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拾級而上|英雄聯盟賽事的十年蝶變

以下文章來源于電子競技,作者電子競技編輯部

拾級而上|英雄聯盟賽事的十年蝶變

幾天前的冬奧會開幕式上,跨過一整年的節氣最終定格于立春,以冰雪運動開啟了“一起向未來”的暢想。

在2021年最後一個月,我們采訪了包括入選亞運會競賽項目在内的部分電子競技項目在中國的負責人,通過“拾”篇内容,去描繪那些“拾級而上”的腳步。我們試圖以他們的視角去思考亞運會給整個中國電競行業在2021年帶來的變化,通過變化折射出,對于整個行業未來走向的思考。

基于不同的項目、社群和發展背景,沒有人能給出電競這個繁雜概念變遷的通用答案,當我們把這些負責人所給出的答案放在一起時,也許會浮現出另一番瑰麗圖景。

在2021年最後幾個月裡,所有中國年輕人群體的關注者都開始意識到,無論是從文化發展的角度,還是從公共認知的角度,又或者從全球化傳播的角度,英雄聯盟及其背後的文化已經到了無法被忽視的地步。

作為整個英雄聯盟社群目前影響力最大的闆塊——電競,在2022年也将在杭州亮相亞運會正賽項目,作為全亞洲地區普及度極高的電競項目,其關注度可能成為整個亞運會所有比賽項目中最受關注的幾個項目之一。

從11月的EDG奪冠,到《雙城之戰》播出之後的《孤勇者》成為年底最後一個統治短視訊翻唱的歌曲,從Jinx尋找自我做出選擇的故事,到Meiko的大滿貫……如果說從2018年開始,英雄聯盟作為一個電競項目開始展示其潮流的特質,一舉改變電競舊有的亞文化社群特征,那麼到了2021年的年底,幾乎沒有人會質疑作為時代的弄潮兒,英雄聯盟對當下中國年輕人文化生态的影響力。

面對過往的一切,騰競體育CEO金亦波卻說“如履薄冰”,從杭州亞運回望十年,英雄聯盟就是在這可能随時破裂的冰面之上,建構了一條讓中國電競通向潮流的鐵軌,沿着從沒有人走過的路一直向前。

拾級而上|英雄聯盟賽事的十年蝶變

PART 1

一場十年的奔赴

2013年夏天,金亦波帶着WE俱樂部的選手們跟着中國體育代表團去了南韓仁川,大團裡還有當時影響力正盛的丁俊晖和潘曉婷。十年前的夏天,在公衆的認知裡,電競和體育之間的距離或者說交集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模糊的。

在版權方探索電競可能性的年代裡,英雄聯盟是當時市面上最火的遊戲,作為遊戲的市場推廣活動,LPL也是随之而生。沒有人知道它能走多遠,在瞬息萬變的遊戲市場裡,是不是給你足夠的時間去将一個遊戲完善成一項運動,在過去一百年的體育史裡,這往往是需要近半個世紀努力的事情。

從簡單的logo上看,2013年的英雄聯盟職業聯賽是一把劍和一柄斧交叉的圖樣,如金亦波所言,“一看就是一個很遊戲的東西,我們的素材都是很遊戲的,那個時候我們沒有完全轉變。其實我們開始大概從2014、2015年開始是往體育化轉變,包括後來我們換了logo,換成一個非常簡潔的一個紅色。”

這樣的轉變從logo開始,但絕不是做一些意向上的簡單轉化就可以完成的,向内這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而向外這是一個困難的扭轉。

在金亦波眼中,2017年當S7來到中國的時候,他才真切地從外部的回報中感覺到電競正在成為英雄聯盟體系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正是在那個時間點,在全國四個城市标志性的大型體育場裡,大量的中國觀衆第一次在現場感受到了電競核心裡體育屬性的魅力。

無論是武漢和廣州的笑容,還是在上海的眼淚,都在公衆認知上形成了一次極為重要的互動。

緊接着,命運把中國的英雄聯盟選手推向了雅加達馬哈卡廣場的比賽舞台,帶着體育化發展積累的成果登場,2018年的8月29日,命運眷顧了中國英雄聯盟的體育化道路。

金牌的背後是一種情緒上的融合,而這種融合所積攢的力量,在接下來的“四年三冠”裡得以逐漸釋放。

如果說過去幾年,這種情緒推動了中國的電競體系向着舊有的體育理念靠攏,它不再是單純技藝的表演,而是變成了一種擁有多重情感價值且複雜的共生關系。

在情感達成了一緻之後,金亦波認為,“我希望2022年在亞運會的時候,無論是我們的選手,我們的生态的從業人員,包括我們,跟體育能夠真正融合,我們主動擁抱一點。”

