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看隋炀帝楊廣,那就是一個禽獸不如的人。那麼作為楊廣的妻子蕭氏,世人也會認為近墨者黑,她跟楊廣肯定是一種人。又因為她一生波折不斷,水性楊花就成了她的代名詞,更有傳言說她一生侍奉過六個男人,戲稱“六味地黃丸”。
一
蕭氏是西梁明帝蕭巋之女,西梁一共延續了33個年頭。而且因為西梁隻是西魏的附屬國,地盤小得可憐,也就是三百裡左右,周邊無論哪個大國想滅西梁,可以說是彈指之間的事,西梁想在夾縫中生存,隻能甘心做附庸國。

蕭氏這個公主當的,比父親當的皇帝更窩囊。因為蕭氏出生于公元567年2月,當地風俗認為2月份出生的女子不祥,于是把蕭氏放在叔父家寄養。結果蕭氏果然像災星一樣,叔父叔母收養蕭氏一年後雙雙離世。
叔父死後,蕭氏又轉到舅父家寄養,舅父雖然是西梁官員,但是家境貧寒,貴為公主的蕭氏也要為了生計操勞。
很快公元581年,隋文帝建立隋王朝。隋文帝想在西梁選一個公主,給晉王楊廣做王妃。結果占蔔之後,發現沒有一個公主結果為吉。最後蕭巋想到寄養在舅父家的蕭氏,占蔔結果出人意料,為大吉。
命運總是出人意料,這個“不祥”公主16歲這一年,搖身一變成為大隋朝的晉王妃,這也是落魄公主的人生逆襲。
二
蕭氏從小沒有在父皇母後身邊長大,一直寄人籬下。成為楊廣的晉王妃之後,蕭氏才算是有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家。而且蕭氏溫柔賢惠,人長得還漂亮,深得隋文帝夫婦喜愛。這也為日後楊廣奪嫡打下一個良好的開端。
蕭氏和楊廣的感情也很好,先後給楊廣生下3個兒子,1個女兒。當楊廣表露奪嫡野心的時候,蕭氏更是全心全意幫助楊廣。經常和仆人同穿同吃,來讨好喜歡儉樸的婆婆獨孤皇後。
楊廣想跟心腹郭衍商議奪嫡計謀,但是無緣無故把郭衍叫到江都,害怕引起别人懷疑。精通醫術的蕭氏出了一個好主意,稱自己要給郭衍妻子看病,郭衍夫婦才得以光明正大地來到江都跟楊廣見面。
公元604年隋文帝去世,楊廣繼位,38歲的蕭氏成為母儀天下的蕭皇後。
三
楊廣繼位後原形畢露,荒淫無道。這些蕭氏都看在眼裡。與楊廣共同生活20多年的蕭氏,一直都知道楊廣的為人,是以蕭氏不敢直言進谏,隻能委婉相勸,但是楊廣不為所動。
蕭氏面對剛愎自用的楊廣隻是無奈,對自己的未來更是茫然。索性就把一切交給命運來安排,任其發展。
隋炀帝的暴政,反噬效果來得很快。公元611年開始爆發農民起義,很快就天下大亂。公元616年,自知大勢已去的隋炀帝,攜帶蕭皇後等人去江都醉生夢死。
兩年後手下宇文化及發動政變,殺害楊廣。與此同時,蕭氏的第二個兒子楊暕和孫子楊倓也被宇文化及殺害。
蕭氏不但不能手刃仇敵,而且還和皇室諸多女子一起被宇文化及帶到聊城。毋庸置疑,蕭氏此時非常憎恨宇文化及,但是恨又有什麼用呢?如果想活着,隻能任其擺布。
第二年窦建德攻打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兵敗身亡。窦建德又帶走了蕭氏等人。也就三個月的光景,東突厥的處羅可汗接受義成公主的建議,派使者來迎接蕭氏等入突厥。當時中原大亂,不管哪個武裝部落都不敢輕易得罪突厥,窦建德隻能放人。
此時已經53歲的蕭氏幾經波折,終于來到突厥,和自己的小姑子義成公主相聚。還好落入宇文化及手裡的時候,楊暕的遺腹子楊政道順利出生。在突厥的領土上,處羅可汗将流落突厥的中原百姓和官員都交給楊政道管理,并擁立楊政道為“隋王”。
雖然在突厥這樣的苦寒之地生活,但是蕭氏的生活十分安逸。這也跟蕭氏幼年的經曆有關,雖然是公主出身,但是早已嘗盡人間百态。
這樣平靜的生活12年後又一次打破,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将李靖來剿滅突厥。義成公主被殺,颉利可汗被抓,蕭氏被帶回長安。
來到長安後,已經64歲的蕭氏一定是非常高興的。雖然這裡不是故土,但是這裡有她很多親人。而且孫兒楊政道投降大唐後,也成為大唐官員。
四
蕭氏生命的最後17年,在興道裡安靜度過。她去世後,李世民按照皇後禮儀辦理喪事,并且和楊廣合葬。
蕭氏享年81歲,在當時絕對是長壽。這也許跟蕭氏的性格有關,面對命運的不斷轉折,蕭氏沒有郁郁寡歡,而是坦然接受。
從蕭氏的一生來看,她也不過是個平凡的女人。但是因為她不平凡的經曆,讓後人将“水性揚花”和她聯系在一起,甚至認為隋炀帝因她而禍國殃民。
隋炀帝楊廣成為亡國之君,說小一點是他自己的問題,說大一點是時代的選擇。蕭氏這樣一個不懂政治,不懂謀略的女子,根本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如果非要說她錯了,就是幫助丈夫楊廣奪嫡,但是就當時來說,妻子幫助丈夫,有什麼錯可言呢?
從宇文化及到窦建德,從窦建德到突厥,從突厥到李唐,說白了她一直都是俘虜。她連自己的命運都不能主宰,禍國殃民又從何談起呢?
從李世民給蕭氏的谥号“愍皇後”來看,蕭氏不過是一個可憐的女人罷了。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