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急性肝炎的中醫處方思路02.05林某某,男,49歲,黃疸原因待查,膽紅素160機關辰下:口幹稍口苦,納差,偶有惡心,厭油

急性肝炎的中醫處方思路

02.05

林某某,男,49歲,黃疸原因待查,膽紅素160機關

辰下:口幹稍口苦,納差,偶有惡心,厭油膩,寐差,夜醒于1點,小便黃,大便正常;

舌脈:舌質紫紅,苔白膩微焦,脈浮弦細,左尺大于寸關;

中醫分析:

1、舌質紫紅,苔白膩微焦,考慮濕重;

2、寸為陽,尺為陰,左尺大于左寸,考慮陽氣不足,濕難化;

3、濕重,阻滞三焦而化熱,少陽樞機不利,膽熱上炎,故可見口幹口苦;

4、膽熱犯胃,故可見納差,厭油膩;

5、膽熱擾心,故可見寐差;

治療:溫陽化濕,利膽退黃

方藥:茵陳五苓散加減

處方如下:茵陳, 茯苓, 桂枝, 豬苓,澤瀉, 白術,姜半夏,六神曲, 苦杏仁,薏苡仁

豆蔻

按語:黃疸,考慮濕為主,故選擇茵陳五苓散加減,加用姜半夏降逆止嘔,使得膽熱下

行,加用六神曲消食健胃;加用三仁湯宣上暢中滲下化濕邪;

1、五苓散

溫陽化氣,利濕行水。此次因為左寸弱于左尺,且舌質紫紅,且苔白膩,考慮正氣不足以化

濕,故在四苓湯基礎上加用桂枝來溫陽化氣而達到排濕的目的,而少陽證,加用茵陳清熱利

濕退黃,寒溫并用,互相牽制的同時相輔相成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02.09

病原學檢查提示急性戊肝,急性A肝,目前膽紅素70機關

辰下:口幹口苦,小便黃,餘無不适

舌脈:舌如圖,脈浮弦緩,左尺大于左寸

處方如下:柴胡, 黃芩, 茵陳, 桂枝, 豬苓, 茯苓, 澤瀉,白術, 姜半夏, 厚樸, 杏

仁,薏苡仁, 豆蔻

按語:從黃疸,結合舌象,且脈緩,左寸稍沉,結合苔黃膩,可見屬于濕熱黃疸,濕重于

熱,故選擇茵陳五苓散加減,因口幹口苦,故考慮少陽病,加用小柴胡湯;而苔膩,故加用

三仁湯;

1、小柴胡湯

其功效主要是和解少陽,和胃降逆,扶正祛邪。膽為清淨之府,無出無入,其經在半表半

裡,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邪入本經,乃由表而将至裡,當徹熱發表,迎而奪之,勿令傳

太陰;柴胡聯合黃芩和解少陽,清少陽膽熱,姜半夏降低導膽熱下行,人參、甘草,大棗、

生姜以補正氣而和中,避免木旺克土。

2、三仁湯

三仁湯,具有宣暢氣機,清利濕熱之功效。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氣,氣行則濕化;白蔻仁芳香

化濕,行氣寬中,暢中焦之脾氣;薏苡仁甘淡性寒,滲濕利水而健脾,使濕熱從下焦而去。三

仁合用,三焦分消,是為君藥。滑石、通草、竹葉甘寒淡滲,加強君藥利濕清熱之功,是為

臣藥。半夏、厚樸行氣化濕,散結除滿,是為佐藥。

02.12

複查膽紅素39機關,拟出院

急性肝炎的中醫處方思路02.05林某某,男,49歲,黃疸原因待查,膽紅素160機關辰下:口幹稍口苦,納差,偶有惡心,厭油
急性肝炎的中醫處方思路02.05林某某,男,49歲,黃疸原因待查,膽紅素160機關辰下:口幹稍口苦,納差,偶有惡心,厭油
急性肝炎的中醫處方思路02.05林某某,男,49歲,黃疸原因待查,膽紅素160機關辰下:口幹稍口苦,納差,偶有惡心,厭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