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京文博丨“光影看中國——紅色精神傳承人”影評寫作展示(四)永恒的經典——《冰山上的來客》影評

作者:北京文博

為慶祝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百年奮鬥,進一步做好青年幹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研究教育,按照北京第五屆青年技能競賽的安排, 北京市文物局組織了"光影中國——紅靈傳承人"經典觀影活動和影評寫作能力競賽作品征集活動。本局各機關、機關、辦公室共送出優秀影評25篇。青年幹部撰寫的影評定位正确,貼近主題,内容積極健康,展現青年特色和時代特色。局委專項推出"光影看中國——紅色精神遺産"影評寫作展示專欄,通過年輕幹部撰寫影評,為大家在銀幕上展現紅色經典,重溫革命先輩的辛勤付出,勇敢、不屈不撓的堅韌不拔,獻身精神,從中汲取進步的力量, 根據自己的崗位,努力建立一個新的局。

永恒經典

- 《冰山上的訪客》影評

作者:傅燕山,北京市文物工程質檢站

《冰山上的訪客》是一部以戰争為主題的劇情片,聚焦1951年夏天在新疆沙裡爾高原鎮守衛邊防、與土匪對峙的背景,以古蘭達姆與士兵阿米爾的情感關系為懸念線,描繪了邊疆地區軍民生活和驚心動魄、曲折的反王鬥争場面。這部電影拍攝于20世紀60年代,已經受洗了50多年,仍然很受歡迎。是什麼讓這部電影經久不衰?又有什麼内涵值得我們反複品嘗呢?帶着這樣的疑惑,我看了影片,并收集了相關資訊,分析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

一、影片成功打造出一系列立體豐富的人物

作為一部以戰争為主題的電影,影片在觀衆面前樹立了長久的智慧和足智多謀,阿米爾嚴謹的紀律,一個守崗的監督者,卡拉的善良和勇氣作為解放軍英雄形象的代表,也有效地展現了純潔女孩對古蘭達姆的愛情,以及陰險、肆無忌憚的黑幫人物等角色。在呈現每個角色的性格特征時,編舞人員靈活地使用對比,反襯裡等技術來突出。比如,當特工古蘭達姆多次前往解放軍駐地監視情報時,三名監視員用嚴明的紀律說話、耍花樣,卻不小心告訴了山上崗哨的秘密,而一等兵團長則改變了立場思考推理,成功說服了特勤局古蘭達姆下山。正面和負面的對比凸顯了解放軍的柔和,也凸顯了英雄的柔和。而影片高潮片段,講述了楊排長與土匪頭目阿曼貝的對峙博弈,他們緊張的神态非常飽滿,打動了觀衆的心。

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離不開導演對人物形象的準确把握,以及演員的選擇追求卓越。據了解,為了挑選演員出演阿米爾和古蘭丹,導演趙新水花了數周時間在新疆街頭尋找合适的人選。當然,神一樣的人物的表演不能忽視演員們認真的學習和猜測,正是這些演員才會把人物通過一舉一動、微笑、生動而具體地展現在銀幕前。女特工冒充古蘭達姆,在窺探情報時,眼神掉落,表情總是帶有掩飾和虛僞,給人一種不自然的感覺,這其實是對反動演員表現的更多考驗。

二是影片成功展現出濃郁的地域風情,片名形成自然回響

在銀幕上,影片加入了騎羊、駱駝肖像、山羊、打結歌舞等元素,幫助觀衆更好地融入情境。在聲音上,從背景音樂到插曲,影片中大部分音樂元素都運用在新疆獨特的民間樂器塗鴉、Jewap、手鼓等表演中,展現了新疆少數民族的獨特魅力。在詞曲作者雷振邦、趙新水、歌手李世榮、吳影、餘淑蓉等藝人合作中,影片中出現了《為什麼花色如此紅》《戰友小姐》《冰山上的雪蓮》《帕米爾的鷹》等曲目旋律悠揚,歌詞觸動深沉,聲音動人,不難了解為什麼這些作品能大受歡迎, 唱到此為止。此外,音樂的強力演繹大大加深了視覺效果,增強了畫面的吸引力,将兩者的融合呈現給觀衆的視聽盛宴,這也是其成為經典的重要因素。

