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救助是醫療保障制度的最後一道防線,在緩解困難群衆醫療費用負擔,防止因病緻貧、因病返貧方面發揮着重要的兜底作用。近日,在江浦路街道,一筆醫療救助金解了居民張阿姨的“燃眉之急”。
張阿姨患有多處關節病變及壞死,為肢體殘疾2級的低保人員。2021年底,因病情加重,張阿姨需進行髋關節置換手術,但因家庭困難無力承擔手術所需的住院費用。
江浦路街道從業人員在得知情況後,迅速将其上報給了區醫保局。區醫保局第一時間檢視了張阿姨的醫療救助資料,并在不違反政策的情況下,積極争取為其縮短醫療救助款的審批及發放時間,讓張阿姨能安心治療。最終,張阿姨順利完成了手術,解除了病痛,醫療救助金也如約提前而至。她激動地說:“終于可以安心過年了!”
事實上,張阿姨的經曆隻是醫療救助政策惠及困難群衆、以解“燃眉之急”的一個縮影。去年,楊浦區醫保局多次召開街道事務受理中心、醫療救助“一站式”醫療機構醫療救助相關負責人會議,開展業務教育訓練及業務指導,提升經辦人業務能力,減少醫療救助資金稽核的差錯率,縮短醫保局審批時限,確定醫療救助及時應報盡報。
據悉,今年區醫保局将依托“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平台,重點推動醫療救助“一件事”系統建設,讓救助對象足不出戶完成救助,實作全程網辦、服務網絡全覆寫,達成“減流程”“減時間”,力争“零材料”“零跑腿”,真抓實幹力保病有所醫,讓需要救助的困難群衆及時得到治療。
文字:毛信慧
編輯:吳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