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課本中有哪些錯誤

試答首先定個位,中國曆史教科書在大的傾向性和選材廣泛性,對于争議問題的定位,說相當不錯是沒問題的,至于有沒有錯誤,肯定會有,畢竟中國曆史是以書面記載為主,具體分析如下。

上古時代部分(原始人夏商西周)這部分問題較大,這部分由于年代久遠,經常會随着新發現而被推翻,比如中國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似乎有人發現更早的古人類化石,巫山人204萬年,此處有争議)以及研究而被推翻,比如國中課本最早的精确的時間是武王伐纣公元前1024年,現在已經推出夏朝曆史是公元前2070年了。

還有一部分随着研究而改變,比如夏朝開國君主從以前的啟到現在的禹。

這些部分都可以算是錯誤,如要一一列舉,還是有不少的。

除了這些,還有一些學術争議,比如中國何時進入封建時代等等,就有諸多說法,從西周到魏晉都有,這些學術争議,某種程度,也可以算是曆史課本的錯誤。

春秋戰國到清朝(1840以前)這部分開始有明确的曆史記載,當然,人的記載,難免會帶有主觀性,雖然可能客觀性很高(尤其是春秋戰國),二十四史,給上個王朝修史這類不可信部分很多,而曆史課本的主要來源就是這些,有可能會帶有一定問題,就我個人而言,感覺比較明顯的是正史裡對于農民起義描寫往往偏于負面,而曆史教科書往往偏向正面太多(很多農民起義遠沒有曆史課本描述那麼好),這種矯枉過正算是曆史課本的錯誤,其餘還有一些争議内容的定位可能有失偏頗,比如嶽飛是不是民族英雄的一些争議(并非否定嶽飛曆史地位,而是對嶽飛戰争性質的讨論)。

清末民國到近當代這部分開始,由于年代較進,至少個人覺得,在大的傾向性上并沒有太大錯誤;而在一些定位上,往往有問題(不過提出問題的恰恰是網上某些非曆史學家的公知們)比如說抗日戰争該不該用孩子(小兵張嘎)和婦女作戰,還舉出美南北戰争為例說這是不人道的行徑,至于還有一些說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是合理的;汪精衛不是漢奸等等觀點,就不予列舉了。

而除了這部分非學術争議,在一些小細節上,常常是各方有各方的說法,資料來源不同常常有不同結論,比如抗日戰争日軍陣亡人數就有N多版本,這種情況下很難定義到底哪個錯哪個對(當然網上一群人鼓吹國軍是抗日中堅,共軍消極抗日,我隻能說這些人真敢說,至少我身邊的曆史愛好者,無論左右,對于國軍抗日都基本當笑話看;至于誇民國多美好的,就不評價了),是以,很難定義為哪個對哪個錯。

建國之後的一系列問題,寫的并不夠透,比如一個三年自然災害中國餓死多少人的敏感問題,并不感談,大躍進這部分錯誤,并沒有寫透;文革部分就很有意思了,課本的定位是全盤否定,這個确實寫得很透,但文革真的一無是處麼,其實未必。

還有某個敏感時間,不得不說,早期曆史課本基本不提,最近的似乎寫進課本了,定性是政治風波,但也是略而不談,有失偏頗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