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小時破億,單日反超《水門橋》,《十年一品》票房越高我越悲哀

情人節檔愛情片票房冠軍,來了。

三小時破億,單日反超《水門橋》,《十年一品》票房越高我越悲哀

首日預售票房破6000萬。

上映兩小時27分,票房破億。

三小時破億,單日反超《水門橋》,《十年一品》票房越高我越悲哀

看上去,一部新的票房王炸已經誕生,影片不僅幾乎肯定拿下了今年情人節檔的單日票房冠軍,還超過《愛樂之城》票房成績,成為中國影史情人節檔新片劇情電影單日票房冠軍。

甚至影片還有望成為後春節檔票房黑馬,繼續拿下元宵票房單日領頭羊——

《十年一品溫如言》。

但,和高票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線垮掉的口碑:

雖然,豆瓣還未開分,但一星早已刷屏,來,感受一下群情激昂的評論區——

三小時破億,單日反超《水門橋》,《十年一品》票房越高我越悲哀

有網友說:我在電影院,哭到隐形眼鏡都掉了,好心疼錢啊。

原本,對于這部電影,很多朋友其實都是抱着極高期待的。

畢竟,這部改編自書海滄生的經典虐戀同名小說的作品,操刀的是非常善于打造愛情片爆款的光線,代表作品如《你的婚禮》《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如果聲音不記得》。看上去,這又是一部光線擅長的虐戀愛情片。

但實際情況是,你可能要失望了。

至少,我看完影片最大的感受就是:唉,真是白瞎了任敏丁禹兮。

三小時破億,單日反超《水門橋》,《十年一品》票房越高我越悲哀
到最後,這部情人節檔愛情王炸,我還是誇不出口。

1、 原著粉:編劇和導演跟我看的怕不是兩本書

原著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場十年虐戀。

十年前,寄養在江南水鄉的溫衡(任敏 飾)第一次被接回北方溫家,命運的安排讓她遇見了言希(丁禹兮 飾),這一遇見,便是十年糾纏。

經典愛情故事的套路,不外乎那幾種,原著故事,大概就是圍繞兩人的虐戀寫出柔腸百轉。狗血和虐戀,沒問題,問題是怎麼虐?

作為一個看過原著的觀衆,看電影主要是感覺是匪夷所思:溫家和言家是世交,于是好不容易找回來的女兒,就直接放言家了?溫衡是因為父親去世有自責感才選擇與家人不聯系。怎麼就變成了言希的不告而别?

三小時破億,單日反超《水門橋》,《十年一品》票房越高我越悲哀

最關鍵還是溫衡對言希的愛,原著中寫得清清楚楚,是從小生活的小鎮的小鎮姑娘,對大城市美少年的驚鴻一瞥。言希對溫衡的偏愛,則是從愧疚到感動再到無法放手的愛戀。而

電影裡的愛,就是愛是他們人生最沉重的枷鎖,他們永生永世都無法逃離,不需要鋪墊,愛上就對了。

電影對原著做的大量改編我也看不懂,言希擅長書法畫畫改成了愛好攝影,畫室改暗房,兩人的定情信物變成了一個塑膠項鍊,順便說一句國産電影拍愛好攝影的男主能不能請專業人士指導一下,專業攝影真不是那麼玩相機的。

三小時破億,單日反超《水門橋》,《十年一品》票房越高我越悲哀

很多電影裡的情節被大刀闊斧删減了可以了解,畢竟電影時長有限,但溫爸爸飛機失事導緻阿衡離開溫家多年,言希精神失常時溫衡的悉心照顧,這些關鍵情節也能漏掉?真的沒問題?

