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符海琴:“铿锵玫瑰”的精神是永不放棄 隊員上場就是“拼命三郎”

符海琴:“铿锵玫瑰”的精神是永不放棄 隊員上場就是“拼命三郎”

女足姑娘們的訓練日常。 符海琴供圖

中新網南京2月12日電 (記者 朱曉穎)本屆亞洲杯征程中,中國女足多次克服困難最終奪冠。本屆亞洲杯奪冠,江蘇女足貢獻了6名隊員,其中4人首發登場,江蘇女足成為國腳“輸出大戶”。12日,中新網記者采訪了江蘇省江甯足球訓練基地成年女足領隊符海琴。

徐歡、王曉雪、姚淩薇、李夢雯、吳澄舒、馬君,此次征戰亞洲杯的中國女足23人名單中,這6名隊員是由江蘇輸送,她們都在江蘇省江甯足球訓練基地參加過訓練。決賽中,王曉雪、姚淩薇、吳澄舒3名江蘇姑娘表現亮眼。而守門員教練成小禹、助理教練張峻,也是來自江蘇女足教練團隊。

“從中國女足整個比賽過程來看,‘铿锵玫瑰’的精神得以充分彰顯,就是永不放棄、永不言敗。”符海琴認為,此次征戰亞洲杯,無論是疫情防控投入、還是賽場精神風貌,中國女足都是一支團結的、能打硬仗的隊伍。女足主帥、教練員團隊之間緊密合作,主教練作為老國家隊隊員,身上散發的韌勁和力量給隊員做出了榜樣。隊員之間同樣互相信任、團結。

“因為有我們江蘇女足的隊員,每場比賽的轉播我都會守着觀看。在對陣日本、南韓的兩場比賽中,中國女足反敗為勝的瞬間,我都會拍攝視訊發給江蘇女足的隊員,讓他們能在賽後第一時間看到我的資訊。聯想到平時訓練中,她們每次對抗中倒地又瞬間站起的一幕幕……我為她們獲得勝利感到激動又感動。”符海琴說。

符海琴:“铿锵玫瑰”的精神是永不放棄 隊員上場就是“拼命三郎”

憶起姑娘們曾在江蘇省江甯足球訓練基地訓練的片段,符海琴語氣中既有驕傲,也有心疼。

“我對自己的隊員太熟悉了,她們都是江蘇省各地市輸送到省隊的,性格都很好,也很健談、很善良。她們身上永遠有不服輸的勁兒,每個隊員上場就是‘拼命三郎’。”符海琴回憶,訓練、比賽時,發生對抗碰擦和流血很常見,隊員們都是包紮好後立馬到崗。

符海琴表示,成小禹、張峻曾是江蘇男足走出來的優秀人才,是江蘇女足1998年成立時任教的第一批江蘇女足教練員,培養出一代代江蘇女足的隊員。作為教練員,他們長期與家人聚少離多,舍小家為大家,把隊員當作自己的孩子,傾注了很多心血。

符海琴表示,今後,江蘇女足将走持續發展道路,制定行動計劃,搭建符合江蘇女足特點的青訓計劃,培養複合型人才。

對足球事業的未來,符海琴認為,青訓是足球運動的發展根基,要加大針對青少年發展的優惠政策,讓更多的青訓工作者投身進來。

“青訓服務對象是孩子,孩子離不開學習,學習離不開老師,這是一個大工程,需要各界凝聚發力。”符海琴表示。(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