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來2大喜訊!華為5G即将迎來大變局,2大國内廠商100%自研突圍

5G在大陸的迅速發展,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最貼近我們生活的變化就是,5G手機越來越普遍了。

然而作為全球5G通訊的佼佼者,華為雖然手握全球最多的5G專利。在全球通訊領域中獨占26%的。在國内各大手機廠商紛紛推出5G智能手機的時候,2021年華為推出的P50系列、nova 9系列等中高端手機,卻都不能支援5G網絡。

傳來2大喜訊!華為5G即将迎來大變局,2大國内廠商100%自研突圍

明明5G專利技術在全球都遙遙領先,華為卻遲遲無法釋出5G手機,其手機業務也是以大幅滑坡。其實,華為并不是不想釋出5G手機,而是釋出不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被美方制裁,晶片斷供,無法獲得5G射頻晶片。

如果說光刻機是半導體工業皇冠上的明珠,LNG船是造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那麼射頻晶片就是模拟晶片皇冠上的明珠。射頻晶片研發難度大,對手機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如果沒有射頻晶片,那手機就沒辦法接收發送信号,和闆磚沒啥差別。

此前,大陸的射頻晶片自給率還不到2%,多數都依賴進口,而更高端的5G射頻晶片的技術更是被西方國家掌握着。華為的5G專利大多集中在通信技術方面,射頻晶片幾乎都需要進口。

在美方未對華為實施晶片制裁時,華為尚一般都是從Qorvo、Epcos、村田等外國廠商處進口射頻晶片。被斷供後,就隻能從卓勝微、海思處得到4G射頻晶片,而5G射頻晶片,由于國内廠商此前一直造不出來,是以華為隻能無奈擱置5G手機。

傳來2大喜訊!華為5G即将迎來大變局,2大國内廠商100%自研突圍

射頻晶片研發生産難度大,5G射頻晶片的生産更是難上加難。最近幾年,華為海思也在研發5G射頻晶片,但因為5G射頻晶片有很高的技術壁壘和專利壁壘,而華為又開始得比較晚,是以仍沒有實作太大的突破。

但就在最近,關于國産5G射頻晶片,卻一連傳出兩個裡程碑式的喜訊。

1月,國内科技企業富滿微正式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可以用在智能手機上的5G射頻晶片已經進入量産階段,并且已經在和傳音、小米等手機廠商談合作了。

2月7日,富滿微的董秘又在投資者互動平台明确表示,公司自主研發生産的5G射頻晶片正在量産,不僅如此,富滿微的5G射頻晶片還擁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産權,是100%自主研發的。

除了富滿微,開元通信、漢國天下、卓勝微等國産晶片廠商也都在加足馬力研發智能手機用的5G射頻晶片,有的已經取得很大突破,并且在試産了。

傳來2大喜訊!華為5G即将迎來大變局,2大國内廠商100%自研突圍

雖然富滿微目前的洽談廠商名單裡沒有華為,華為之後釋出的新機型能否用上富滿微的5G射頻晶片,我們無從知曉。但富滿微5G射頻晶片的成功量産,給國内其他企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也讓我們看到了國産5G射頻晶片打破壟斷,實作自主替代的可能性。

另一個喜訊則是大陸第一款高性能5G射頻收發器晶片被研發出來了。前不久,力通通信正式推出B20晶片,這是大陸第一款100%自研的高性能5G射頻收發器晶片。不過這款晶片主要是用在專網、移動通信基站等領域的,不能用在手機上。

但B20晶片的意義依舊重大。早期大陸在這一領域也是受制于人,B20晶片的出現,打破了大陸在這個領域的空白。如果最後B20晶片可以成功實作量産,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陸在5G射頻收發器晶片領域的供貨能力,實作部分國産替代。

隻有自給自足,才不會被人“卡脖子”。待到這兩款5G射頻晶片正式量産流通後,大陸對外國射頻晶片的過度依賴将會被有效緩解。不管是建設5G基站,還是生産5G手機,都可以實作一定程度的晶片自給。

出貨規則修改、晶片斷供雖然給國内企業造成了很大的打擊,但也讓企業明白必須有自己的技術和産業鍊,才能不受制于人。而5G射頻晶片的成功量産,也說明了我們不是做不到。要想真正崛起,就得改變“造不如買”的陳腐思想,把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