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月1日以後,銀行會讓知道密碼的子女取走離世親人百萬存款嗎

作者:隆門财經

2022年1月19日,央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聯合出台重磅新規,即“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交易記錄儲存管理辦法”,明确規定從3月1日開始,個人到銀行存取超過5萬或等值外币的,都要登記說明來源和用途,于是有人擔心以後子女支取去世親人的存款,哪怕知道密碼也會受到影響,果真如此嗎?

3月1日以後,銀行會讓知道密碼的子女取走離世親人百萬存款嗎

上述“一行兩會”新規核心内容即是,從3月1日開始個人去銀行存款隻要超過5萬就要說明來源,取款超過5萬就要說明用途,并登記在案,換句話說,以後如果不配合,有再多的錢也無法存入,有再急的事情也無法支取,否則銀行也會違法并承擔相應責任,是以要想辦事順利那就得配合,沒有商量。

那假如親人去世有存款100萬,子女知道密碼去銀行支取,會受到影響嗎?顯然是不會的。

其實,這次新規出台之前,類似大額現金管理規定,已經在一年多以前就開始試點了。2000年7月河北開始試點,10月在浙江和深圳開始試點,其中對公賬戶存取超過50萬,都要登記說明來源和用途,對于個人賬戶規定各地有所不同,其中河北标準為10萬,浙江為30萬,深圳标準是20萬,超過标準的都要登記來源和用途。試點已經一年有餘,不但對人們存取款沒有帶來任何障礙,更是對死者存款繼承支取沒有産生任何影響。

3月1日以後,銀行會讓知道密碼的子女取走離世親人百萬存款嗎

從法理上講,大額現金管理規定和存款繼承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闆塊,幾乎沒有任何交集,泾渭分明。前者主要适用于反洗錢領域,後者主要适用于公民遺産繼承範疇。是以,因為現金管理新規的出台,而擔心存款繼承的顧慮,顯然是杞人憂天的,沒有任何依據的,或者說是多餘的。

由此可見,關于死者存款繼承的有關問題,銀行仍然會根據央行、銀保監會以及其他司法機關關于死者存款繼承的相關規定,這其中主要依據有三大法律法規,即“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執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幹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查詢、停止支付和沒收個人在銀行的存款以及存款人死亡後的存款過戶或支取手續的聯合通知”、以及“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于簡化提取已故存款人小額存款相關事宜的通知”。

3月1日以後,銀行會讓知道密碼的子女取走離世親人百萬存款嗎

衆所周知,前兩部法規于90年代初期就頒布實施了,一直沿用至今,通俗的說,任何人要繼承支取已故人存款隻能有三個途徑,即遺囑繼承、公證繼承和法院調解或判決繼承,無論金額大小,哪怕隻有一百元,幾十元,銀行隻有看到相關法律文書,才會辦理死者存款的過戶或支取,否則免談,比較僵化。

然而,到了去年初,死者存款的繼承終于迎來了重大變化,準确來說是更加簡化和接地氣了。2021年1月19日,銀保監辦公廳和央行辦公廳聯合下發“關于簡化提取已故存款人小額存款相關事宜的通知”,該通知明确提出,隻要死者在同一法人銀行存款餘額原則在一萬以内,甚至包括其他非存款金融産品在内,或等值外币的,均不需要公證。

隻要繼承人提供相應手續,均可直接支取,包括遺囑、死亡證明、親屬關系證明、申請人有效身份證件以及承諾書等,就可以辦理過戶或支取,銀行不得拒絕辦理。同時,在金額限制上又放寬到1-5萬,各家銀行也可以自主決定,并履行審查義務。毫無疑問,這一重大舉措的實施,不僅可以讓老百姓少跑路,而且還省去了公證費,大大節約了繼承成本。

綜上所述,盡管監管部門又出台現金管理新規,5萬以上需要登記來源和用途,然而對于子女繼承100萬存款來說,也不會帶來任何影響。但是由于金額超過了小額提取限額,是以在理論上即使有密碼,也要走遺囑繼承、公證繼承或者判決調解繼承途徑,隻要手續齊全,銀行不得拒絕辦理。當然在實踐中,假如有密碼和銀行卡,也是可以通過手機銀行網銀等管道自助轉賬辦理的,就沒有那麼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