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森林覆寫率達52.5%,征服懸崖柏樹種植繁育...重慶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

作者:上遊新聞

10月13日,上遊記者從重慶市林業局獲悉,全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在加強生态系統保護、不斷推進生态系統恢複、實施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等方面取得了相關進展。

據了解,重慶是生物多樣性較豐富的地區,也是世界34個重點生物多樣性地區之一,其分布的陸基野生脊椎動物800多種,野生植物6000多種。

森林覆寫率達52.5%,征服懸崖柏樹種植繁育...重慶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

近年來,我市加快建立自然保護土地管理體系,山地、水、林、湖等草系統整體管理,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提高。

推進"天地"綜合監測網絡建設

在加強生态系統保護方面,我市全面加強了對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濕地等自然生态系統的保護,嚴格管理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栖息地的保護,不斷加大對天然林資源的保護力度,将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态保護價值高的地區納入自然保護區等重點保護區。

并加強監督管理,推進"天地一體化監測網絡建設",建構"平台發現-現場核查-監督執法"的主動發現監管體系,提升自然保護場所管理能力,科學建立自然保護土地體系。

目前,全市共建立了各級自然保護區218個(其中自然保護區58個,景區36個,地質公園10個,森林公園83個,濕地公園26個,生态公園2個,世界自然遺産3個),總面積約126.9萬公頃,占全市面積的15.4%, 有效保護了該市90%以上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和90%以上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态系統。

全市森林覆寫率達52.5%

在不斷推進生态系統恢複方面,我市統籌山林、湖草綜合治理,加強森林生态系統恢複,縱深推進土地綠化更新行動,繼續實施新一輪回歸森林、岩溶地區石荒漠化綜合治理、長江保護林建設和森林品質精準改善等國家重點林草生态 修複項目。

全市森林覆寫率達到52.5%,森林蓄積量2.41億立方米,森林數量明顯增加,森林品質逐漸提高,森林生态系統穩定性進一步增強。

并加強濕地利用控制,建立健全濕地分類管理制度,釋出市級重要濕地名錄,實施濕地植被重建、污染治理、清理淤泥、生态補水、濕地增殖釋放等恢複工程,濕地生态系統持續改善,生态功能明顯增強,水質明顯改善, 候鳥數量大幅反彈。

例如,彩雲湖國家濕地公園湖泊的水質已從處理廠提高到4種水種,白鹳和蟋蟀全年等待鳥類栖息,漢峰湖國家濕地公園每年的冬鴨數量在8000~2萬隻之間。

克服懸崖柏樹種植育種技術

森林覆寫率達52.5%,征服懸崖柏樹種植繁育...重慶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

在實施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搶救保護方面,我市全面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重點,不斷實施黑葉猴、森林、中國秋沙鴨等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崖柏、銀杉等極少數種群搶救和保護項目。

目前,金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黑葉猴種群已從不足80隻逐漸恢複到現有150多隻,人工授精、野外訓練、自然生境修複等研究獲多項科技獎,我國渭河流域秋沙鴨數量連續9年越冬, 這個數字從2013年的35個增加到61個。

并開展了崖柏、蓮藕、銀杉、水杉等珍稀瀕危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原生栖息地保護、人工栽培研究、田間回歸試驗、種子保護等搶救保護工作。

目前,4053株野生崖柏注冊已經完成,攻克崖柏樹種植育種技術,穗生根率80%,轉移成活率95%,建成人工繁育基地2個,人工繁育苗4000多萬株返鄉2萬株;

上遊新聞 範勝青專訪機關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