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Apple。
今天要體驗的是華為第一台豎折折疊手機 P50 Pokect。
背面和之前釋出的P50系列一樣,采用“萬象雙環”—挖了兩個圈的設計。

我是覺得,這個設計辨識度極高,離着八百米就能看出來。
但有些人啊,覺得這個造型有點像空調外機,接受不了。
我拿的這個配色是晶鑽白,背面采用的是雙面立體微雕工藝,有點blingbling的感覺。
我們都知道之前華為折疊屏用的是水滴鉸鍊方案。
這種方案的好處就是,折疊閉合之後螢幕之間幾乎是沒有縫隙的,這樣就避免了這個夾縫進灰或者進沙子。
P50 Pokect 也用的是這個方案,幾乎做到嚴絲合縫,這個要給好評。
整機重量,190g,比P50 Pro還輕要輕幾克。
我覺得華為這個重量控制很可以了,畢竟這190g裡面還塞進了鉸鍊和外屏。
外屏是一個1.04英寸,分辨率340*340的圓形螢幕。
每秒動60下,這麼小的螢幕流暢度其實也夠用了。
可以切歌、看通知、看天氣,最近更新後還把月曆錢包等功能加了進去。
豎折折疊手機的傳統藝能也有,就是用主攝自拍,用外屏預覽。
簡單來說,相當于把P50 Pro的另一個環挖了,放一個華為手表青春版進去,意思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内屏則是一塊21:9 6.9英寸的可折疊柔性屏 ,比一般的要長不少。
你們喜歡長的還是短的呢?诶,我說的是手機螢幕啦。
這塊螢幕用來看2.35:1比例的寬熒幕電影,可以滿屏播放。
遊戲也能在橫向上又更廣的視野,這就是21:9螢幕的好處了。
内屏PPI是442,每秒動120下的螢幕重新整理率,高頻PWM調光,幾乎和P50 Pro一樣的配置。
哦對了,據我打回來的消息,内屏用的還是京東方的螢幕。
但螢幕排列已經用上了類鑽石排列。
顯示效果嘛,已經挺好的了,圖示比較清晰,字型邊緣也不虛。
有些朋友估計挺關心P50 Pokect的折痕表現怎麼樣。
我覺得折痕還是處理地比較好,亮屏後正面看幾乎沒啥折痕的。
側邊看有點明顯,但這又有什麼所謂呢,正常人誰側着看手機啊。
就是豎折不像Mate X2那種内折屏一樣,手指活動範圍隻要在兩邊,P50 Pokect它是像普通手機一樣使用的,手指經過折痕的次數比較多。
這樣你就經常觸摸到折痕的位置,這是我覺得用豎折折疊屏手機稍微那麼一丢丢不太舒服的地方。
噢,我還有一個忘說了。
(小聲)不知道是不是我這台是工程樣機的情況啊。
它折疊後再掰開,居然不能掰到完全180度的直,仔細一看,稍微有那麼一miumiu彎曲。
更神奇的是,它折疊的時間越久呢,打開的彎折角度就更大,稍微要你用點力才能掰直了。
關于懸停角度我也有一個發現。
就是它翻着90度是完全沒問的,穩得一批,大于90度,這樣,這樣,它也能停住。
但是!
也隻是正常的溫度下,一旦機身溫度高了,它就不能大角度懸停了。
比如我打了幾盤吃雞,機身就熱了,鉸鍊好像變得軟趴趴的。
能90度懸停,但不能像剛才正常溫度下大于90度的懸停了。
這鍋,要不還是燒龍888來背,誰叫你這麼熱呢?
考慮到豎折折疊屏手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完全打開來用,這種懸停使用場景不多,其實影響也不大。
再次說明,這隻是我拿到這台工程機的發現啊,不代表零售版也有這情況。
既然提到888,那麼我就講一下這部手機的性能吧。
P50 Pokect沒有了冰麒麟版本了,SoC都用的是大火龍888。
跑分今天我就不跑了,你們看了一年都看膩了,我就說一下發熱問題。
還是老樣子啊,大型性能測試軟體——原神跑兩三分鐘後就鎖45幀了,幾分鐘後機身變得挺燙手。
看來華為也駕馭不住這條火龍啊。
而且啊, SoC在上面這塊區域。
這樣玩遊戲,就變成左邊熱,右邊冷。咱就是說,感受到了冰火兩重天。
照這個情況來看,P50 Pokect可能不太适合深度手遊的朋友。
相機方面。
可能是為了厚度考慮吧,隻保留了同款主攝和超廣角。
取消了P50 Pro長焦和黑白鏡頭,換成了3200W的超光譜攝像頭、多光譜傳感器、多光譜補光燈。
可以用來檢測你的皮膚情況、防曬情況,适合我這種17歲美少女。
也可以在暗光環境拍攝熒光,和朋友看下夜光劇本什麼的。
這些功能怎麼說呢,還是挺(mei)創(luan)新(yong)的。
說完相機,下面說一下電池和充電。
電池為4000mAh,充電沒上66W,隻有低一檔的40W有線快充。
還是那句話,考慮到190g的重量,塞進鉸鍊和外屏,還有這個容量的電池和快充速度還是可以的了。
P50 Pocket 有着精緻的做工,鴻蒙的生态,相對最好的鉸鍊方案,可能是市面上使用體驗最好的豎折折疊屏手機。
但是,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隻有4G版本,沒有5G。
沒有長焦、也沒有麒麟晶片版本,這些都是遺憾的點。
這次和P50 Pocket一起釋出的還有——華為智能眼鏡二代。
外形和我們普通眼鏡差不多,就是鏡腿這裡稍微粗一點。重量是38.2g,戴上去不會覺得很重。
如果你戴有度數的眼鏡,還能拿去指定的眼鏡店配鏡片。
智能眼鏡,那當然得講下它智能的地方咯。
戴上自動連接配接,摘下斷開連接配接,滑動長按輕按兩下操作,支援鴻蒙多裝置切換,使用邏輯和無線耳機差不多。
最厲害的還是它的控音能力。
正常音量下播放音頻,旁邊的人幾乎是聽不到的。
音量超過70% ,才開始有點漏音。那如果開到100%,基本和外放無差别了。
我覺得70%左右的音量已經夠了,安靜的環境甚至開50%都行了。
播放時的振動還能接受,鏡腿的位置沒有嗡嗡嗡的震動感。
至于音質嘛, 這個輕量級的眼鏡能多大的振動單元,DDDD啦。
除了播放音樂,還有語音助手、聽歌識曲、頸椎檢測等等智能功能,我就不多說了。
好啦,最後來總結一下。
華為這次釋出的縱向折疊屏和智能眼鏡,雖然有些遺憾,但亮點還是不少的。
華為現在處處受限,比如5G射頻晶片之類的很多主要配件都不能用,市場佔有率也随之降了不少,但它還是堅持下來了, 依舊帶來了不少亮點産品。
别的就不說了,希望今年華為能把Mate 50系列順利放出來吧。
END
歡迎點選科技每日推送視訊号,看最新視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