三、電影部成功運用筆等文藝創作技巧,通過細節展現起起伏伏,劇情精彩紛呈

在當時的條件下,作為一部以戰争為主題的電影,《冰山上的訪客》并沒有過分強調槍雨的對抗場面,也沒有說很難反映出戰鬥場面的激烈場面,而是細膩的劇情設計抵消了缺乏強烈的畫面感,各種懸念到最後突然開放的心态, 人們不得不佩服編舞家的智慧和意圖。例如,僞裝成奴隸的土匪頭目阿曼貝顯然幫助古蘭達姆利用她接近并解決解放軍,直到他最終露出真面目,才透露了他真正的死因,他才揭示了卡拉死亡的真正原因。同時,編舞家還擅長運用獨特的地方符号作為線索,如高原上的雪百合、卡拉的傑瓦普琴,通過反複出現來強化形象,不僅提升了藝術特色,而且在劇情的發展中起到了暗示、推廣和回響等作用。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為什麼花這麼紅》不僅是一部優秀的作品,也成為影片中重要的劇情助推器。這首歌在電影中出現了三次,但效果卻不同:第一次音樂在電影中開始,也就是當戰士阿米爾得知古蘭達姆的婚姻情不自禁地墜入記憶的聲音響起時,女性獨奏伴随着男性的哼唱更加悲傷,為後續故事發展為背景叙述和情感鋪平;第二次,楊讓阿米爾唱一首歌來确認古蘭達姆的身份,阿米爾深情地唱着,但離特勤局古蘭達姆根本沒有回應,進而證明了楊的判斷,情況反轉,劇情進一步;第三次,當真正的古蘭丹出現在營地裡看着盛開的盆栽花朵時,心裡湧動的思緒不禁唱了起來,身邊的戰士阿米爾聽到了這首歌一起唱,男女主角在八年後重聚後,通過合唱形式走到了劇情的高潮。這些聲音形狀的細節都暗示了情節的變化,給觀衆一個信号。

四、影片成功傳達了核心價值觀的表達,其曆史文化價值一直延續至今

影片反映了新疆早日解放時各族人民在反對分裂鬥争中的不懈努力,以及解放軍對土地神聖不可侵犯的信念和誓死捍衛邊疆的誓言。這對鞏固國防、加強邊疆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勝利後,楊安澤興奮地說道:"向天空發射三發紅色耀斑,照亮我們祖國的山川!"這也展現在國泰敏安的願望上,以及堅守土壤、承擔責任的責任上。聯想的現狀、土地完整、和平穩定也是我們的願望,這是時代的共鳴。

同時,影片很好地诠釋了民族團結,解放軍與高原少數民族魚水情懷可以充分展現:解放軍進鄉、愛民、塔吉克人民擁護人民軍,積極為解放軍提供資訊。此外,通過檢視背景資料,不難發現,影片是從八個民族電影人中完成的:導演是漢族,編劇是赫哲,海關顧問來自塔吉克人,演員陣容由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蒙古族、滿族、漢族等族組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這部電影成功呈現給觀衆,它的創作過程反映了各族之間的友誼和團結,這種精神品質在今天仍然值得稱贊。

綜合考慮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人民的文化生活遠不如現在豐富,意識形态相對保守。然而,影片對愛情的生動描繪顯然是前衛的,解放軍英勇犧牲的特寫鏡頭與主流價值觀相沖突。通過資料了解到,制片廠在對影片的評議中曾提出過兩種意見,一種是"為什麼花色這麼紅"可以去掉,另一種是作為英雄的象征不能犧牲一個班長。面對可能受到懲罰的風險,導演決定不做調整,這隻會讓影片得到充分的情感表達。這是由于導演對美學的欣賞、突破的嘗試,正是他的判斷力和堅持,觀衆可以通過電影的忠誠、毅力感受到愛的純潔,進而通過解放軍的鮮血和生命的換取,實作和平歲月的幸福。

最後,我想提一下,這部電影的成功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努力。無論是舞台前的演員,還是負責協調的導演,無論是現場攝影、音效、藝術、錄音、設計、燈光、布景、繪畫、化妝、道具、服裝、戲劇,還是後場編劇、作曲、剪輯、現場錄音、表演、指揮、顧問,都是這樣一群人的全心全意,都值得自己奉獻, 不被别人預料到,不難了解為什麼這部電影會成為經典。經典永遠不會過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