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具一格的“中國風”音樂會在紐約舉辦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别具一格的“中國風”音樂會在紐約舉辦

音樂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别具一格的“中國風”音樂會在紐約舉辦

人民網紐約2月8日電 (記者李曉宏)壬寅虎年來臨之際,由美國巴德美中音樂研習院舉辦的“春之聲”中國新年音樂會曆經疫情風雨再度奏響于紐約林肯中心。琵琶、唢呐與交響樂合奏,平劇、民歌與西方歌劇同唱。熟悉的旋律,難忘的記憶,團圓的年味,激蕩的心緒,撫慰着每逢佳節倍思親的遊子,也鼓舞着現場觀衆對新年的信心。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黃屏緻信祝賀此次第三屆“春之聲”中國新年音樂會的線下舉辦。他在賀辭中感謝巴德美中音樂研習院及院長蔡金東多年來與美國多元文化社群分享中國音樂,并緻力于中美文化交流。“中國生肖文化中,老虎象征着力量、勇氣和智慧,希望這種精神激勵兩國人民更有信心戰勝一切挑戰,迎來吉祥的新年。”

當晚,李煥之的《春節序曲》拉開音樂會的大幕,随之登場的京歌《梨花頌》将平劇唱腔與西方交響樂融為一爐,讓觀衆領略了中西藝術交融的精彩。

當上半場壓軸曲目《黃河》鋼琴協奏曲在林肯中心的爵士樂中心劇場裡響起,氣勢磅礴的旋律喚起人們對于文化中國的記憶。青年鋼琴家鞠小夫指尖傾斜的《黃河》,奔騰着東方文化氣韻,呼嘯着現代藝術氣息,講述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生命體驗,抒發了炎黃子孫的豪情壯志。

《絲路飛天》琵琶協奏曲開啟了音樂會的下半場。這個來自作曲家、琵琶演奏家趙聰的新作,靈感源自敦煌壁畫,創作融合中國傳統音樂精華與當代世界音樂語彙。輝煌壯闊的曲子,高難炫目的技巧,經過紐約琵琶演奏家周懿與樂團的共同演繹,美麗淋漓地展現了夢想的花開、盛世的輝煌。

郭雅志的唢呐名曲《百鳥朝鳳》将音樂會進一步升溫。由唢呐大師任同祥創作、作曲家關峽改編的此曲,呈現了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相容的藝術風貌。唢呐模仿各種鳥兒鳴,惟妙惟肖地“山雀啼曉”,生動呼喚着“春回大地”,演繹了萬民同樂的社會和諧。

演出最後部分的中國歌曲串燒将音樂會推向高潮。平劇表演藝術家宋飛鴻一邊演唱自己創作的歌曲《頌西湖》,一邊手書“福”字給現場觀衆,引得喝彩連連。美國女高音Esther Maureen Kelly與男中音José Rubio一首首耳熟能詳的中文老歌,唱出華人心中溫存的記憶,《大海啊故鄉》《月亮代表我的心》《白毛女》選段,字正腔圓,聲情并茂,赢得如潮掌聲。音樂會在融合江蘇民歌《茉莉花》和普契尼“歌劇版茉莉花”的歌劇《從茉莉花到圖蘭朵》中落下帷幕。依依不舍的掌聲與此起彼伏的喝彩聲印證着音樂會的圓滿成功。

“音樂無國界。感謝組織者精心呈現了這出鼓舞人心、充滿希望的音樂會。”觀看完演出的美國觀衆Christina說,音樂會的曲目挑選的精當,編排得非常充實,動人心弦,效果好到爆棚。

“節日民俗使中國人生活在一個有情有義的社會,它既是我們悠久曆史文化的積澱和再現,也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巴德美中音樂研習院院長蔡金冬說,“我們希望在在多種文化激蕩中展示中國音樂,同時展現中西音樂風格的融合,特别是傳統器樂獨奏與西方交響樂團融合。希望通過這場别具一格的‘中國風’音樂會,帶給觀衆衷心的安慰與美好的祝福,讓大家在鄉音和新年的旋律中,迎接虎兆豐年。”

(責編:艾雯、劉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