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冠軍們每天睡8-10小時,科學嗎?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關于睡眠,這篇文章講透了

撰文 |咔咔

來源 | “醫學界心血管頻道”公衆号

2022年冬奧會舉辦期間,“睡覺”這件事連連火上熱搜。

2月12日,中國選手高亭宇以破奧運會紀錄的成績,奪得男子500米速度滑冰決賽奪金。賽後接受采訪,他表示,這幾天有點失眠,每天才睡八九個小時。

冬奧冠軍們每天睡8-10小時,科學嗎?

再往前。谷愛淩拿下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不久,熱搜詞條就來了:#谷愛淩每天睡10小時覺#。

冬奧冠軍們每天睡8-10小時,科學嗎?

一時間,廣大網友就“我與冠軍的共同點”展開激烈讨論:

睡八九個小時是“才”?謝謝冠軍,重新定義失眠。

奧運冠軍的共同點找到了:多睡覺!

懂了!這就請假回家睡覺去!

等等!大家似乎忽略了啥?

根據早年對谷愛淩的采訪,“睡夠10小時”發生在她的生長發育階段(8-14歲)。

事實上,睡得久不适合所有人。不同年齡段的睡眠時長有所不同。成年人若要追求每天睡滿10小時,結局可能不太美妙。

每天睡滿10小時,死亡風險增加!

2021年9月3日,發表在JAMA子刊上的一項重磅研究[1]表明:與7小時睡眠時間相比,其他睡眠時間都會增加死亡風險。

冬奧冠軍們每天睡8-10小時,科學嗎?

圖2:發表在JAMA子刊上的研究标題

該研究包括來自4個東南亞國家(中國、日本、新加坡和南韓)的9個隊列,最終參與者為322721名(平均年齡為54.5歲,55.3%為女性)。隊列研究時間為1984年1月1日到2002年12月31日,資料分析時間為2018年8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

研究資料來源于參與者自我報告的睡眠持續時間,連續變量分為6組:≤5小時、6小時、7小時、8小時、9小時和≥10小時。研究的主要結局是死亡率,包括全因、心血管疾病(CVD)、癌症和其他原因死亡率。

研究結果發現:随訪期間,男性死亡19419人,女性死亡13768人。男性與女性的睡眠時間與全因死亡率之間的關聯均呈“J”型。

即每天睡眠時間為7小時,全因死亡風險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在睡眠時間≥10小時的受試者中,男性(HR 1.43;95%CI 1.34-1.53)和女性(HR 1.55;95%CI 1.42-1.70)與全因死亡率之間的相關性最強。且7小時的睡眠時間也是CVD、癌症和其他原因死亡率的最低點。

由此可見,成年人每天睡夠7小時足矣。那麼,這7小時的美夢時間該如何安排呢?當代“熬夜冠軍”有話要說:那就淩晨2點到上午9點吧!

這真的可行?

哒咩!

晚上10-11點入睡最健康,

過早、過晚都不行!

2021年12月,發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Digital Health上的一項研究[2]表明:入睡黃金時段是晚上10-11點之間,晚睡、早睡都不行!

冬奧冠軍們每天睡8-10小時,科學嗎?

圖3:發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Digital Health上的研究标題

這項研究資料基于英國生物庫,最終選擇了88026名參與者(平均年齡為61歲,女性占58%),他們的入睡時間和起床時間被穿戴式裝置記錄下來。

參與者們的入睡時間段被歸類為四種:<10:00 pm、10:00 pm-10:59 pm、11:00 pm-11:59 pm、≥12:00 pm。主要結局為CVD發病率(CVD發病被定義為CVD事件發生的最早時間。CVD事件被定義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缺血性心髒病、中風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在5.7年的平均随訪時間裡,共報告了3172例CVD病例。其中,有43%人在≥12:00 pm入睡,38%人在11:00 pm-11:59 pm入睡,15%人在10:00 pm-10:59 pm入睡,4.2%人在<10:00 pm入睡。

此外,每個入睡時間段的Kaplan-Meier曲線顯示:在≥12 pm入睡的參與者中CVD發生率最高,而在晚上10:00 pm-10:59 pm入睡的參與者CVD發生率最低。

冬奧冠軍們每天睡8-10小時,科學嗎?

圖4:Kaplan-Meier曲線圖

值得一提的是,由圖可知:<10:00 pm入睡還不如11:00 pm-11:59 pm入睡。

經多變量因素調整後:入睡時間段和CVD患病風險之間呈“U”型相關(圖5)。

冬奧冠軍們每天睡8-10小時,科學嗎?

圖5

總的來說,這則研究給我們的入睡時間段指明了方向:晚上10-11點入睡CVD發病風險最低,10點前入睡反而不是很好。

“睡得飽”+“睡得好”才是王道!

要我說,科學家們對于“睡眠”可真的是愛的深沉!這不,今年2月,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的一項研究[3]表明:睡覺,不但要睡“飽”,還要睡“好”!

冬奧冠軍們每天睡8-10小時,科學嗎?

圖6: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标題

這項研究收集了6820名平均年齡為53歲的參與者的睡眠資料,參與者們自我報告了他們的睡眠特征和心髒病史。研究人員專注于睡眠健康的多個問題,例如規律性、滿意度、入睡時間、睡眠效率和睡眠持續時間,并将它們與醫生診斷的心髒病聯系起來。

結果發現,自我報告的睡眠健康問題每增加一次,患心髒病的風險就會增加 54%!

也就是說,有多個睡眠健康問題的中年人患心髒病的風險激增!

那麼,如何提升睡眠滿意度、睡眠效率以獲得真正高品質睡眠呢?這裡給大家帶來幾條改善睡眠的建議[4]!建議收藏~

冬奧冠軍們每天睡8-10小時,科學嗎?

圖7:改善睡眠的建議

好了,看完文章都這個點了,大家盯準時間,洗洗睡吧~

參考文獻:

[1]Thomas Svensson,Eiko Saito, et al.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With All- and Major-Cause Mortality Among Adults in Japan, China, Singapore, and Korea[J].JAMA Netw Open. 2021;4(9)

[2]Shahram Nikbakhtian, Angus B Reed, Bernard Dillon Obika, Davide Morelli, Adam C Cunningham, Mert Aral, David Plans. Accelerometer-derived sleep onset tim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a UK Biobank cohort study. European Heart Journal - Digital Health, 2021; ztab088.

[3]Sleep health composit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heart disease across sex and race.Scientific Reports volume 12, Article number: 2023 (2022)

[4]CDC.Are you getting enough sleep?Available at:https://www.cdc.gov/features/sleep/index.html Last accessed o 2018-08-11.

來源: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責編:徐李燕

校對:臧恒佳

制版:薛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