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兆楠:倆哥哥成千億富豪,他卻在老家打工,被贈200億分文不取

李兆楠:倆哥哥成千億富豪,他卻在老家打工,被贈200億分文不取

香港這片寸土寸金的土地,一直都有着許多富豪,聞名的就有以房地産發家的郭得勝、李兆基、李嘉誠、鄭裕彤這“香港四大家族”。

一般來說,富豪們的江山到一定規模時,他們的兄弟、兒子、侄子乃至孫子,都會進入家族企業幫忙打理公司,以鞏固家族帝國。

但位列2020年福布斯雜志公布之香港富豪榜第一位的李兆基,其弟弟李兆楠卻不喜商界,甘願留在佛山順德老家做一個普通人。

遠離家鄉打拼

李兆麟、李兆基、李兆楠三兄弟出生于佛山順德大良鎮一個較為殷實的家庭。

李兆楠:倆哥哥成千億富豪,他卻在老家打工,被贈200億分文不取

是以,小的時候,三兄弟或多或少都接受過一定的教育,讀過四書五經,生活上也不愁吃穿,算是能過上安穩的日子。

在大哥李兆麟之前,父親李介甫還有兩個兒子,都在小的時候就夭折了,但家裡人還是按照輩分,叫李兆麟老三,李兆基老四,李兆楠老五。

是以,李兆基成為名震香港的大富豪之後,人們都叫他“四叔”,李兆麟則是“三叔”。

李家在順德當地擁有天寶榮金鋪和永生銀号兩間門店,以黃金和外彙生意為主,李兆麟和李兆基兄弟兩人從小就跟在父親身邊,看着店裡的人如何打理生意,學習怎樣鑒别黃金白銀。

李兆楠:倆哥哥成千億富豪,他卻在老家打工,被贈200億分文不取

兩人也天資聰慧,學得了一手生意經。後來,日寇全面侵華,李兆麟跟着叔父到湛江去讀書,李兆基則繼續跟着父親打理店鋪的生意。

金銀鋪裡打金器、銀器的師傅總會在幹活的時候偷一點兒材料,李家的鋪子裡也有這種情況,但李介甫礙于師傅們的技藝,卻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年紀還小的李兆基發現這種情況,卻覺得從長久考慮,不能聽之任之。思來想去,他覺得求人不如求己,于是自己摸索鑄金的技術。

12歲時,李兆基就已經熟練掌握了看金、化金、熔金的核心技術以及相關知識,鑒别黃金的本領也為人稱道。

李兆楠:倆哥哥成千億富豪,他卻在老家打工,被贈200億分文不取

後來,李兆基又在偶然間摸索出了使舊紙币變新的方法,為店鋪賺得不少利潤。

李兆基才十幾歲,父親就把店鋪都交給他打理,而他也把家裡的事業打理得井井有條。然而,日本戰敗後,貨币極速貶值,盡管李兆基很能幹,也抵不過金鋪的生意江河日下。

1948年,李介甫希望兒子到更大的地方去發展,不要局限于家中這一畝三分田。

那時,大哥李兆麟因為種種原因也停學回到廣州,在當地的金銀業内供職,一開始吃了許多苦,但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勤奮,漸漸升任經理。

李兆楠:倆哥哥成千億富豪,他卻在老家打工,被贈200億分文不取

李兆麟和弟弟李兆基一樣,他們的目光都不局限于眼前,而是在更大更遠的地方,聽到父親的想法後,他們早已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想要到繁華之地去大展宏圖。

李介甫于是分别給了李兆麟和李兆基一千塊錢,讓他們到澳門和香港去發展。兄弟倆就此告别長大的故鄉,背起行囊,開始他們的打拼之路。

李兆基初到香港時,在幾間銀鋪挂單,從事買賣外彙和黃金的老本行生意,大賺了一筆。後來,李兆基涉足房地産,成立公司,他的準則就是每件事情無論大小,都必須要親自過目。

憑借深遠的目光和在商戰中過硬的手段,李兆基打下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随後投資大陸的酒店項目,進行多元化發展,其産業領域包含瓦斯、基金等,一舉躍入了香港十大富豪榜。

李兆楠:倆哥哥成千億富豪,他卻在老家打工,被贈200億分文不取

經過多年的發展,李兆基已成為香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晚年時身價高達兩千多億,風頭甚至要超過首富李嘉誠。

