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吉林日報特派記者:用真情守候北京冬奧會賽場上的分分秒秒

作者:吉報調查

作為一直喜愛報道雪上項目的記者,在大年初二來到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采訪前,其實已做足了心理準備。但是真正抵達後,還是被這場冰雪盛會震撼,采訪期間,也遇到了一些超出預料的情況。

吉林日報特派記者:用真情守候北京冬奧會賽場上的分分秒秒

記者幾乎每天都是早出晚歸,用腳來丈量張家口賽區之廣,用文字和鏡頭記錄張家口賽區之精彩。張家口賽區平均溫度零下15攝氏度,雪上項目比賽都在室外進行,媒體看台和混合采訪區也都設立在室外,每場都要在冰天雪地裡等3個小時,目的隻為了那份“守候”。

吉林日報特派記者:用真情守候北京冬奧會賽場上的分分秒秒

雪上項目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天氣影響。2月13日,張家口賽區遭遇大雪,記者們一早抵達雲頂滑雪公園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礙技巧賽場時,現場大螢幕顯示的實時溫度是零下16攝氏度。基于惡劣的風雪天氣原因,原計劃在13日上午10時進行的女子資格賽一再推遲,最終延期到2月14日上午。比賽當天,中國選手谷愛淩不負衆望以第三名成功晉級決賽。

吉林日報特派記者:用真情守候北京冬奧會賽場上的分分秒秒

在冬季兩項比賽中,由于每一位隊員出發順序不同,比賽完成時間不同,記者需要一直在混合采訪區等候,在雪地裡站一兩個小時是平常事,但每當看到中國運動員走向混采區,我們會忘記寒冷,認真完成每一次采訪,隻為采寫好他們在賽場上拼搏的精神,對得起他們四年一次的付出。

吉林日報特派記者:用真情守候北京冬奧會賽場上的分分秒秒

立足冰天雪地等待采訪雖然辛苦, 但看到中國冰雪健兒們在各個雪上項目拼搏的身影,每一位中國記者都會深受感動和鼓舞。通過這些年參與雪上項目的采訪,記者認識了我省名将齊廣璞、孫佳旭、孟繁棋、唐佳琳、董冰、張洋銘等運動員,見證了他們從初出茅廬到站在冬奧會賽場,他們對冰雪運動的熱愛以及克服困難勇敢前行的精神,讓我們為之動容。

吉林日報特派記者:用真情守候北京冬奧會賽場上的分分秒秒
吉林日報特派記者:用真情守候北京冬奧會賽場上的分分秒秒

在采訪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團體賽當晚,由徐夢桃、賈宗洋、齊廣璞組成的中國隊被看作是奪冠熱門,然而決賽時賈宗洋落地出現失誤,中國隊遺憾獲得亞軍。賽後,記者看到3位四戰冬奧的老将相擁在一起、互相安慰的場景,盡管天寒地凍,但那份溫暖感染着每一個人。

吉林日報特派記者:用真情守候北京冬奧會賽場上的分分秒秒

作為“四朝元老”的他們都竭盡全力,賈宗洋雙腿曾植入22個鋼釘;徐夢桃10年做了4次手術;齊廣璞女兒快3歲了,而他和女兒在一起的時間一共隻有兩個月……無論成敗,他們都是祖國的驕傲,他們堅守着自己的熱愛,用拼搏诠釋了真正的體育精神。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勃 張寬 文/攝

編輯:吳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