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凡事須有度,超過一定的度,就會走向事物的反面。一個人或一個民族,一路走來,或幾十年,或幾千年,曆經風風雨雨,千辛萬苦,都

作者:布衣隴山

凡事須有度,超過一定的度,就會走向事物的反面。

一個人或一個民族,一路走來,或幾十年,或幾千年,曆經風風雨雨,千辛萬苦,都會留下一些印痕。

這些印痕,或在軀體上,或在心坎裡,随着光陰流逝,有些印痕或逐漸消失或愈合。而有些印痕則成了一個民族或一個人永遠的傷痛。

近代以來,部分文人以此為故事原型或故事背景,創造寫出了一系列文字,被今人稱之為傷痕文學。

我認為,這些傷痕文學,如果真實地記錄曆史,反映曆史,或因為文學美的需要,适當修飾,潤色,包括拔高,都無可厚非。

但是,有些文人,子虛烏有魔幻出來八個孩子七個爹、吃女孩肉、吃煤塊等等,實屬罔顧事實,肆意誇張,誇大社會陰暗面,是對社會的抹黑。這絕對不是傷痕文學,而是傷害社會,傷害國人。

在此,我們可以看看張賢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包括路遙的《人生》,劉心武的《班主任》、宗璞的《三生石》,陳世旭《小鎮上的将軍》,韓少功的《月蘭》等等,雖然也有男人女人的困惑,也有三角,多角男女情愛,也有大家司空見慣的行賄受賄,腐敗等,但是,都給人們以希望,以想象的空間,或鼓舞激勵人們,或警示告誡人們,無不對于我們跌倒爬起來,或推倒重來有着積極的意義。

或許有人會說是我文化水準太淺,幾近于文盲,但是,中國人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不但我有,包括廣大的社會人還是有的。

有句話說謙虛過分就是驕傲。而誇張魔幻過分,顯然也是一種傷害,是對社會的抹黑。

是以,傷痕文學寫曆史,寫傷痕,也必須把握住一定的度,如果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是黑文學。#你怎麼看待傷痕文學#

凡事須有度,超過一定的度,就會走向事物的反面。一個人或一個民族,一路走來,或幾十年,或幾千年,曆經風風雨雨,千辛萬苦,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