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超越輸赢,北京冬奧會賽場内外的中國氣度

作者:MtimeTime.com

(北京冬奧會)超越輸赢,北京冬奧會賽場内外的中國氣度

中新社北京2月12日電 (謝雁冰 馬帥莎)北京冬奧會已經進入第八個比賽日,冰雪之上的速度與激情,持續給全球帶來期待與驚喜。而賽場内外,閃耀的不隻有獎牌和紀錄,更有屬于運動員與觀衆的中國氣度。

突破紀錄,更有“眼量”突破自我

冬奧會是全人類同台競技的體育盛事。競技體育雖以成績為重要标尺,而在中國運動員眼中,摘得獎牌、突破紀錄是夢想,但不再是唯一的追求,突破自我成為更大的目标。

2月8日,冬奧“頂流”中國選手谷愛淩“驚天一跳”,會當“淩”絕頂,完成了目前世界上女子自由式滑雪運動員所能完成的最高難度動作1620度轉體,摘得中國冬奧史上首個女子雪上項目金牌。賽後她坦言,“來這裡并不是為了打敗其他選手,我隻想去打破自己的界限。”

超越輸赢,北京冬奧會賽場内外的中國氣度

2月8日,在北京首鋼滑雪大跳台舉行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決賽中,中國選手谷愛淩奪得冠軍。 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

這種突破自我的競技體育精神,還有更多中國運動員在賽場上發揚。高亭宇以打破奧運紀錄的成績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比賽中奪冠,摘得中國速度滑冰男子項目首枚冬奧會金牌;張洋銘創造了中國選手在冬奧會高山滑雪全能比賽項目中的曆史最好成績;徐銘甫順利完賽,填補了中國在高山滑雪男子滑降比賽項目的奧運成績空白;何金博完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個人最高難度動作;王沛宣在單人雪橇項目成功首秀……

“風物長宜放眼量。”無論輸赢,中國運動員都盡全力參賽、完賽,以在賽場上激發出更好的自己為榮。如此寬廣的“眼量”已是一種突破。

獎牌之外,也收獲溫暖和友誼

如果說賽場之上,中國運動員譜寫着“更快、更高、更強”的樂章,賽場之下,則奏響着“更團結”的弦音。

谷愛淩獲得個人首枚奧運金牌後,擁抱住在雪地中掩面哭泣的亞軍得主、法國名将泰絲·勒德,安慰她。冰雪中的一抱令人感到那份溫暖。

冰壺混雙循環賽中,中國選手範蘇圓、淩智雖惜敗于美國組合,仍面帶微笑,用英語祝福對手,并為每人送上了一盒“冰墩墩”奧運紀念徽章。淩智說,冰壺本就是一種社交性運動,交換禮物是這個項目的傳統,表達運動員之間的友好。

超越輸赢,北京冬奧會賽場内外的中國氣度

2月5日,北京冬奧會冰壺混雙循環賽中,由範蘇圓、淩智組成的中國隊5比7惜敗美國組合。比賽結束後,範蘇圓、淩智送給美國冰壺混雙組合每人一盒4個冬奧徽章。淩智表示,4個冬奧徽章是不一樣的,美國隊非常喜歡這份禮物。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一次次友好互動,讓運動員們在競逐冰雪之餘,收獲着溫暖和友誼,敬意與欣賞亦傳達其間。花樣滑冰男單比賽,各國高手盡展絕技,中國花滑選手金博洋10日賽後談及對手兼朋友日本名将羽生結弦時,表示由衷敬佩。金博洋說,羽生結弦不斷突破自己,“他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在單闆滑雪男子坡面障礙技巧比賽中獲得銀牌的中國小将蘇翊鳴,也在頒獎台上開心地和自己的偶像、銅牌得主、加拿大名将馬克·麥克莫裡斯擁抱緻意。

超越輸赢,為所有運動員喝彩

在曆次大型體育賽事中,中國群眾的觀賽心态不斷成熟進步,不隻着眼于本國運動員,不以成敗論英雄。日本選手羽生結弦、俄羅斯幾位花滑女單選手、49歲的德國速度滑冰老将克勞迪娅·佩希施泰因等外國運動員引發關注,受到中國網友的喜愛。

人們不“唯輸赢論”,能夠平視成功與失敗,祝賀勝利者,擁有燦爛光環,也鼓勵失利者,贈予鮮花掌聲。

“競技體育具有太多不确定性,拼搏過了就是最棒的。”當“鋼鐵俠”賈宗洋因失誤錯失金牌而哽咽自責時,有網友暖心回複;當被判犯規無緣決賽,任子威回應“可以接受,是自己的失誤”時,網友評論“沒關系,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當四次征戰冬奧會的單闆滑雪運動員蔡雪桐未能成功摘得獎牌時,“堅持就值得敬佩”成為網友高頻句,相信她下次會做得更好。

超越輸赢,北京冬奧會賽場内外的中國氣度

2月10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單闆滑雪女子U型場地技巧決賽在張家口雲頂滑雪公園舉行。中國選手蔡雪桐排名第四。圖為中國選手蔡雪桐在比賽中。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其實,超越輸赢,以平常心态觀賽的背後,是新時代中國人對待全球體育競技的開放與包容。

從更廣闊的視角看待本屆冬奧會,各國“小雪花”簇擁“微火”的點火儀式、代表中國但更面向世界的“冰墩墩”、沒有國籍差别的熱情志願者……賽場之外,這些細節也同樣有着開放包容的寓意。

運動員的突破自我,中外運動員的友好互動,觀衆為奧運健兒喝彩,賽場内外超越輸赢的心态共同彰顯了開放包容的中國風采。(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