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觿堂是什麼地方?是藝術家創作當代文化藝術的理想國

觿堂是什麼地方?是藝術家創作當代文化藝術的理想國

▲雕塑《赤韌》 任哲工作室提供

在北京冬奧會北京主賽區唯一拔地建立的國家速滑館内,有一尊命名為《赤韌》的醒目雕塑:通體赤色的東方武士昂然挺立,蓄勢待發,其身後披挂、飛揚着金紅的絲帶。它與這座被人們稱為“冰絲帶”的冰上競賽場館,在意象上形成了冰與火的呼應;又象征着速度與激情,以及奧運進取精神的綿延。

這尊雕塑,是來自觿堂文化智庫(下文簡稱“觿堂”)的雕塑家任哲耗時一年半打造的。觿堂,被網友稱之為“北京最神秘的地方”。觿,原指解開扣子的骨器,後作為一種禮器,有“君子佩觿,心中無惑”之說。觿堂是以被賦予了用藝術為人們解除困惑的美好期待。2月14日,2022北京新聞中心“雙奧之城新氣象”采訪活動将26家中外媒體的39名記者邀至觿堂,解開的是這座藝術創新工場如何鍛造當代藝術家的奧秘。

由北京太陽宮地區一片廢舊的集貿市場改造而成的觿堂,總建築面積1.3萬于平方米,是中國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北京市文化創意項目孵化平台、文化創新工場、一帶一路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當代藝術展示平台。

觿堂是什麼地方?是藝術家創作當代文化藝術的理想國

記者們來到觿堂的第一站即雕塑家任哲的工作室。2021年初,《赤韌》經層層角逐,在全世界50餘個國家和地區1313名藝術家送出的1611件應征方案中脫穎而出,于2022冬奧之際亮相于“冰絲帶”,冬奧結束之後将永久安放于場館内。

記者們又去尋訪任哲創作的另一件作品。拾級而上,來到觿堂大院最高處的天台,赫見冰池内一名強壯的武士,柔情地彈奏着一把沒有琴弦的古木,是謂雕塑“雲山風度”。《道德經》說“大音希聲”,最接近天籁的當屬古琴吧?這裡又是觿堂水系的源頭,《紅樓夢》裡林黛玉說,“若要撫琴……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雲山風度”的一側,果然是古琴大師任靜的工作間。

觿堂是什麼地方?是藝術家創作當代文化藝術的理想國

随後,記者們走進龍珠廳、國武堂,欣賞到了任靜演繹《梅花三弄》《高山流水》時的彈弦欲斷、入木三分、細膩婉轉、蕩氣回腸。唯一獲得國際“金魔棒”的華人魔術師李甯,散打冠軍殷毅、李明亮,陳氏太極拳冠軍袁泉,來自北京國粹藝術傳承促進會的平劇名家……也紛紛亮出了絕活。

觿堂是什麼地方?是藝術家創作當代文化藝術的理想國
觿堂是什麼地方?是藝術家創作當代文化藝術的理想國
觿堂是什麼地方?是藝術家創作當代文化藝術的理想國

他們都是入駐觿堂的藝術家。“當别的園區在收藏藝術品的時候,觿堂收藏的是藝術家,收藏的是‘有趣的靈魂’。”觿堂負責人李昂說,自2013年成立以來,觿堂聚集了30餘位藝術工作者及非物質文化遺産學者,涉及領域包括雕塑、繪畫、空間設計、照明設計、沉香文化、古琴文化、傳統戲法魔術、文房清供、茶文化、太極、影視等,積極倡導健康向上、自然本真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審美風尚,創造符合時代特色又蘊含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意精品。

觿堂打破傳統藝術園區收取租金和物業的盈利模式,為所有進駐藝術家免除房租,力圖為他們建立一個創作當代文化藝術的理想國。目前,園區已提供近300個工作崗位,帶動周邊地産、服務、制造、娛樂、文化等産業産值近7億元。

作者:本報駐京記者 江勝信

圖檔:除署明出處的照片之外,均為江勝信 攝

編輯:李揚

責任編輯:陸正明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