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浪潮之巅>讀書筆記

  《浪潮之巅》這本書通過介紹AT&T、IBM、微軟、蘋果、google等IT公司的發展曆史,揭示科技工業的勝敗規律,說明這些公司是如何在每一次科技革命浪潮到來時站在浪尖,實作跨越式發展的。重點講述的是矽谷IT企業的發展曆程和變遷,分析了一些曾經輝煌的公司走向衰落的過程和原因,并講了關于風投的有關知識,裡面披露了很多知名IT企業的很多發展過程中的細節。現在從下面幾個方向闡述我的觀點。

  偉大的公司都不是從一開始就偉大的,很多的創業就始于民房,車庫,之所于後來變得偉大,取決于他們的經營戰略、技術和堅持勇往直前的勇氣。就如蘋果公司而言,1976年 蘋果計算機公司成立;1977年喬布斯發明第一台可商業化的個人電腦Apple-Ⅰ;1984 年推出采用圖像視窗界面作業系統的麥金托什電腦;1985 喬布斯和自己請來的CEO斯卡利權力鬥争,被踢出自己創辦的公司;1986年喬布斯收購了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推出玩具總動員,大受歡迎;1994 蘋果告微軟視窗系統抄襲它的麥金托什作業系統,官司最終和解;1997 喬布斯重返蘋果,任命為臨時CEO。着手解決虧損的公司;1998 推出iMac,蘋果重新盈利;2001 推出ipod,颠覆了音樂産業;2007 推出iphone,颠覆了珍格格手機産業;2010 推出ipad,同年蘋果公司的市值再次超過微軟,成為全球最值錢的IT公司。

  偉大的公司都是在挫折中成長起來的,在災難面前能夠起死回生,練就了一身抵抗風雨的本領,才能走得更遠。藍色巨人IBM,從機械時代的制表機起家,二戰時還參加制造勃朗甯自動步槍和M1沖鋒槍。第一次轉型:從機械制造到計算機制造。1976年,IBM決定加快研制自己的PC,最終推出IBM-PC(1981),占領了大部分的微機市場。但是IBM最後推出了PC市場。第二次轉型:從計算制造到服。IBM将分出去的公司整合回來,打造了一個從硬體到軟體到服務一條龍的航空母艦。 2004年IBM将其PC業務(包括Thinkpad品牌)賣給聯想,IBM去掉了虧損的部門,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盈利能力。聯想也得到了Thinkpad這個第一品牌,提高了市場佔有率。

  企業經營者的戰略很重要,商場如戰場,小心“一步走錯,滿盤皆輸”的局面。就如AT&T,為了股東利益最大化,在無線通訊和網際網路技術革命來臨的關鍵時刻,将公司業務分拆成小公司上市,賣股票掙錢,殺雞取卵,最終被下一波浪潮吞沒,錯失發展機會。在1995年,美國股票開始瘋漲,AT&T的股票大部分被華爾街投資銀行掌控,這些人隻為了自己的股票利益,完全不顧公司的長期發展,因而令公司屢屢做出短視的錯誤決策。AT&T就此淹沒在了浪潮之巅。

  矽谷是盛産奇迹的環境,矽谷不斷創新的氣氛造就了矽谷的輝煌。微軟的崛起,在于比爾蓋茨研究出了新的作業系統windows,在浪潮之巅占據了一席之地。

  “勝不驕,敗不餒”,在發展的高處時要放眼未來,不能固守着自己的地盤,不去創新,安心享受,最終斷送了前程。有很多企業不是死于憂患,而是死于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