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t小小鳥讀後感

對于這本名字取得很好的書呢,的确符合封面所說的“獻給還在大學裡的師弟師妹們,尤其是今後想幹IT這一行的”,我也會向别人推薦去讀這一本書,因為我覺得這是一本凝聚了IT學子成長的手冊,記錄了很多人曾經走過的路,他們悟出了很多道理,很值得我們ITer去看看,反觀自身,或許,迷茫會減少些,心情會好一些,大學的學習更加有熱情一些。

這本書收集了二十一位來自不同大學的IT學子的文章,裡面說到了大學裡面的一些主題:專業/技術方向選擇;社團活動;競賽;實驗室;實習;求職;出國;技術社群;人際交往;時間管理;壓力管理……。 這些關鍵詞,都是大學裡面少不了的活動,看看别人在裡面如何學習,如何生活的,就知道自己和别人之間的差距有那些,為什麼會有這些差距,還有就是讓你知道原來師兄師姐們是這樣走過自己的大學青春的。這些故事讓人找到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自我。

其實,這本書不太适合那些非大學或者非重點大學的學生看,因為裡面都是一些不是在重點大學讀大學就是在重點大學裡面讀研究所學生的學生。我也不是第一次看這些重點大學生的人生描述,是以還可以接受得了,之前買了一本《大學生,競争力決定出路》,這本書,我實在是看不下,因為裡面清一色地對北大,清華,上海交大幾所名校的學生做訪談,内容都是拼合起來的,看了幾頁,接受不了這樣形式的書,就放下了。雖然小小鳥這本書沒有過強的名校色彩在裡面,但是,越讀到最後,我越是看不下,特别是最後兩個人的文章,因為和前面那些人的描述形式幾乎是一樣的,我們根本沒有接觸到那些他們才能“玩”的活動,例如,考G出國,讀研,項目實踐,老師組學生團隊,輕松就是微軟,IBM,甲骨文等公司實習。不可以接觸到這些東西,這就是聯考失敗的沉重代價。是以我是很羨慕讀名校的人,因為那裡有比較好的學習氛圍。

但是裡面的确有幾位人物的話語令使我看得很開心的,最貼近我們非大學學生的就是第一個作者,因為他描述了自己對環境的分析,這樣的環境我深有同感,我身在草根級别的學校,看到有和我有同樣感受的人,我拍案叫絕啊,哈。印象比較深的還有劉未鵬,當初就是因為看到他的部落格而發現這本書,他的文章包含了頗多的方法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