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閱讀筆記《我是一隻IT小小鳥》

我是一隻IT小小鳥

我們在嘗試新的事物的時候,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不同的人會在碰壁不同的次數之後退出。用程式員喜歡的話來說就是,我們都在for循環,差別在于你是什麼情況下break;的。有的人退出門檻值高,這是能堅持的一類人,有的人退出門檻值低,這類人很可能遇到一些障礙就退出了。

 過早退出的原因往往在于對于未來的不确定性,對于投資時間最終無法收到回報的恐懼,感受到的困難越大,這種恐懼越大,因為越大的困難往往暗示着這個任務需要投資的時間越大。是以其實我們都是直覺經濟學家,當我們說“畏難”的時候,其實我們畏懼的不是困難本身,而是困難所暗示的時間經濟學意義。

 然而,我們的情緒大腦畢竟比較原始,僅根據碰壁的次數或硬度來判斷事情的難易并不一定靠譜,如果你遇到困難,不妨用一用網際網路,用一用群體的智慧,看看别人當時是怎麼想怎麼辦的,絕大多數情況下你并不孤單,你遇到的問題早就有人遇到過,你踩過的坑裡面盡是前人的腳印,不要僅僅因為一時摸不着頭緒,找不着出路就退出,這不是informed decision,問一問自己作出退出的決策是否基于足夠的資訊,我是否進行了足夠的調查,至少,是否去簡單用了用搜尋引擎。 

模仿高德納先生的名言:過早退出是一切失敗的根源。 興趣遍地都是,專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 

很多人看了書中的故事之後得出這樣的結論:興趣最重要。然而,我覺得差別他們和其他人的,并不是他們擁有超過常人的興趣,而是他們擁有超過常人的毅力。 其實人天生就對新事物懷有好奇心,難以找出誰沒有對任何事物或領域産生過興趣,然而不同的是,有些人的興趣隻能持續幾天,當遇到第一個困難,第一道坎的時候,他們就熄滅了,然而另一些人的興趣火花會變成火苗,火苗會變成火種,一直穩定的燃燒很多年。差別他們的并不是興趣的有無,而是他們的性格裡面有沒有維持興趣的火種一直燃燒下去的燃料。

有很多在迷茫期的同學,迷茫都是相似的:面前有兩條路,到底選哪一條?“轉行還是不轉行?”“學C++還是學Java。?“做管理還是做程式員?”有些問題其實不是問題:比如“學C++還是學Java。”答案是都學而且還不僅學兩個。有些問題不是一個泛泛的答案能夠适合的,比如轉行還是不轉行,需要考慮很多自身因素。

但更重要的是,有人會因為無法作出決定就推遲決定,然而實際上推遲決定是最差的決定,在推遲決定期間,時間悄悄流逝,你卻沒有任何一條路上的積累,白白浪費了時間。

如果你有一些錢不知道花在A還是B上,你先不作決定,沒問題,因為錢還是你的,但如果你有一些時間,不知道花在A上還是B上,不行,因為過了這段時間,這段時間就不是你的了。

是以,不管有多糾結,也不要從糾結中逃離,試圖推延決定,既然終究是個痛苦的決定,就痛一回,好好思考和調查之後作出一個決定并堅持下去,隻要不是太不靠譜的行業(相信也沒誰會在糾結了之後卻選了一個不靠譜的行業的),經過你的積累總會成為高手。

你會在這本書當中看到的一個重複出現的現象就是自學,大規模的自學,逃課自學,上網找書自學,程式員行業是最适合自學的行業,網絡是程式員的天堂,需要的資源、工具,比課堂上的多出何止百倍,如果說還有一個學科,并不需要傳統的教育就可以成才,估計非程式員莫屬了。作為程式員如果沒有查過wikipedia,沒有看過幾本原版電子書,沒有在國内外主要郵件清單裡面提過問題吵過架,沒有用技術部落格記錄學習的獨特體會,沒有訂閱技術牛人們的部落格,怎麼好意思說身在這個行業呢?

 最後,看完了書還是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怪自己,不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