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分子原子元素微粒子?報載:金銀是中子星碰撞産物宇宙形成之初,幾乎隻有氫元素。現在存在于我們周圍的重元素當時并不存在,這些

作者:先憂後樂處上下求索生

分子 原子 元素 微粒子?

報載:金銀是中子星碰撞産物 宇宙形成之初,幾乎隻有氫元素。現在存在于我們周圍的重元素當時并不存在,這些元素是在數百萬顆恒星核心中逐漸形成的。當這些恒星死亡時,重元素就被釋放到太空中,然後融合到太陽等新一代恒星中。金銀等元素是在矮星系内部中子星的碰撞過程中産生的,最終出現在地球上。地球上所有的原始金都沉積在地核中,因為早期地球為熔融狀态,較重元素會下沉到核心。(2016-5-26-7)

思考: 以前學實體知道物質是由分子組成,分子的結構狀态決定了物質化學屬性。但分子間隙是存在的,其間隙大小則能決定物質的實體屬性(固态、液态、氣态)。有些物質如氫是單原子的性征,實際上其屬性是在原子的特點層次上被決定的。那麼元素呢?比如氫元素,它有三種原子:一個質子0個中子的,又叫氕;一個質子1個中子的,又叫氘(做氫彈的材料);一個質子2個中子的,又叫氚。它們都是氫元素的不同原子。還有微粒子呢。微粒子應是更小的物質顆粒,小到甚至顯微鏡都看不見。霍金想象的黑洞爆炸後,便隻逸出放射和微粒子。事實上放射和微粒子還是物質,它符合物質不滅的道理。

由這些物質的屬性立論去推演《金銀是中子星碰撞産物》之消息還有點意思。“宇宙形成之初,幾乎隻有氫元素”——那麼,後來的那麼多元素(至今已發現100多種)是不是歸終還是氫元素在某種極其巨大力量作用下變種出來的呢。那麼,在宇宙之初之前又是怎樣的情況,能不能設想是不是一種類似于黑洞爆炸後的(單一性)微粒子狀态,再慢慢形成氫元素狀态……如果這種假設不能成立,如果除了氫元素之外,宇宙本來就有很多其他的重元素,如果它們原本也就積存在其他星球上的話,那麼,霍金的黑洞爆炸所逸出的微粒子則不是單一性的,而是含有多種(元素)屬性的,它們隻是在黑洞的超強力量下失去了原有的物質屬性而已。至此,“幾乎隻有氫元素”之說可判不妥。

繼續閱讀