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生袁中之字畫賣不掉,口幹舌燥,摘了路邊的山稔子,吃下瞬間,他看到稔子樹下坐着兩個白須老人,歡快地對飲,聊着一個熟悉的人

作者:月光照

書生袁中之字畫賣不掉,口幹舌燥,摘了路邊的山稔子,吃下瞬間,他看到稔子樹下坐着兩個白須老人,歡快地對飲,聊着一個熟悉的人物。

“文兄,我管姻緣的,告訴你一件有趣的事,别看東村的李廉沒啥才華,長相不咋的,可他彈得一手好琴,因琴結緣,高攀了富商王員外的千金。”

這個叫文兄的老頭子說:“李廉隻會死讀書,單說囗才吧?不及袁中之。袁中之乃人中龍鳳,怎麼他近30了,既沒姻緣也沒功名?怎麼李廉這麼好運?望月兄解我疑問。”

月兄說:“袁中之為人清高,錯失很多機會。不似這個李廉,特别不要臉面,他聽聞縣令附庸風雅,于是主動交結。縣令認識王富商,帶李廉去蹭飯。李廉當晚彈一曲巜鳳求凰》,将王富商的千金迷惑,半夜,兩人私奔……”

文兄說:“這李廉臉皮厚,但不得不說,他這招高明,略施小計,空手套白狼,抱得美人歸,借王富商之手成就自己,由一隻山雞變成鳳凰。”

袁中之聽得入了神,他突然感到背後疼痛。原來,他走在烈日下中暑了,被一個老農扶到樹下拍醒,剛才發了一個奇怪的夢。别人很快忘了夢境,但袁中之是有心人,他信以為真。

袁中之對李廉耿耿于懷,他聽過李廉拉二胡,如拉鋸,十分難聽。他看過李廉的詩,不知所雲。李廉無論外在氣質或内在談吐,都不及自己,為什麼人生如此輝煌?袁中之決定先下手為強,将李廉的财運和姻緣奪過來。

縣令喜歡附庸風雅,袁中之天天到縣令家門口的大榕樹下彈古筝。縣令聽得入了神,主動對袁中之說:“公子琴聲繞梁三日,我無法忘懷,如果我是婦人,非君不嫁。”

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縣令時時邀請袁中之到府上談古論今。縣令有個好友是當地富商王員外,也喜歡附庸風雅,縣令帶着袁中之到其家蹭飯。

袁中之出口成章,下筆成文,深得王富商喜歡。袁中之認為機會來了,獻上他的拿手名曲巜鳳求凰》。王千金在屏風後偷聽這曲,怦怦心跳,對袁中之一見鐘情。

袁中之以酒醉為由留宿王家,半夜王小姐輕敲他的門,兩人如久旱逢甘霖、枯木逢春天,一發不可收拾,還沒天亮已私奔了。氣得王富商破囗大罵。

袁中之在王小姐的幫助下,不憂三餐,安心讀書,一舉考上狀元,得到王富商的認可。袁中之慶幸自己夠狠,若不走這一步,他縱有千般才華,也抵不過漫長的貧困,可能還沒到考場,人已餓死在半路了。

袁中之回到闊别的故鄉,打聽李廉的消息。李廉多次落第已放棄功名,他和鄰村一個年輕寡婦成親了,雖然不富有,但生活和美。袁中之奪了李廉的姻緣和财運,心有疚意,登門拜訪。

隻見門前的對聯特别有趣:

寡婦遇光棍,守寡不再難。

柴枝遇烈火,幹濕皆可燃。

橫聯:正好一對。

袁中之備上厚禮,李廉受寵若驚地說:“我有自知之明,哪敢高攀縣令和王富商?我根本沒這個念頭。我現在的妻子真旺夫,她嫁我後,種啥都有好收成。她織的布總能賣到好價錢,新房快建好了,我知足了。”

袁中之對此困惑不已,他又走到那叢稔子樹下,那兩個老頭仍在興高采烈地飲酒。

“文兄,你不愧是文曲星,借我之手編造這個故事,利用李廉這個呆子刺激袁中之,這激将法高明,效果立竿見影。”

“月兄,袁中之不走這一步,他推遲十年考上功名。他對我十分尊敬,渴望得到最高的才華和智慧,又勤奮又上進。即使一貧如洗,仍用清水供奉我。”

此刻,袁中之淚流滿面,在他最艱難的歲月裡,他幾乎活不下去了……總有一雙溫暖的手默默地拉他一把,不讓他倒下,成全他,不求回報。

月光照:《文曲星助書生系列故事》302#

書生袁中之字畫賣不掉,口幹舌燥,摘了路邊的山稔子,吃下瞬間,他看到稔子樹下坐着兩個白須老人,歡快地對飲,聊着一個熟悉的人
書生袁中之字畫賣不掉,口幹舌燥,摘了路邊的山稔子,吃下瞬間,他看到稔子樹下坐着兩個白須老人,歡快地對飲,聊着一個熟悉的人
書生袁中之字畫賣不掉,口幹舌燥,摘了路邊的山稔子,吃下瞬間,他看到稔子樹下坐着兩個白須老人,歡快地對飲,聊着一個熟悉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