好吧,導演開心就好。

編劇大幅度删減原著後,又大刀闊斧增加了許多情節,沒看原著的會以為原著就是這麼寫的,但事實是眼看男女主就要大團圓結局,男主突然來個暈倒+絕症梗,根本是編劇的發明創造。

三小時破億,單日反超《水門橋》,《十年一品》票房越高我越悲哀

什麼入股好兄弟的公司為女朋友留一份保障,最古早的晉江作者看了都要直呼内行。

現在整個故事就是經典古早韓劇大串聯:一見鐘情的悲情男女,一方默默離開死都不告訴她理由,原因一定是他身患重病默默承受,十年後離開的一方一定病愈歸來被冷落, 後來一定有一方從朋友那裡聽說:他一直默默愛着我。

三小時破億,單日反超《水門橋》,《十年一品》票房越高我越悲哀

女主知道真相後一定恍然大悟馬上去找男主,結局一定是HE已經到門口了,也要強行悲傷逆流成河。

反正就是完全不講邏輯的強反轉,目的是推進劇情,但原著裡的沖突轉折通通省略,難怪原著粉都說這麼拍,不如直接拍一個新故事。

問題是普通觀衆看電影要的是什麼?共情啊!

要拍兩個人相愛的同時,要把你們的情感準确、有效地傳遞給觀衆,我們才會認同角色之間的感情,并跟着角色的感情線,被俘獲、被感動。

現在的情況是男女主從頭到尾拒絕正常人的溝通,像發了瘋一樣愛。然後等着觀衆就像被傳染了一樣,投入到男女主感天動地的愛情裡。

三小時破億,單日反超《水門橋》,《十年一品》票房越高我越悲哀

但女主和男主同居的時候看起來還是未成年啊,編劇要催淚不用考慮常識嗎?

現在的結果是電影套了一個十年一品溫如言的殼子,核心卻是10年前都過時了的狗血愛情,原著粉看了以為自己看了部假的小說。沒看過原著的觀衆可能把故事的賬都算到原著頭上了。

我是原著粉我也要像《人世間》周父一樣大喊:你诽謗我啊!

2、 普通觀衆:催淚也要講基本法

當然,電影槽點遠不止上述這些。

隻要看上20分鐘,就能掌握它的套路——

一場虐戲緊接着一場虐戲,各種古早内心手法和橋段輪流登場表演一遍。這種過度求虐的結果就是:影片的布景、美術、造型、燈光甚至表演風格都幾乎是舞台劇式的。

三小時破億,單日反超《水門橋》,《十年一品》票房越高我越悲哀

影片整體風格較瓊瑤劇來得更用力和誇張,台詞、表情、肢體和情節都是大兩号的呈現,演員的表演也按着濃度爆表的方式演繹,怎麼撕心裂肺怎麼來。

導演手法也是越到後面越用力,後半部基本就是長篇MV。

這種虐心風格,其實也非常有國産爆款愛情片的特色。

甚至可以給它一個專屬名詞——

「爆虐電影」。越虐,就越票房大爆。

它就像根據觀衆的觀影習慣,利用算法創作出的催淚電影。

三小時破億,單日反超《水門橋》,《十年一品》票房越高我越悲哀

女觀衆愛看夢幻故事,也愛看為愛矢志不渝。于是主創就把韓劇+國産愛情片的絕症、虐戀、強行BE三闆斧完整演繹一遍。

用各種演員虐心表演和疼痛文旁白填滿整部電影。

類似“除非黃土白骨,我守你百年無憂”之類的小說對原汁原味搬上大螢幕,那種虐心又離譜又狗血又古早的複雜觀感堪稱一絕。

國産編劇再次證明了自己,全世界虐片的流行元素都能被他們炖成一鍋狗血。

結果就是整部電影節奏也很奇怪,沒什麼起承轉合,親情線友情線都沒了,就是一對男女主整整90分鐘愛得昏天黑地。

三小時破億,單日反超《水門橋》,《十年一品》票房越高我越悲哀

不知道你們怎麼看待這種手法。

起碼我是完全不會覺得感動,隻會覺得,特别、特别、特别的尴尬,宛如大型社死現場。

3、 明星粉絲:唉,白瞎了這麼好的任敏丁禹兮

當然,有觀衆愛看的是演員本身。

而電影在演員使用上,其實不俗。

丁禹兮的哭戲,肉眼可見有了進步。

過去經常被質疑顔值的任敏,在電影裡也是真的好看。

三小時破億,單日反超《水門橋》,《十年一品》票房越高我越悲哀

但為什麼,還有很多觀衆看到尴尬呢?

