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分 [chǔ fèn]
[處分]基本解釋
1.對違反法律或犯錯誤的人按情節輕重處罰
2.處理;處置
[處分]詳細解釋
-
處理;處置。
《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處分适兄意,那得自任專。” 唐 元結 《奏免科率狀》:“容其見在百姓,産業稍成,逃亡歸複,似可存活,即請依常例處分。”《金瓶梅詞話》第四九回:“ 宋禦史 道:‘年兄還坐坐,學生還欲到察院中處分些公事。’”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章:“ 李信 轉向 紅娘子 說:‘你回老營去睡一會兒吧。我馬上把家務事處分一下,準備好明天早飯後率領人馬起程。’”
-
排程;指揮。
《晉書·王敦傳》:“既而 侃 為 弢 将 杜曾 所敗, 敦 以處分失所,自貶為廣武将軍,帝不許。”《魏書·崔玄伯傳》:“ 表 等諸軍,不為不足,但失于處分,故使小盜假息耳。” 唐 李德裕 《驅逐回鹘事宜狀》:“若如此可行,即 幽州 兵馬,望且令于本界屯集,待候處分。”
-
吩咐。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尤悔》:“﹝ 謝安 ﹞曾送兄征西葬,還,日莫雨駛,小人皆醉,不可處分,公乃于車中手取車柱撞馭人,聲色甚厲。” 宋 楊萬裡 《晚興》詩:“處分新霜且留菊,辟差寒日早開梅。” 元 鄭廷玉 《後庭花》第一折:“我奉著廉訪夫人處分,留不到一更将盡,則登時将你來送了三魂。”
-
決定。
《晉書·王彪之傳》:“及 簡文 崩,羣臣疑惑,未敢立嗣。或雲,宜當須大司馬處分。”《新唐書·南蠻傳上·南诏》:“有内算官,代王裁處;外算官,記王所處分,以付六曹。”《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大人雖如此說,甥女豈肯心伏?必得 聞舍人 自來說明,方好處分。”
-
指決策,措施。
《南史·劉穆之傳》:“從平 建邺 ,諸大處分,皆倉卒立定,并 穆之 所建。” 宋 葉适 《通直郎緻仕總幹黃公行狀》:“時國有大喪,内禅甫定,諸處分尚多草創,人心憂恐。”
-
改革。
《晉書·劉頌傳》:“将士武吏,戍守 江 表,或給京城運漕,父南子北,室家分離,鹹更不甯。又不習水土,運役勤瘁,并有死亡之患,勢不可久。此宜大見處分,以副人望。”
-
謂舉事。
《南史·魯爽傳》:“ 孝建 元年二月, 義宣 與 爽 謀反,報秋當同舉。 爽 狂酒乖謬,即日便起兵…… 義宣 、 質 聞 爽 已處分,便狼狽同反。”
-
處罰;懲罰。
宋 蘇舜欽 《乞用劉石子弟》:“臣近到阙,聞 黃德和 以退軍及妄奏 劉平 、 石元孫 叛逆,朝廷已從軍法處分。”《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潘三哥 的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訪拿他的。如今倒反走進監去看他,難道說朝廷處分的他不是?” 洪深 《青龍潭》第二幕:“現在寬限到八月一日。再不造起,縣長要得處分。”
[處分]百科解釋
處分,指處理,安排;對犯罪或犯錯誤的人按情節輕重給予處罰決定。 更多→ 處分
[處分]英文翻譯
Punishment
[處分]近義詞
刑罰 辦理 處罰 處置 懲辦 懲處 懲罰 科罰 責罰
[處分]反義詞
處治 獎勵 褒獎
[處分]相關詞語
懲處 免職 治理 違紀 懲罰 申訴 孳息 處理 通報 受理 科罰 檢讨
[處分]相關搜尋
處分權 免予刑事處分 行政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