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冬奧會上的“中國風”火了。從服飾到賽道、從中國龍到長城。谷愛淩的“龍紋戰袍”、周嘉鷹的中國龍圖案頭盔護具、雲頂賽道的長城烽火台元素、頒獎禮服上的瑞雪祥雲符号……中國風元素,給冬奧會比賽增添了一抹亮色,更向全世界傳遞了中國文化之韻。

備受關注的短道速滑名将武大靖,一出場就威風凜凜,他的頭盔名為“華夏戰神孫大聖”,取自三星堆和華夏文化的設計風格。
自由式滑雪選手谷愛淩在比賽中身着“金龍戰袍”,滑雪闆、頭盔上也都有龍紋圖案。她的滑雪裝備都是自己為此次冬奧會設計的,目的是讓全世界都能看到、了解到中國文化。
中國女子冰球隊門将周嘉鷹,頭戴“虎紋頭盔”,腿穿“雙龍護膝”,盡顯中國運動員的霸氣。她說:“我覺得龍是中國特色,想要把中國的文化讓世界人民看到。”
中國冰舞組合王詩玥、柳鑫宇,身着取材于山水畫的比賽服裝,繪上中國古典紋樣,清風疊嶂、浮雲綠水,在賽場上演繹中國式浪漫。
金博洋在花樣滑冰男單短節目中演繹《卧虎藏龍》的刀光劍影,展示中國功夫。
位于張家口崇禮的雲頂滑雪公園,坡面障礙技巧賽道融入了長城和烽火台的元素,世界各國的運動員可以在“雪長城”上滑雪,體驗“飛檐走壁”。
國家跳台滑雪中心由于外形酷似大陸古代象征吉祥的擺件——如意,因而得名“雪如意”。跳台滑雪賽道的剖面形狀,加上頂部的環形公共空間和底部的圓形體育場,自然形成一個與如意高度契合的造型,這使得“雪如意”在展現動感造型的基礎上,凸顯中國元素。
頒獎禮服上的瑞雪祥雲符号。溫州姑娘朱怡然的設計靈感源自“瑞雪”“祥雲”兩個吉祥的中國傳統符号,在款式上,将中國漢唐以來深衣中的交領右衽、上衣下裳相連、對襟旋襖與現代服飾相結合,将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蘊與國際化的現代風格融為一體。
用非遺海派絨線編結技藝制作的頒獎花束絨線花。相比鮮花,絨線花永不凋謝、低碳環保的特性,展現了“綠色奧運”的理念,也為冰雪賽場增添了融融暖意。
外國運動員也愛上了中國風。法國高山滑雪運動員馬蒂厄·費弗爾頭盔上繪有大熊貓、龍、長城,還有近來網絡熱捧的錦鯉。他說特意設計這個圖案,想給中國人民帶去問候。
加拿大名将馬克·麥克莫裡斯的滑闆上印有一隻大熊貓,他也是小将蘇翊鳴的偶像。
體育精神與國風文化,成為文化自信的最佳注腳。
欄目主編:陳華 文字編輯:秦東穎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秦東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