因為我們喜歡一個角色,或者喜歡一個演員的表演,從來不是孤立的。

除了他們的顔值,以及表演能力之外,電影中那樣一個精彩又感人的故事,才成就了他們過去精彩的表演。

但是,《十年一品》的故事,恐怕很難讓明星粉絲滿意了。

肉眼可見地,當小說裡的感人對白,直接被放到大熒幕上念出來,電影表演,其實就變成了配樂詩朗誦,演員越努力憤怒大叫、傷心大哭,觀衆就越是尴尬,因為“你願意讓我成為你的言太太嗎”“别讓她再一個人”“他說永遠不會騙我”這些台詞,觀衆真的頂不順啊。

現在有觀衆吐槽男女主演技看不下去。其實是因為,角色的情感真的有些莫名其妙,有些沒道理,是陷入自我感動的。

三小時破億,單日反超《水門橋》,《十年一品》票房越高我越悲哀

或者說,這是創作者自身的一種想當然,大概就是:你看,我都這麼癡情了,我都這麼專一了,你們必須要被感動,必須要哭啊!

于是,男女主也淪為了工具人,你很難看到她的所思所想,和她的付出。他們都隻是一個電影用來虐觀衆的工具罷了。

那男女主的演技還怎麼生動,怎麼有層次呢?

溫衡的穩重、倔強、隐忍,男主的強忍後退,讓觀衆怎麼了解呢?

三小時破億,單日反超《水門橋》,《十年一品》票房越高我越悲哀

作為一部古早經典小說改編的愛情片,更需要理清故事的起源和角色的心理邏輯,才能讓觀衆代入,讓演員的演技正常發揮啊。

但無論是導演,編劇,好像都沒有人真正關心角色和劇情。

他們要的,隻是拼命虐觀衆而已,你就算找梁朝偉周迅這些影帝影後來演,又有什麼用呢?

4、《十年一品》票房越高,我越為國産愛情片感到悲哀

回頭文章開頭:影片票房這麼好,破了這麼多記錄,口碑卻有這麼大争議,到底是算成功,還是失敗呢?

這取決于我們如何看待這部電影。

原著的确也有很多問題,也有很多争議。但,你還是可以了解,它為什麼可以成功。哪怕不喜歡它的人,也必須承認,它是很獨特的。

但現在單純從電影的角度來看,影片卻是一部充斥國産爆款愛情片套路的作品;

可如果把它當作情人節檔特供的一件産品,那麼它又是成功的。

三小時破億,單日反超《水門橋》,《十年一品》票房越高我越悲哀

那些被罵慘了的爛俗橋段,都成了它留住觀衆的手段。

換句話說。影片也許就不是為了收獲好評而拍攝的。

它是為搶奪觀衆的情人節檔注意力和時間而拍的,那麼多情人節電影,選哪部呢?

觀衆很自然會選擇,看起來最感天動地的那一部。

隻要有人願意走進影院,并且形成觀影熱潮,這部電影的目的就達到了。

而事實證明,這一套國産愛情片的打法,從當年的《同桌的你》到《你的婚禮》到這部,無一例外的煽情,且虐心。

票房,也無一例外取得了成功。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電影公司會持續砸錢開發同類型的作品,漸漸地,情人節電影不僅會變成一種算法,一種資料。還會變成一種套路。

三小時破億,單日反超《水門橋》,《十年一品》票房越高我越悲哀

平心而論,《十年一品》你看完之後,不會對這部電影有更多念想。它就像情人節預定的一素花,買到了,送出了,或許引起一陣歡笑和驚呼,卻最終注定隻能歸于凋謝,沒多少人真正記得情人節的花束有多美。

而這,或許也是國産愛情爆款最大的挑戰。

當越來越多的國産愛情爆款滿足于成為情人節、七夕等檔期的特供電影,瘋狂雜糅古今中外的虐戀元素,失去了好電影的起碼标準,國産愛情電影制造似乎陷入了某種死循環:爆款上映,觀衆吐槽,票房大熱,周而複始。

三小時破億,單日反超《水門橋》,《十年一品》票房越高我越悲哀

可是真正的愛情電影,難道不應該教會男生應該怎麼去愛,也教會女生,應該怎樣對待愛自己的人?

現在的觀衆造了什麼孽,要被情人節愛情片一次次殘酷無情地教育:時間飛快地往前走了,但有些東西卻在後退。

隻能說,若我們的唉是個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