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4日,有一個人的名字在熱搜爆了。
#劉學州#
和他有關的新聞在熱搜挂了一整天,熱度持續上升,可官方卻沒有一人站出來道歉。

劉學州是誰?
他是一個15歲的未成年男孩,出生被親生父母賣掉,四歲養父母雙亡,二年級開始寄宿制學校,遭遇校園霸淩甚至被老師猥亵。
15歲全網尋找親生父母,被親生父母二次遺棄并拉黑。
媒體惡意報道,遭受網暴,這些都全壓在一個孩子身上。
被網暴緻死。
他去世了,可是網暴他的人卻不說話了,一句道歉都沒有,沒有愧疚感也沒有悔過之心。
網友為他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和憤怒,他們紛紛表示,“網暴什麼時候立法?他的父母為什麼不能受到法律制裁?不核實真實性就報道的媒體不會付出任何代價嗎?”
有時候筆和紙是比槍還厲害的殺人武器。
我們一向都說南韓人敢拍各種題材的影視劇。
曾經有一部電影,在電影院上映37天之後,這個國家因為這部電影修改了自己的法律。
有人敢拍,有人敢放,有人敢改。
這部電影叫——
《熔爐》
這部電影叫《熔爐》,修改的法律名稱為《熔爐法案》。
據豆瓣統計,十年裡八十多萬人給它打了9.3的高分,幾乎無差評。
本片取材于2005年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的真實事件,改編自南韓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說。
這不是電影,沒有誇張;也不能用電影的标準評判它,能拍出來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來自首爾的美術老師姜仁浩(孔劉 飾)被校長推薦到霧津的一所聾啞學校教書。
從進入這個學校起,他就感到了學校的不同尋常之處。
校長是雙胞胎,長得一模一樣的兩兄弟。
雖然是被推薦進入的學校,可再怎麼說都要“守規矩”。
老師的位置可不是白給的。
是要花錢買的,五千萬韓元。
随後,姜仁浩在班級裡教聾啞孩子畫畫時更是發現了學生的怪異,他們在害怕老師。
其中有三個學生最為明顯。
聰穎的金妍鬥、貪吃的陳宥利、弟弟自殺身亡臉上總是帶着傷痕的全民秀。
他們之間還有一個共同點:不是無父無母的孤兒就是家長老弱病殘。
當他和其他老師說到同學們的反常時,老師卻說當然不能用普通孩子來對待他們。
他又聽到有奇怪的聲音從廁所中傳來,想要上前檢視,保安又制止了他。
可能是他的善意讓學生感到了希望,也可能是那些學生真的感覺到了他想要幫助學生的心思。
陳宥利突然拽住了他的衣角,将他帶去了地下室的洗衣間。
他打開門才看到——
老師把小女孩金妍鬥摁進了洗衣機裡。
金妍鬥昏迷了。
姜仁浩把金妍鬥送進了醫院,拜托朋友照顧她,金妍鬥說出了更可怕的事情——
她被校長性侵了,加害者有好多人,遭受性侵的不止她,男孩也被強暴了。
他們被威脅不準說出去,他們無力反抗。
反抗就要挨打。
姜仁浩等人是不可能置之不理的,但他們能力有限,他們被要求終止上訴,被駁回,沒有人受理。
因為校長的電話權利和人脈參透到了各種權利機關。
姜仁浩不甘心,他利用媒體網絡曝光了校長等人的禽獸行為。
法院終于受理了,但他又被威脅了。
給他錢,他不要;威脅他的前途,他也不怕;他們還以患有哮喘的女兒威脅他。
既然姜仁浩“說不通”,他們又對受害人的家屬下手了。
小男孩年邁的奶奶簽下了協商書,拿到了賠償金。
這些人在作案時早已想到被發現該怎麼辦,他們的侵犯對象永遠都是孤兒或者老弱病殘沒有背景的孩子。
當然,最殘忍的不是這些,是當庭對質。
他們要求受害人當庭說出自己是怎麼被侵犯的!
最難過的是,孩子們本來對這起案子的結果報以希望,可惜并不如人意。
他們不惜以死為代價,和作案人同歸于盡了。
電影的結尾,沉重又殘酷。
他們既聽不到聲音,也說不了話,他們的哭泣與呐喊又有誰聽得見?
在這個令人無奈又窒息的世界裡,我們無法做到改變,那麼就隻有遵從自己堅定的内心。
希望在每一次孩子們呼救時,大家都可以成為他們的一絲亮光,在黑暗的懸崖邊拉他們一把。
就好比劉學州被網暴前的呼救聲。
如果新京報寫一篇關于劉學洲成長過程的報道,而不是寫一篇把他當成吸血鬼、騙子的報道,未來是不是會有一個優秀的青年?
可惜沒有如果,魯迅先生當年想用筆拯救國人,新京報今天把筆變成屠刀殺死了自己的同胞。
人心之惡把一個孩子逼上了絕路,而他在自殺前還将賬戶餘額一半捐石家莊孤兒院。
總之,如果有來生,希望他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