早在1996年,李兆基的财富值便在全球富豪榜中位列第四,是華人富豪在全球财富榜的最高排名,至今沒有華人能打破這項記錄。

李兆基的哥哥李兆麟同樣是一個風雲人物。當年,弟弟帶着一千塊錢隻身前往香港,他則隻身前往澳門。

在澳門,他依舊從事自己擅長的金銀業,有了幾年的積累之後,他決定前往香港發展。

李兆楠:倆哥哥成千億富豪,他卻在老家打工,被贈200億分文不取

初到香港的李兆麟,做過進口貿易、塑膠樹膠制品等生意,但都不太理想,爾後,他便和弟弟一樣,投身房地産,成立地産公司。

當年,香港的經濟逐漸發展,對房屋的需求日益增大,房地産是一個潛力十足的發展領域,李兆麟腳踏實地,讓公司穩步發展,很快就賺得第一桶金。

七十年代時,李兆麟成立的“兆安地産有限公司”成為上市公司,到了八十年代,他的公司業務擴大到了上海、廣州、佛山等地。

李兆麟的财富雖然沒有弟弟李兆基多,但他在香港有上百間鋪子收租,一年的租金就高達幾個億,被人稱作“鋪王”,再加上地産公司的收入,他也是香港富甲一方的百億富豪。

李兆楠:倆哥哥成千億富豪,他卻在老家打工,被贈200億分文不取

成為富豪的李兆麟,緻力于為家鄉的發展做貢獻,給順德捐獻醫院、教學樓等,是樂于奉獻的慈善家。

截然不同的人生

兩位哥哥在外出打拼之後,皆取得不小的成就,成為聞名的大富豪,相比之下,弟弟李兆楠的人生則截然不同。

上世紀四十年代,當李兆麟、李兆基兩個哥哥遠離家鄉時,父親也詢問過李兆楠的意見,但他選擇留在老家,幫忙打理家中的鋪子,照顧父母,并完成自己的學業。

李兆楠性子一向溫存,并不像哥哥們那樣有沖勁,對做生意也沒有那麼感興趣,不喜歡名利場上的那些紛争,隻喜歡安穩的生活。

李兆楠:倆哥哥成千億富豪,他卻在老家打工,被贈200億分文不取

别人會問他,為什麼不跟着兩個哥哥一起到外面去做生意,他總會說:“我走了,誰在家照顧父母?”事實也确是如此。

身在老家照顧父母的李兆楠就好像是哥哥們的後盾一樣,讓他們得以放心遠行。

家中兩間鋪子生意的重擔就落到了李兆楠身上,父親李介甫也手把手教李兆楠做生意,但李兆楠對生意是一點興趣都沒有,他也不是做生意的料,多多少少沒有那種能獨當一面的氣魄。

是以,李兆楠在家裡的鋪子幹活時,不像是掌櫃,更像是一個言聽計從的夥計。

李兆楠:倆哥哥成千億富豪,他卻在老家打工,被贈200億分文不取

李介甫知道小兒子是一個沒有那麼多闖勁的人,但他也希望兒子能繼承自己的生意,能發揚光大那自然最好。可惜,他也知道,李兆楠對此毫無興趣,于是也就随他去了。

時代砸下許多沙子時,誰也無力抵擋。随着國内戰事告急,各處形勢動蕩,李家鋪子的金銀貨币生意越來越不好做,逐漸蕭條。

李介甫夫婦年紀也大了,無法在亂世中力挽狂瀾,隻能退步,在損失更大之前關掉家中的鋪子。

李兆楠一下子仿佛“失了業”,但他并沒有什麼怨恨,畢竟他對生意上的事一向不上心。為了維持生計,他選擇進入工廠打工,過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李兆楠:倆哥哥成千億富豪,他卻在老家打工,被贈200億分文不取

從衣食無憂的商人之子到平平無奇的打工仔,這樣的落差大概會使很多人覺得心裡難受。

但李兆楠卻沒覺得這樣有什麼難過,從工廠到家兩點一線的生活雖然平淡,但是安穩,每月的工資雖然隻能維持溫飽,但是這也就夠了,李兆楠從來都不是愛财之人。

到了能夠成家的年紀時,李兆楠便同在工廠裡認識的一個女孩結了婚,兩人辦了簡單的酒席。

至于新婚的房子,則是李兆楠自己拿出積蓄,再加上父母的資助,東拼西湊買的一個六十平方米的小房子。

李兆楠:倆哥哥成千億富豪,他卻在老家打工,被贈200億分文不取

結婚後,李兆楠和妻子很快便生下幾個孩子,夫婦倆過着在工廠上班、回家後則照顧小孩的柴米油鹽的生活,就和千千萬萬的普通人一樣。

而此時遠在香港的李兆基和李兆麟,則在他們的商業帝國裡大展拳腳。

甘于清貧的“隐形富豪”

兩位哥哥是遠近聞名的大富豪,自然忘不了感情甚好的親弟弟,李兆麟和李兆基多次邀請李兆楠到香港,和他們一起管理公司,或是全家一起搬到香港,跟他們一起住豪宅,但每次都被李兆楠婉拒了。

