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對成員
陳瀚霖 031602401
本次作業部落格連結: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Grade2016SE/homework/2107
PDF連結:https://pan.baidu.com/s/1B2pzbV6AEwxOWj4nqFeVwQ
NABCD模型
Need(需求)
需要一個平台來幫助客戶小櫻總結近幾年頂會的熱門領域和研究方向。
- 使用者可給定論文清單
- 通過論文清單,爬取論文的題目、摘要、原文連結
- 可對論文清單進行增删改操作(今年、近兩年、近三年)
- 對爬取的資訊進行結構化處理,分析top10個熱門領域或熱門研究方向
- 可對論文屬性(oral、spotlight、poster)進行篩選及分析
- 形成如熱詞圖譜之類直覺的檢視方式
- 可進行論文檢索,當使用者輸入論文編号、題目、作者等基本資訊,分析傳回相關的paper、source code、homepage等資訊
- 可對多年間、不同頂會的熱詞呈現熱度走勢對比(這裡将範疇限定在計算機視覺的三大頂會CVPR、ICCV、ECCV内)
- 可進行資料統計,例如每個國家錄用文章的分析、每個學校錄用文章的分析、哪個學校哪方面的研究方向比較強等。
Approach(做法)
我們的平台是基于web端為使用者提供服務。網頁端較大的顯示區域友善客戶對于論文的檢視,不會造成盯着小螢幕看造成眼睛不舒服的問題。
首先我們的首頁将會根據使用者上傳的論文清單進行整理。羅列出論文清單中論文的題目,作者和摘要以及原文連結。友善客戶查找自己需要的文章。并實作客戶對論文清單的增删改操作。
通過整理,客戶可以從論文屬性:oral、spotlight、poster中選擇自己需要的來檢視分析結果。可以羅列出top10熱詞,以及生成熱詞圖譜,友善客戶了解熱點。
客戶可以通過輸入論文編号、題目、作者等基本資訊,來查找論文。并且查找結果将以羅列出paper、source code、homepage等消息的方式來陳列。友善客戶了解論文類容以及選擇。
通過對論文清單的分析統計,可以整理出三大計算機視覺頂會的熱點并且通過可視化的方式(餅狀圖,折線圖)來呈現給客戶。并且能統計出每個國家和學校對論文錄取的情況以及趨勢。并且能夠的出各個學校研究的方向,研究的強項。
Benefit(好處)
本産品是依照小櫻同學的需求所設計,是以在滿足客戶需求方面是沒有問題的。客戶能在使用我們的産品後了解到近幾年來三大計算機視覺頂會的熱點以及趨勢。并且我們也不止通過陳列資料來滿足客戶需求。我們也使用了非常多圖示來展示整理統計的結果。在免去客戶自己統計資料的同時也友善客戶來擷取資訊。
Competitors(競争)
我的産品與其他競争者們的産品的最大不同便是有簡潔且并有美感的界面設計,讓客戶在研究論文的同時眼前一亮。并以Top10熱詞以及熱詞圖譜來顯示整理統計的結果,友善客戶了解近幾年三大計算機視覺頂會的熱點和趨勢。
同時期接受這個任務的同學們都是我的競争對手,在同樣的要求下,我們産品比較簡潔的界面将會是我們的一大亮點。
Delivery(推廣)
在産品完成後,大四的學長和學姐将會成為我們的适用對象。推薦給學長姐使用後。我們将會建立微信群,qq群來讨論以及交流此産品使用後的感想。
再有一定的反響之後,我們會向大學城裡其他的學校推廣這款産品。
結對過程
并沒有注意到主教釋出的結對的消息,是以有人找我組隊的時候,我以為是要組團隊合作的隊,都把他們拒絕了,因為已經和别人組好了。時候才發現别人是要和我組結對的隊伍。再後來剩下的同學們要麼和認識的同學組隊了,要麼要自己一隊。
我所使用的原型開發工具
我所使用的原型開發工具是Axure RP 8。
在對原型開發工具一無所知的時候,我把同學推薦的那幾個都下載下傳下來試了一下。後來又發現有不少同學使用墨刀來制作原型,是以我也嘗試了一下墨刀。在嘗試了這麼多工具後,我覺得Axure是最靈活的。而且網上的教學資源也是非常的多。是以我才用了AXURE RP 8。
原型連結
https://8k8a0y.axshare.com
原型設計說明
- 首頁 可以顯示論文的題目、摘要、原文連結。
- 搜尋頁面 當使用者輸入論文編号、題目、作者等基本資訊,分析傳回相關的paper、source code、homepage等資訊。
- 熱點頁面 對爬取的資訊進行結構化處理,分析top10個熱門領域或熱門研究方向
- 熱點分析頁面 每個國家錄用文章的分析、每個學校錄用文章的分析、顯示出哪個學校哪方面的研究方向比較強。
- 趨勢 多年間、不同頂會的熱詞呈現熱度走勢對比。
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法
- 不懂得使用原型開發工具。
- 去網上找視訊教程。
- 沒有藝術細胞,設計出來的頁面很醜。
- 稍稍借鑒了一下其他産品的審計風格。
- 沒有隊友,有些時候隻能靠自己決策。
- 花更多的時間來思考原型該怎麼設計。
此次結對作業的PSP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預估耗時(分鐘) | 實際耗時(分鐘) |
---|---|---|---|
Planning | 計劃 | 90 | 120 |
· Estimate | · 估計這個任務需要多少時間 | 300 | 420 |
Development | 開發 | 240 |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包括學習新技術) | 60 | |
· Design Spec | · 生成設計文檔 | 30 | |
· Design Review | · 設計複審 | 20 | |
· Coding Standard | · 代碼規範 (為目前的開發制定合适的規範) | ||
· Design | · 具體設計 | ||
· Coding | · 具體編碼 | ||
· Code Review | · 代碼複審 | ||
· Test | · 測試(自我測試,修改代碼,送出修改) | ||
Reporting | 報告 | ||
· Test Repor | · 測試報告 | ||
· Size Measurement | · 計算工作量 | 5 |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事後總結, 并提出過程改進計劃 |
| | 合計 |975 |1400
第N周 | 新增代碼(行) | 累計代碼(行) | 本周學習耗時(小時) | 累計學習耗時(小時) | 重要成長 |
---|---|---|---|---|---|
1 | 100 | 3 | 學習了map和vector的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