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大靖:從不是年少成名的天才,有的隻是不斷努力

從第一次滑冰摔了107次,到獨自一路向南不斷學習;從進入國家隊隻是陪練,到終于在冬奧會上奪金;從備戰周期陷入低潮,到在北京冬奧會上奮力一搏。站在短道速滑賽場上的武大靖,從來不是一個年少成名的天才,他有的就隻是不斷的努力再努力。

武大靖:從不是年少成名的天才,有的隻是不斷努力

今晚,雖然沒能在北京冬奧會男子500米比賽中成功衛冕,但是對于武大靖來說,能夠拼勁自己的全力,征戰三屆冬奧會,他已經戰勝了自己。

第一次滑冰摔了107次

武大靖:從不是年少成名的天才,有的隻是不斷努力

10歲時,因為在電視裡看到大楊揚等人在短道速滑賽場的飒爽英姿,武大靖喜歡上了滑冰。淩晨4點的佳木斯,室外溫度僅零下30攝氏度,他拿着冰刀,推着小自行車,就這麼自己出門了。

“第一次滑冰在冰上摔了107次。”至今,武大靖還能清楚的記得自己第一次上冰的情景,大靖爸爸有時候忍不住,偷偷去看兒子訓練,“那時候的室外冰場哪有防護擋闆呀,全靠雪堆擋着,滑着滑着摔倒了,整個腦袋都紮雪堆裡了,他也不哭,起來拍拍接着滑。”

訓練刻苦的武大靖,每天出汗特别多,“衣服從裡濕到外,寒風一打都透了,他怕我們擔心,都是偷偷把衣服換好,然後吃口飯,早上6點多又去上學了。”每當想起大靖小時候所受的苦,武大靖的媽媽總會心疼地落下淚來。

家庭并不富裕的武大靖從小就很節省,也從不跟其他的孩子攀比。就連冰刀,也是有什麼穿什麼。他的第一雙冰鞋是大道用的,而且還特意買大了一點兒,導緻經常磨腳。後來,家裡開始給大靖買二手的冰鞋穿,他也從來不抱怨。

這些苦對于武大靖來說,在站上冰場的那一刻,就煙消雲散了。

那段獨自吃苦之旅

武大靖:從不是年少成名的天才,有的隻是不斷努力

然而,幸運似乎一直和武大靖開着玩笑,和很多年少成名的運動員相比,他的短道之路似乎更多了幾分波折。

為了更好的訓練條件和發展,武大靖從哈爾濱去了南京。13歲的少年,獨自背着行囊,20多個小時的火車,一路向南。

這是一段從小獨自背上行囊的吃苦之旅,有多苦?武大靖的腳就是答案。在訓練的時候,他的腳踝骨經常被磨出大筋包,筋包磨破了就看到肉,再磨破了就能看到骨頭。每當這時,他都會在上冰前敲打腳的這個部位,好讓這個部位變得麻木,感覺不到疼痛。

吃了太多的苦,武大靖始終咬牙堅持。2010年12月,他被當時的國家短道速滑隊教練李琰相中,破格收錄進國家隊。不過,當時他隻是國家隊的第11人。

剛進隊的時候,武大靖被認為天賦一般,在前兩個年頭裡,他一直是邊緣隊員,經常徘徊在二線隊伍中,或者是給主力當陪練。那是一段能壓垮神經的灰暗日子,每天陪着女隊員訓練,還被女生超越,武大靖的心裡就像是紮着一把刀。“長距離周洋過我,短距離範可新過我,每天自己的自尊心都在受着打擊。”正是那段時間的刺激,讓武大靖更加刻苦訓練,證明自己。

“那時候我的心裡做好了吃苦、挨累的準備。想要成為主力,就必須每天比正常的訓練多付出一倍的努力。雖然自己的天賦和對滑冰的了解稍微差了一些,但後來覺得,這完全可以通過努力去彌補。”武大靖當時這樣對自己說。

每一滴汗水都有了回報

武大靖:從不是年少成名的天才,有的隻是不斷努力

吃過的苦、受過的累,不止有武大靖自己知道。他流過的每一滴汗水,最終都化成了日後的每一次輝煌。

2014年索契冬奧會,武大靖暫露頭角,在男子500米決賽中獲得亞軍,當時一直領先的武大靖在最後一圈被安賢洙超過。是的,就是現在出任中國短道速滑隊教練的那個安賢洙。

4年後的平昌冬奧會,作為當時奧運周期男子500米成績最穩定的選手,武大靖被給予厚望。在那屆冬奧會上,中國代表團遲遲沒有奪金,在重重壓力下,武大靖從500米預賽開始,就展示了絕對的統治力,四場比賽全部領滑。預賽打破奧運紀錄;四分之一決賽打破世界紀錄;半決賽未受對手冰刀斷裂而導緻比賽中斷的影響,一騎絕塵,決賽再次重新整理世界紀錄并霸氣奪冠,并為中國代表團奪取平昌冬奧會首金。

他想回家好好陪陪父母

武大靖:從不是年少成名的天才,有的隻是不斷努力

平昌奪冠後,武大靖登上領獎台後手指左胸,那裡印着鮮豔的五星紅旗。在那個時候,武大靖的心中就已經播種了下一個願望,“2022年,北京見!”

然而,衛冕之路并不平坦。年齡逐漸大了,國際比賽參加的少了,武大靖的低潮期幾乎貫穿了整個備戰周期。但對于武大靖來說,這些壓力他說不出口,他能做的就是堅持。

終于,在北京冬奧會首日的比賽中,他和隊友一起在短道速滑混合接力比賽中拿到了中國代表團的首金。奪得金牌的那一刻,武大靖哭了。那一刻,他覺得自己這四年的堅持是有意義的。

接着就是男子500米比賽了,想要衛冕,武大靖也拼盡了全力。但是,半決賽中,他還是沒能成功,最終以小組第三的名次無緣最終的A組決賽。

但武大靖的北京冬奧會征程還沒有結束。接下來,他還要參加男子5000米接力的比賽,而他還想把上屆平昌冬奧會的銀牌變成金牌。

再然後呢?就是回家了。

“這四年很不容易。隊伍沒有放棄我,我也沒有放棄自己,家人也一直給我鼓勵。雖然我幾乎不能回家,但他們給我的鼓勵始終在我心裡,比賽全部結束後,我要回家好好地陪陪他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