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明王朝:史上最為人誤解的王朝之五大問題一、在對待百姓的問題上面明清的差別二、在政權的組織形式上明清的差別三、太監禍國問題四、崇祯是明朝的明君嗎五、為什麼明朝會出現

一、在對待百姓的問題上面明清的差別

二、在政權的組織形式上明清的差別

有人認為明朝落後的一個最重要的地方就是明朝出昏君,滿清出明君,他們的理由非常充足――明朝的皇帝幾乎不理朝政,而滿清的皇帝都很勤勉,一定事必躬親。這種理由看似正确其實簡直是胡說八道。雖然明朝的皇帝不理朝政,但是明朝的政府機構一直沒有出現混亂局面,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明朝在建國以後,太祖皇帝廢除宰相而設立内閣,建立了一種新的政府體系,就是文官政治。皇帝的權力因為内閣的存在被極大的削弱了,但是明朝的社會一直在向前發展。

如果從民主上面談,海瑞曾因反對嘉靖的政策上書大罵嘉靖,但是當時的海瑞不過是一個六品的知事。大家想想,一個六品小官的奏章可以面呈皇帝,這在滿清可能嗎?而且,嘉靖最終沒能把海瑞怎麼樣。很多人把明朝的錦衣衛和東廠拿出來說事,說明朝的特務統治有多麼殘酷。的确,明朝的确是存在特務機關,但是作為一個政府,有哪個沒有這種機構?滿清律規定:凡漢人三十人以上集會者,皆以謀反罪處斬,隻怕沒有哪個朝代有此酷法吧。

三、太監禍國問題

很多人一提明朝就說明朝是太監禍國,其實明朝最著名的禍國太監不過就是王振、劉瑾、魏忠賢幾人。其實明朝的宦官在中國曆史上的宦官裡面是整體素質最高的,在這些宦官裡面首推明成祖年間的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宣揚國威,大長了我中華帝國的威風。在鄭和以後,明朝起積極作用的太監也遠多于禍國者,例如,明武宗正德年間,劉瑾亂政,八虎之一的太監張永陪楊一清西北平叛,一舉消滅叛亂,在回京後協助文官政府搞垮了劉瑾。嘉靖年間,嚴嵩獨霸朝綱,也是太監黃錦協助徐介清除了這個朝廷中的大蛀蟲。在魏忠賢時期,太監在政府中的權力達到了頂峰,但是文官政府的體制已經根深蒂固,是以在文官反擊之時,不但是魏,連他辛苦培植的那些孩子孫子全完了,魏倒台明朝政府沒有出現任何的動蕩。

四、崇祯是明朝的明君嗎

部分人認為崇祯是明朝後期唯一的勵精圖治的明君,天啟什麼的都是昏君,其實這真是太擡舉崇祯了。其實雖然天啟和正德都是不務正業的皇帝,但是正德時期明朝的軍事行動幾乎都是成功的,天啟年間後金雖然是占領了東北大部,但是要想進關還是難于登天的。這是因為當時的政治和軍事一直由文官政府協商解決,而崇祯登極以後,不斷的更換首輔,同時殺戮忠良,完全打亂了明朝的文官政府體系,一個國家那麼搞能好嗎?

五、為什麼明朝會出現

明朝末年,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提出了中國比較成系統的民主思想,尤其黃宗羲所言――君為天下之大害,請問,如果沒有實際上面的民主制度萌芽,黃宗羲的言論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