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和:特色果蔬上市受青睐】2月10日,驟降的氣溫讓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的老百姓們感受了倒春寒的威力,而在距離縣城不

作者:海東日報

【民和:特色果蔬上市受青睐】2月10日,驟降的氣溫讓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的老百姓們感受了倒春寒的威力,而在距離縣城不遠處的馬場垣鄉金星村的設施農業大棚裡,卻是春意盎然,拉開大棚厚重的門簾,一片綠色映入眼簾,一顆顆嬌豔欲滴的草莓吸引着前來采摘的遊客和市民。

“每年都會帶孩子來這邊采摘草莓,草莓果實飽滿味道香甜,又能體驗采摘的樂趣。”一大早,在西甯市上班的丁先生就帶着孩子前來馬場垣采摘新鮮草莓。

“今天早上剛把四框草莓送到縣農貿市場,這一個棚的草莓都等不及紅起來,走,我們去隔壁溫棚采摘。”53歲的魏玉山招呼着前來采摘的顧客,不标準的國語讓他樸實的笑容中多了幾分羞怯。

近年來,民和縣千方百計穩固農業的基礎地位,在實施農業産業結構調整過程中,把生态農業、休閑采摘農業、觀光旅遊農業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來,以黨建為引領,發展有機高效特色果蔬設施農業,助力農民增收。

而地處湟水南岸的馬場垣鄉金星村,溫潤的氣候,肥沃的土壤,讓馬場垣鄉黨委政府在全力打造的金星核心設施農業示範園區找到了“風水寶地”。而在歲月更疊中,馬場垣鄉金星村的村民也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了屬于他們的幸福日子。

魏玉山作為最早流轉土地承包溫棚的村民,從剛開始在政府幫助下搭建兩個溫棚開始嘗試種植蔬菜到現在租賃兩個溫棚種植草莓、人生果、西葫蘆、上海青的新型農民,一年四季的忙碌為他帶來了新的财富。

“我們家的草莓都是采用蜜蜂授粉的方式,都是綠色環保的食品,請放心品嘗。”魏玉山一見到顧客,就會把自家水果的特色說出來。

據魏玉山介紹,近兩年草莓市場的火爆,讓原本隻有四五家種植草莓的溫棚演變成今年的十幾家,如何脫穎而出讓自家草莓成為受顧客青睐的草莓?憨厚本分的魏玉山通過短視訊平台取經學習,他通過進行焖棚作業,使土壤中的有益菌群快速繁殖活化土壤,土壤肥沃了草莓,草莓的口感和品質都受到了遊客的青睐。

今年,主打綠色無公害草莓的魏玉山和往年一樣,一個棚的純收入均達到2萬餘元。“明年我要再租一個溫棚種彩色的蕃茄。”魏玉山看到種植戶馬明棚裡種植的各色蕃茄,讓他大開眼界的同時也想進行嘗試。

作為在金星村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37歲的馬明今年用大膽創新的嘗試讓曾經中了十幾年蕃茄的他成了全村會種彩色、黑色蕃茄的“唯一”。

走進馬明家的蕃茄溫棚夾雜着溫熱潮濕的土壤味道中透着一股清香。勤快的他将地頭的蕃茄黃葉清理得幹幹淨淨,成串的黃色、彩色、黑色、紅色的蕃茄挂滿枝頭。

大小不一,顔色各異的蕃茄也同樣吸引着大批遊客前來采摘。據馬明介紹,他通過網絡學習看到種植彩色蕃茄的方法和他現在種植方法一樣,他就網上下單買了2千多元的幼苗,沒想到今年還真讓他給種成功了。

一斤10塊錢的價格也同樣鼓了他的口袋,看着挂在枝頭正等待明天裝車送到農貿市場的“财富果”馬明笑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