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教師的寒假日記|陳霞:學困生的進步,是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作者:齊魯壹點
編者按:“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是絕大多數小規模鄉村學校的真實寫照。過去的2021年裡,記者從沂南走到郓城,再從沾化奔赴沂源蹲點,見證了很多有情懷的教育者紮根農村,他們正努力用微光彌補差距,幫助農村孩子更好的成長。 家人閑坐,燈火可親,這是春節團聚的理想狀态。而在山東多地的小規模鄉村學校,數不盡的鄉村校長和老師正奔波在通往半山腰、偏遠農村的學生家裡,他們想利用寶貴的寒假時間,走到孩子家裡,走進孩子心裡。即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青年說》欄目将陸續推出“鄉村校長/教師的寒假日記”,聚焦鄉村教師家訪的所見、所聞、所感,為農村孩子點亮夢想,為鄉村振興注入力量。

以下是沂南縣磚埠鎮中心國小教師陳霞的寒假日記:

2022年2月7日 星期一 天氣陰

我是沂南縣磚埠鎮中心國小的一名普通教師。作為一個老師,最開心的事莫過于看到自己的學生每天都在不斷進步,特别是那些調皮好動、粗心大意、在學習上有一定困難的學生,他們的點滴進步更能讓每一位老師高興。學生是有個體差異的,學習優秀的學生有,學習困難的學生也不少。

今年,我負責幫助的同學是四年級四班的小原同學。小原是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長得非常可愛,他也是一個比較愛學習的孩子。隻是因為家庭因素,他平常不太願意與别人交流,性格有些内向,遇到事情喜歡憋在心裡,不願意向别人傾訴,導緻成績不是很好。三年級的時候,我曾經教過他一年。

在我教他的這一年裡,我就比較注意對他的幫扶教育。平時上課,檢查作業都嚴格要求,發現做的不好的地方,及時給予指導,讓他糾正。功夫不負有心人,那一年,他的進步非常大,成績由原來的中下遊慢慢的提高,三年級期末考試的時候,各科成績都非常優秀。

升入四年級以後,我繼續幫助他成長。這一個學期以來,我每個星期都與他進行次面對面的交談,着重了解他的學習狀況,強調各方面的安全,了解他與同學之間的關系。每次遇到不會的題目我都會給他詳細講解。

鄉村教師的寒假日記|陳霞:學困生的進步,是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同時,我也經常與他的家人進行交流。高晨原同學主要是奶奶帶大的,他的爸爸工作比較忙,離家比較遠。平時見到的比較少。一般有什麼事情老師們都是聯系他的爺爺奶奶。她的奶奶是一個非常和藹可親的人。奶奶對他的了解也比較詳細。每一次家訪,我都能從奶奶那裡獲得很多有關小原的事情。通過這些事情,我對他有了更多了解。這樣,在對他進行幫扶教育的時候就更有針對性。

我認為,要進行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首先得轉正他們的思想,端正他們的學習态度,方能做到有實效。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當老師的,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引導,正是所謂之的“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一旦學困生形成依賴性,要是哪一天沒有督促,他們又會開始慢慢地退步,是以還是應該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讓學困生能夠真正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糾正不好的行為,形成正确的思想及行為。

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長久的工作,并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講得清楚,也不是三天兩天就能做好的事情。有時候,你付出了心血,卻發現這一切是徒勞無功的;但是不管怎麼樣,學困生的進步是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我也堅信:通過家庭、學校的配合、協作,通過老師的耐心輔導,他們是能得到提高、取得進步的。

是以,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将會繼續探索,讓更多學困生脫離學困行列。

鄉村教師的寒假日記|陳霞:學困生的進步,是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