從遊戲的市場活動到全方面的體育融合,英雄聯盟用了大概十年的時間,而在2022年的杭州,也許就是我們檢驗這種融合成果的時刻。

PART 2

讓觀衆為之驕傲的列車

如果說融合是一種機制上向内的探索,那麼過去的十年裡,英雄聯盟電競更重要的是搭建一種向外的認同感。

在2021年,我們逐漸梳理出了一條關于電競的價值評價體系,英雄聯盟無疑具備了最基本的持續産生影響力的手段,而且其自身也在不斷地吐故納新,朝着更積極正向的方向引導。

比賽當中誕生的種種情緒,最終具象成為一種可以描述的認同感時,無論是賽事還是俱樂部和選手,就都具備度量價值的可能。

金亦波在采訪中也提到建立觀衆對于LPL的認同感,他将這種認同感描述成為一種經過時間積累的驕傲感。

從2013年到2022年,英雄聯盟電競到今天已經在時間軸上留下一條線性的路徑,而不是某些零星的光點。

金亦波将這種長線的耕耘描述為一輛行駛的列車。在某個時間節點,觀衆可能在太倉的始發站上車,在杭州黃龍體育場因為工作學習的關系,離開了一段時間,可是當再一次在上海浦東足球場再次相遇的時候,每個人美好的記憶其實都一直被儲存在車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重新出發,仍舊可以和這些志趣相投的朋友又一次相遇。

雜志之前做過一期關于英雄聯盟觀衆的封面專題,這中間的受訪者從85年左右的觀衆一直到05後。當一個賽事服務跨度超過20歲的觀衆時,有些東西已經成為被永遠留在當時的美好回憶,有些東西正在成為新的情緒,這些部分彙聚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不同成長階段給這些項目留下的印記。

對于絕大多數電競項目來說,十年的輝煌已經是一個難以企及的成就,可是金亦波想要讓英雄聯盟的電競和IP有更長遠的影響力,他希望能夠像英超一樣,可以是爺爺帶着孫子一起走進英雄聯盟的賽場。如果這種認同感可以延續下去,那麼即便不是英雄聯盟這款遊戲,而是延續其IP和價值觀的其它産品也一樣可以完成他的願望。

PART 3

讓人們覺得電競不再特殊

在采訪的過程裡,金亦波還提到一個非常有趣的了解,他強調了擺在所有人面前,但我們卻經常忽視的概念:LPL的版權所有方,也是他擔任CEO的機構叫做騰競體育。

為什麼要強調這個概念,因為其實在電競行業裡,很少有賽事公司、俱樂部或者其它的服務機構直接在名字上展現自己是家體育公司的。

騰競體育的名字更像是某種讓自己擺脫過去,置身其中的姿态。而在“體育”的背後,金亦波說,“我們跟一些體育人士聊,他們可能覺得(電競)不算(體育)。有幾個原因,第一,電競肯定是有競技的,但你是不是physical?是不是有育,就是教育的成分?我覺得physical這個是可以辯論的,那你育的成分是不是夠?我覺得我們原來育的成分确實不那麼突出。過去我們還是強調競技對抗,接下來應該在育的方面做些事情。”

基于這樣的出發點,在最近兩年,我們逐漸看到了LPL在公共認知領域的變化。組織俱樂部人員的認證和考試,設計更豐富的體育理念建設,從進入青訓營的選手到參與賽事組織管理的從業人員都在工作中形成體育的概念。

随着時間的積累,無論是展示在螢幕前的選手形象,還是背後支援着聯賽運轉的一套體系,都在向着标準化規範化的體育項目轉變。最終,金亦波希望觀衆們在感覺上可以真正拉平英雄聯盟電競與其它體育項目的差異。

金亦波已經做電競二十年了,他覺得如果再花十年時間,觀衆們看到的是昂揚的精神面貌,系統科學的支撐體系,豐沛的國家榮譽感,那麼當人們提到電競的時候,不會意識到它和其它的運動有什麼差別,就是衆多體育項目中普通的一員,也許他的願望就真正實作了。

關于騰訊電競

騰訊電競,成立于2016年12月9日。作為中國最具競争力的電競品牌,騰訊電競業務從2010年以TGA開始布局,經過多年的摸索和積累,助力電子競技,正在成為一個全新的“超級數字場景”,并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更多可能,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多的美好。未來,騰訊電競希望跟所有夥伴一起蓄力前行,在更多領域,共同綻放電競的多元價值,共同助力“科技向善”的願景實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