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買湯圓,要厘清“湯圓”和“元宵”,差别很大,弄懂再買不吃虧

作者:小小的美食工坊

正月十五,是自春節後第一個“大日子”,這一天花好月圓阖家團圓,不少地方都有鬧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的習俗,但還有一種全國統一的習慣,就是吃湯圓。白白胖胖,香甜軟糯的湯圓,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吃起來,不僅有團圓的寓意,還有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憧憬。

買湯圓,要厘清“湯圓”和“元宵”,差别很大,弄懂再買不吃虧
正月十五又被稱為元宵節,很多朋友不知道元宵和湯圓的差別,隻知道都是糯米包裹餡料做成,看上去差不多,但其實這兩種完全是不同的美味,因為它們的制作方法不同。一般來說,北方朋友吃元宵比較多,而南方朋友吃湯圓比較多。下面小小就跟大家分享下元宵和湯圓的差別,弄懂再買心裡有底。
買湯圓,要厘清“湯圓”和“元宵”,差别很大,弄懂再買不吃虧

1、制作方法不同

北方的元宵是提前做好餡料,然後用一個特别大的竹筐,将餡料放入竹筐中,一邊搖一邊撒水,經過來復原動,糯米粉會均勻地包裹住餡料,等搖成大小均勻的球時,元宵就做好了。是以元宵是“滾”出來的。因為是一層一層“滾”出來的,是以元宵的外皮幹燥且粗糙。

買湯圓,要厘清“湯圓”和“元宵”,差别很大,弄懂再買不吃虧

南方的湯圓也是提前做好餡料,但不同的地方是大家會先把糯米粉揉成面團,然後分成面劑一個一個的包裹餡料,是以湯圓是“包”出來的。這種做法跟平常我們做的包子餃子類似,包出來的湯圓表皮自然光滑且細嫩。

買湯圓,要厘清“湯圓”和“元宵”,差别很大,弄懂再買不吃虧

2、包裹餡料不同

北方的元宵餡料相對傳統,常見的有黑芝麻,五仁,豆沙等等,都是常見的甜口餡料;而南方的元宵除了這些餡料,還有火腿,肉丁等鹹口的餡料,這種鹹口的餡料絕大部分北方人都沒吃過,這可能就是地域差異帶來的飲食差異吧。

買湯圓,要厘清“湯圓”和“元宵”,差别很大,弄懂再買不吃虧

3、儲存時間不同

北方的元宵保存期限比較短,即使冷凍儲存,保存期限也不會超過5天,而且元宵的表皮很容易開裂,是以北方吃元宵一般都買當天現做得成品。

買湯圓,要厘清“湯圓”和“元宵”,差别很大,弄懂再買不吃虧

南方的湯圓保存期限就比較久,市面上常見的速凍湯圓,一般保存期限都在12個月以上,适合長時間的儲存。

買湯圓,要厘清“湯圓”和“元宵”,差别很大,弄懂再買不吃虧

從煮制結果來說,我們發現元宵煮完之後的湯水是比較渾濁的,有點像面湯,而湯圓煮出來的湯水則比較清亮,沒有什麼渾濁物。

從口感來說,元宵比湯圓吃起來要粗糙一些,表皮松軟,餡料偏硬有嚼勁,而湯圓則更為軟糯,餡料也更加細膩。

買湯圓,要厘清“湯圓”和“元宵”,差别很大,弄懂再買不吃虧

從成本來說,市面上的元宵一般都是手工制作的,現做現賣,吃的是一個新鮮;而湯圓大多是由機器制作的,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而且口感更為細膩。

買湯圓,要厘清“湯圓”和“元宵”,差别很大,弄懂再買不吃虧
各位食友們,在了解了湯圓和元宵的差別後,你更喜歡吃哪種呢?歡迎留言分享。食材有性格,小小有工坊,每日更新最in的美食做法與美食趣聞跟朋友們分享(本文為小小美食工坊的圖文原創,禁止轉載,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