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作者:印客美學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最近鳳凰傳奇又火了一把。

濃濃大佐味的《全是愛》在網絡上掀起一陣狂潮。

可真是讓小印武士刀剌屁股——開大眼了。

今天小印就和大家說說那些外國人和中國人看完後集體沉默的翻譯。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NO.1

要論翻譯哪家強

中式英語是行家

中式英語可謂是貫穿了每個人的日常學習和生活。

正所謂英譯漢逐字逐句生搬硬套,漢譯英成行成列詞不達意。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Mehmet Geren

前有四級考試“溫泉=gulugulu water”的拟聲翻譯法。

後有影視字幕“Sheldon=夏侯惇”的本土化翻譯法。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Hyejung Kim

但也有人巧妙地将兩種翻譯方法結合起來。

怦然心動=make my heart peng peng peng

請幫我拍張照片=please give me ka ka ka

說實話,這樣清新脫俗且簡單易懂的翻譯方法小印還是第一次見。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好,小印懂了。

叩首=let your head duang duang duang on the ground

射擊=use a gun bia bia bia

舞龍=DJ Lion Dong Dong Qiang

這翻譯水準,少說都得有十年拼音功底。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微網誌:茶丸軟绻

當然不隻是拟聲翻譯,我們還可以視覺翻譯。

金碧輝煌=a big house bling bling

黃袍=yellow colthes,皇帝=yellow star

雅思聽了沉默,托福看了落淚,不管翻譯啥都是手到擒來。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在翻譯這塊沃土上,人人都是開拓者。

隻不過有些人擅長的是挑水換犁精耕細作,有些人喜歡開拖拉機大刀闊斧。

而我們不論高低,隻管有趣。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是以說,格局打開,充分調動我們的感官,你就是下一個天才翻譯官。

言歸正傳,翻譯是一門細活,最講究的無外乎“傳神”二字,最難的也無外乎“傳神”二字。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如果說拟聲翻譯和視覺翻譯在第一層,那麼“傳神翻譯”絕對在大氣層。

傳神翻譯是指通過巧妙的表達将漢語中最精華最難懂的部分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化腐朽為神奇。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神話=The story you can't believe

四世同堂=four people in one home

不孕不育=make love every day but no baby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no wife no rice

真可謂是拟聲詞象聲詞,詞詞達意;陳述句反問句,句句戳心。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朱生豪看了潸然淚下,許淵沖聽了捶胸頓足,真正的翻譯家看了原地下跪鞭策自己,順便連夜辭職找電子廠上班。

隻有您才配得上“皓首窮經、學貫中西”這八個大字。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小印隻能感慨一句:中式英語能夠發展成為如此龐大複雜的體系,在座的各位都有責任。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NO.2

看看翻譯重災區

影視歌曲排第一

中式翻譯是拼音和拟聲詞的交雜糅合,在人們的日常交流和考試中出現頻率極高。

其實歌曲和影視劇也是翻譯的重災區。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電影和專輯名稱絕對首當其害。

Bob Dylan專輯《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卷鋪蓋回家)

The Cranberries歌曲《Dying In the Sun》(曬死/見光死)

都說歌名展現着一首歌的中心思想,這些翻譯的主要作用就是将萌芽的思想扼殺在襁褓中。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名字隻是開胃菜,歌詞與節奏才是重頭戲。

本着不唱則已,一唱驚人的原則,翻譯過來的歌曲和原曲相比,不能說一模一樣,隻能說毫不相幹。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這首日語直譯版的《好漢歌》,成功演繹了什麼叫“嘴碎的人不适合當好漢”。

林沖逼上富士山,魯智深倒拔櫻花樹,好漢結拜喊的不是大哥,喊的是歐尼醬。

,時長02:14

@B站up主丁克森絮絮叨叨刀刀刀

既然聽了《好漢歌》,那日語版的《滾滾長江東逝水》自然也不能錯過。

聽了一天難受,不聽難受一天,仿佛滾滾而逝的不是長江水,而是我本人。

,時長03:46

最出圈最精彩的當屬B站up主永琪嗎翻唱的這首日語版《全是愛》,濃濃的大佐味讓人分分鐘忘記原唱。

鳳凰傳奇是原唱,也能是原告。

,時長00:30

@B站up主永琪嗎

丁克森英文直譯版的《向天再借五百年》充分展示了當事人借東西的急迫心理狀态,沒有十幾年Rap功底根本唱不出來,而且一旦翻不好,翻唱變翻車。

,時長03:10

衆所周知,翻譯講究三要素“信、達、雅”,但奈何有些人跳過“信、達”直接“雅”。

沒有技巧,全是感情。

說完了歌曲我們再來談談影視劇。

如果說歌曲是“不唱則已,一唱驚人”的話,那麼影視劇絕對稱得上是遍地開花。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Volker Hermes

俗語歇後語流行用語句句到位,國事天下事鄭重其事頭頭是道。

比如說有些擅長運用網絡流行語: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哪怕咱是黑白電影,那也必須緊跟時代步伐,上網沖浪、流行用語一個也不能少。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不得不說,這個字幕君多少是有點幽默細胞在身上的。

有些創造性地運用中國古詩詞和俗語: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在美劇《破産姐妹》中有不少出圈的字幕翻譯,打油詩、歇後語、古詩詞手到擒來。

追完美劇的第一感受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方塊字裡内藏玄機。

有些翻譯巧妙地運用了各地方言: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小印估計這翻譯可能一口氣吃了三個東北人,滿滿的東北大碴子味。哎,伏地魔,你這高冷形象難道不要了嗎?

有些準确結合了中國時事: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小印看完隻能說精妙的比喻和惡毒的詛咒也改變不了現狀,不得不說這翻譯簡直就是大熊貓上山——奪筍呐。

有些接地氣到讓人無法忽視: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這個“最禽的獸、三點水”多少是有點太過傳神了,細節把握到位,觀衆喜笑顔開。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感謝翻譯,讓小印隔着螢幕就吃到了滿滿一口狗糧。

不得不說,有趣的字幕翻譯可以大大增加我們觀劇的愉悅感。

最後,中華文字底蘊深厚,失之毫厘,謬之千裡,翻譯不是簡單的詞對詞的實體轉化,而是兩種語言的符号置換,是兩個文明的促膝長談,最重要的是兩種不同文化的激情碰撞。

看完笑不活的神翻譯

碰撞好了,爆炸産生的是絢麗奪目的煙花,碰撞不好,那就是門口大爺家的二踢腳。

我們感謝那些讓我們在觀影途中會心一笑的有趣字幕翻譯,同時也驚豔于語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