李兆楠覺得,在香港這樣快節奏的繁華都市裡很不适應,自己也不懂任何生意場上的事情,對他來說,守在老家過平淡一點的生活,沒什麼不好。

李兆楠:倆哥哥成千億富豪,他卻在老家打工,被贈200億分文不取

哥哥們知道弟弟不喜歡名利紛争後,也就不勉強弟弟了。李兆基幫弟弟在順德找了一份商場從業人員的工作,讓他不用每天都在工廠幹那些又苦又累的活兒。

李兆楠便守着這樣一份工作,直到退休。同僚們有時候會打趣李兆楠說:“李叔,你和四叔(李兆基)名字像兄弟噢!”李兆楠每次也隻是笑笑不說話。

同僚們不知道,李兆楠和李兆基真的是親兄弟。

李兆基一向喜歡孩子,兒媳徐子淇在八年内為李家生下了四個孩子,湊成了兩個“好”字,并表示可能還會再生第五胎,深得公公李兆基喜歡,為其買下豪宅和豪車,還直接給了十億元的巨款,可謂是“重重有賞,絕不手軟”。

李兆楠:倆哥哥成千億富豪,他卻在老家打工,被贈200億分文不取

對于李兆楠的兒孫,李兆基也是幫襯許多,資助他們到國外去留學。

盡管身份天差地别,李兆楠從未離開家鄉順德,兄弟幾個各有發展,但兄弟幾個人的感情一直不錯,空閑時都會一直喝茶。

有一次,李兆楠到李兆基的别墅去拜訪,被記者拍了下來。

記者并不認識鮮少露面的李兆楠,見他和李兆基談笑風生,關系甚好,但是衣着樸素,又不像是生意上的夥伴,以為是李兆基家新雇的保安,寫成了報刊的文章标題。

李兆楠:倆哥哥成千億富豪,他卻在老家打工,被贈200億分文不取

李兆楠和李兆基看到報紙後,并不覺得生氣,隻覺得有一點哭笑不得。

回到順德的李兆楠仍住在小房子裡,沒有豪宅,沒有豪車,也沒有保姆。他覺得,晚年兒孫滿堂,兄弟和睦,家庭和諧,就是最好的生活了。

實際上,李兆楠是不為人知的“隐形富豪”。早在1993年,李兆基就出資以他和弟媳的名義成立了廣州恒德貿易發展有限公司,并入股了平安保險。

也就是說,李兆楠本人持有平安保險2.72%的股份,大約是兩億股。

李兆楠:倆哥哥成千億富豪,他卻在老家打工,被贈200億分文不取

一開始,内地的保險業還未發展起來,外資要進入中國保險市場,審批的程式也十分複雜。

但是,在那個時候,李兆基就看到了保險市場的發展潛力,有計劃要進軍保險業,足見其目光之遠大。

李兆楠行事低調,對于這家公司,他不過是挂一個名,因為要在内地發展保險業,還是要内地人辦事比較友善,“香港人投資要好多手續”。

盡管如此,由于平安保險近十幾年來發展迅速,上市之後,市值更是節節攀升,李兆楠手中的财富有了爆炸式的增長,身價高峰期時曾高達兩百億人民币,在胡潤富豪榜上排名第34位,李兆楠被外界形容為“神秘低調的富豪”。

李兆楠:倆哥哥成千億富豪,他卻在老家打工,被贈200億分文不取

時至今日,李兆楠手中的财富依舊很可觀。

李兆基當時出資以弟弟的名義開辦公司,一方面是為了手續可以便利一些,另一方面也是為弟弟的以後考慮,讓弟弟不用工作也不會坐吃山空。

普通人要是一下子有了兩百億的财富,興許早就肆無忌憚地揮霍了,但李兆楠二十多年來并沒有動過這筆錢,一直過着樸素清貧的生活。

退休之後,李兆楠的生活更是簡單,空閑時就是在公園和夥伴們下棋,在家便是喝茶、養花,每天早上都會提着籃子到菜市場去買菜,安閑自在。

李兆楠:倆哥哥成千億富豪,他卻在老家打工,被贈200億分文不取

李兆楠有孩子在加拿大定居,曾把父母接到加拿大,但兩夫婦不會講英文,覺得在國外生活跟坐牢沒什麼分别,很沒意思,于是沒過多久就還是回到老家生活。

李兆楠在去世前,把李兆基給他的價值兩百億的股份都還給了哥哥,并沒有傳給子女,這也是屬于他的骨氣。

2020年1月25日,李兆麟也在香港逝世,享年98歲,這對兒孫滿堂,賺得百億财富的他來說,人生倒也沒多少遺憾了。

李兆基則退居二線,不再直接掌管企業,把公司都交給兒子打理,自己享受天倫之樂。

每種人生的樣子都不一樣,人各有志,我們往往很難說得清楚,什麼樣的人生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可平淡也好,繁華也罷,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就是分外精彩的。

參考資料:

鳳凰網,2020年2月13日《香港首富李兆基98歲兄長李兆麟葬禮低調簡約,一門三傑皆百億富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