊天空”。

謙卦是個六爻皆吉的卦。

可見,一個人從小到老,隻要能夠保持美好的謙德,做人謙恭禮讓,修養寬闊的心胸,不與人斤斤計較,可以說是無往不利的。

孔子提出的“富而好禮”,正好闡明了謙卦的要義:

無論是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充實以後,都要避免驕矜浮躁,驕縱無禮;要懂得謙虛,學會分享。

5

【觀卦】虔誠觀禮,喚醒良知

古人為何提倡觀“禮”?人們為何看待事情存有成見和偏見?它們之間有何關系?

《易經》中的觀卦告訴我們,看待任何事情,不可以随随便便一看,就自認為全看懂了。

要靜下心來仔細觀察,因為第一次多半看到的隻是形式和表面。

而且人們往往喜歡用自己原來的經驗去了解,這樣是沒有辦法了解到真相的。

是以,一個人一定要去掉自己的成見和偏見。

觀卦卦象告訴我們,要抱有謙遜的态度,像微風一樣慢慢地吹拂,要讓看的人慢慢地去領悟。

觀卦說“有孚,颙若”。

觀卦要我們虔誠、恭敬、莊嚴、肅穆去觀禮。

這樣,可以喚醒我們自身美好的感情,達到天人合一的狀态;慢慢地可以感覺到,自己體内有良心的存在。

當我們自己的良心、良能、良知被喚醒,再去看待事情,就不會有成見和偏見了。

是以,虔誠的觀禮,于人于己都有好處。

6

【鹹卦】尊重情感,懂得禮節

當情感來襲,男生和女生該如何表達才不至于失禮失态呢?

《易經》中的鹹卦說:“利貞。”“利”就是發乎情而止乎禮。

情感要适當地表現,但要止于世俗禮節所能接受的範圍。

鹹卦說:“山上有澤。”

高山上的水特别清新,就像清純的少女一樣,因為從來沒有受到污染。

少男如山,要懂得禮節,讓清澈的山泉水慢慢流下去,以表示自己的尊重,以表達愛惜美好的水的情意。

這樣,一虛一實,一陰一陽,少男少女才能彼此相容。

是以,當情感來襲,戀愛中的男生應該給予女生應有的尊重和愛護,而戀愛中的女生也應該保持合理的矜持與禮節。

少男和少女應當按照正當的婚配禮程,讓坎坷的愛情最終走向恒久的婚姻。

這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倫理要求,同時,這也符合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發展規律。

7

【損卦】禮尚往來,深情厚誼

我們中國人常說,禮輕情意重。

這種深情厚誼,不是因為物質的厚薄,而是發自内心的修養和生而為人的感情。

可是現在,“禮尚往來”已然變成世俗的一種形式。

比如,有人過節送給人家一份禮,恰好趕在人家此時正好有事,沒錢還禮。

有人就會耿耿于懷,甚至開始心存惡意地對待人家。

我們常講一句笑話,過生日也好,生病住院也好,你不會記得誰來送禮,但是,誰沒來送禮,你一定會記得,這就是人性。

是以,如果一個人沒有這方面的修養,那當他看到别人送的禮不夠重不夠分量時,就不會待見人家,更别說把人家托付的所求之事放在心上了。

《易經》中的損卦,其實是修德之卦,修己之卦。

“損”,是送禮之人誠心誠意的一種表現,身為收禮之人要合情合理地接納才是。

即使是薄禮,即使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還禮,我們也要珍惜禮尚往來之中的那份深情厚誼。

8

【節卦】氣節尊嚴,以禮修身

《易經》的節卦說: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君子懂得利用“量化”的方法,對自然事物進行合理節制,并用德行來節制自身。

我們現在常常講的法制,就是隻看到了“制數度”。

我們不僅要關注有沒有違規,有沒有超标,有沒有違法,還有一部分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禮節。

用禮來節,老百姓才會節儉,也才合乎《易經》中節卦的要求。

如果每個人隻是說自己不違法就好了,那整個民族是沒有希望的。

想想看,隻要不違法,什麼都敢做,豈非天下大亂?

當然,良心是無法量化的。

但是,大家摸摸自己良心就會知道,做這件事情雖然不違法,但是良心不安啊!

内心感到不安,自然會限制自己,這就叫做羞恥之心。

人活着要講氣節,氣節是一個人的尊嚴。

隻要我們想要争氣,就不會讓自己的父母被人家笑話,就不會讓自己的子女學了壞榜樣。

而這些都跟節卦的那個“制數度”沒有關系,相反都是“議德行”。是以,一個人最要緊的就是修養自己的品德行為。

我們中國人講“禮”,經常在“禮”的後面加個“節”字。就是說,所有的“禮尚往來”都要受到合理節制的。

節卦的核心就是節制。

天地有節才能常新,國家有節才能安穩,個人有節才能完美。

易相知易經的智慧 (新版)作者曾仕強 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 ¥199 購買

孔子說:不知禮,無以立。

是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地以“禮”修身,才無愧于生在華夏禮儀之邦。

禮尚往來并非你以為的樣子!這9卦讓你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禮”

本文策劃:若卿

本文内容:曾教授《易經的智慧》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